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长沙铁道学院刘德华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在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校正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形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冲击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工科院校面临着的重大课题。(一)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对国际竞争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高等工程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应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调整办学方向和确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将使石化通用机械行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行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对量大面广、劳动密集型的一般通用机械产品如阀门、工业泵、压缩机、风机等传统出口产品,将不再受缔约国数量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中将更容易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更有利于引进外资在我国投资建厂,促进产品水平的提高和高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将对石化、电子等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由于国产设备在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将使用户重新选择进口设备,从而使本来就步履艰难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更加面临困境,石油、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冲击也将对为石化装置配套的石油化工机械产品市场容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毕业分配就业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桂林工学院黄宇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指出:“要改革大学生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到1993年,中...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加强学生工程基本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这是当前提高高等工科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二、对高等工科教育主要问题的认识1.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多年来,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一再强调要认真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6.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从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3年,我国有普通高校700余所。到现在,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63所,在校学生196万。由于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在发展数量的同时,未能抓紧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国有计划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冲击下,显得很不适应,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被扭曲,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大型铸锻件》2009,(2):30-30
国资委日前举行中央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必须要细化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理工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科技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要求,科学文化和人文化的相互融合及其发展趋势等,对其最富挑战性。教育经费普遍短缺与工工学院办学条件改善的矛盾;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的矛盾;工具主义价值观对高等理工教育的长期负面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明显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这四对矛盾制约着高等理工教育的未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高等理工教育在21世纪初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UG的注射模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面临的挑战,通过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学生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刘常诗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等几个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对我们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嬗变:中国高校自主招生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年南京地区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为计时元年,自主招生至今整整十年。十年间,自主招生制度以惊人的速度和极大的影响力快速推进,从高校招生的补充形式变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内容,从考试研究的普通领域变成最激烈、最持久、最深刻的招生改革研讨阵地。本文从发展历史、概念嬗变、模式与走向、利弊与改革、自主招生公平等方面,对十年来中国自主招生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自主招生应成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自主招生改革面临和需要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前,来自农村和城镇的考生以及父亲身份分别是农民、工人、干部的子女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和专业入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和填报志愿选择有关,同时,还不能排除招生工作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二是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综合素质教育;三是改革高考录取制度,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四是严肃高校招生纪律,减少或杜绝招生工作中的不良之风,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使社会学中的补偿原则和反向歧视理论在高校招生中得到一定体现,使农村考生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3.
梁燕玲 《现代大学教育》2006,18(5):23-29,108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多元文化空间,学术信念无疑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迎吉  苗盈  陈义 《模具工业》2021,47(4):77-80
调研了无锡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社会人员参与高职教育提升学历的意愿和需求,分析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招生的工作背景、完成学业的动力与困境、教学需求等,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从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社会招生教育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育人3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民办高等学校成本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办高校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学生的培养成本,资金的收支与成本呈线形-直接联系,人才培养成本的最大化或最小化基本上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民办高校在面向市场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成本项目独特、人才培养总成本低、成本结构单一等特点。民办高校既因此在一个不利的社会生存环境中而快速发展壮大,同时也对其办学质量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及实施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传统高等教育思想,高扬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为现代高等教育新理念;其实践的价值直接指向促进学生整体素质优化,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够实现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合理科学的专业培养模式能够在提高本专业教学能力与效果的同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铸造专业方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是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师业务能力对学生学习兴趣触动与激发;二是学生如何能更好地自我塑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构建切实可行的桥梁,通过教师在知识上的传授和学习上督促,来激励自身的学习斗志而努力学习。建立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模式不仅是专业需求,也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体现,以充分应对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从以往的“知识的共同体”逐步转化为“知识的经营体”。从市场的观点出发,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换关系,而其间各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则是连接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媒介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以及高校教育服务与社会需求的顺应性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研究通过2006年实施的学生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结构体系以及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与高校办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高校的使命.而对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认定直接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制定.本文提出创新人才即为勇于探索善于创造人才,具有四种基本能力素质,即批判性思考力、顽强意志力、沟通协调力和时机把握力,其中批判性思考力是核心;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创新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而且不同层次高校应有不同侧重;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教学评估机制改善,如此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已用"现象的教育省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常见“已用”现象,反映我国教育的种种问题。我国教育在追求知识量扩张的同时,更要追求知识质的提高;应该强调接受和模仿,更要强调发现和创新;应该重视储存式积累,更应该重视批判性思考;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