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了研究浆液粘度时变特性的必要性,基于水泥基浆液的粘度存在时变性,其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分布,对前人水泥浆液粘度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了普通水泥浆液粘度与水灰比和时间之间的经验公式,对水泥浆液注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建立水泥基浆液注浆扩散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给出利用计算机程序推断浆液粘度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目前采用实测方法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指出了对目前注浆工程中采用的浆液粘度系数应进行修正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速凝类浆液的双液混合注浆方式及其黏度时变特性导致浆液扩散区内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基于此,认为速凝类浆液流型为具有黏度时变性的宾汉流体,研究其在静水条件下水平裂隙中的注浆扩散过程,建立了恒定注浆速率条件下考虑浆液黏度时空变化的水平裂隙注浆扩散理论模型,推导了浆液扩散区内的黏度及压力时空分布方程,进而得到注浆压力与注浆时间及浆液扩散半径的关系。通过与不考虑黏度空间不均匀性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考虑黏度空间不均匀的必要性。通过在数值计算模型中预定义黏度空间分布函数,实现了考虑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裂隙注浆数值模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三者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希望为实际注浆工程中注浆参数的确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黏度时变性的水泥–玻璃浆液扩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地质灾害治理中,注浆是最常用的方法,浆液的扩散运移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SV振弦式黏度计测定水泥–玻璃(C-S)浆液的黏度时变性,通过函数拟合获得黏度函数曲线;采用广义宾汉流体本构方程,推导C-S浆液在单一平板裂隙中的压力分布方程;通过平板裂隙注浆模拟试验研究,分析定注浆流量条件下的C-S浆液扩散的压力场分布规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定注浆速率条件下的浆液扩散形态及压力场时空变化规律。结合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C-S浆液扩散机制,希望能够为C-S浆液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泥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作为岩土工程注浆中最为常用的浆材,其静水与动水条件下的注浆扩散运移规律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水泥浆液在静水和动水条件下平面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和验证水泥浆液在地下水影响下的扩散形态及压力场分布特征;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水泥浆液在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的运移和扩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动水条件下浆液扩散开度和逆水扩散距离存在极限;浆液压力场分布为自注浆孔沿扩散方向迅速衰减,注浆孔附近压力衰减速率最快,逆水方向压力衰减速率明显大于顺水方向。并据此对传统注浆工艺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浆液流型、流变参数的时变性、可灌性、塑性强度和可重复注浆性是影响浆液扩散的基本性能。试验表明,各种浆液分别属于三种不同流型;水泥基浆液在注浆过程中流型不变;浆液粘度的时变性规律符合指数函数。研制了平板裂隙注浆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水泥浆的最小可灌裂隙宽度并非 0.18 mm 或 0.2 mm。在重复注浆时,后注浆液克服先注浆液的粘聚力,在流道中间冲开新通道继续注入,而不是推动先注浆液向前整体移动。“塑性强度”概念可以推广到一般浆液,用这一指标可以预知浆液的可注期。基于以上试验研究成果,尤其是粘度时变性规律,建立了稳定性浆液注浆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7.
粘度渐变型浆液渗透注浆灌注均匀砂层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砂层注浆公式主要是球面扩散公式和柱面扩散公式,在这两公式中对灌注材料在灌注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均无考虑,而大多数浆液材料其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且这种变化较大,所以注浆计算时忽略浆液粘度变化的做法欠妥。本论妤导出的理论计算公式考虑灌注过程中浆液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消除现在只以初始粘度作为计算参数所造成的计算误差,使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群实际更吻合。均匀砂层在白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其本身有着良好的几何特性,本文根据颗粒均匀砂层的特性,把颗粒均匀砂层注浆的计算公式加以简化,给卅运用计算机Matlab软件通过一次总体试验就能够推断仟意施工条件下浆液粘度与时间函数关系的方法,从而避免每次施工都实测浆液粘度带来的麻烦,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富水地层岩体是处于地下水位高、土质含水量大、强度低、土体孔隙水处于饱和状态的软弱地层,由于地层敏感,降水沉降大,在富水地层进行开挖施工自稳能力极差,极易引起较大变形导致涌水、坍塌等。而注浆浆液作为一种粘稠类液体,在工程施工中起着很好的防渗堵水作用,注浆技术广泛用于煤矿防渗堵水工程中,能够有效地加固裂隙岩体,改善复杂地质条件,处理地下水害,其技术手段成熟、实用性强,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本义通过有限差分法FLAC3D模拟程序,以某富水地层矿区煤矿中央回风立井项目为依托,进行富水岩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行为分析,为类似注浆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地下工程动水注浆速凝浆液黏度时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注浆法是地下水害治理的主要方法,而浆液的黏度时变特性是注浆治理的关键因素,因此浆液黏度时变特性研究十分必要。针对地下工程动水注浆中常用的2种速凝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开展室内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采用振动式黏度计测试其黏度时变性和反应温度变化,分析2种材料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混合体积比下的黏度和温度时变特性,根据黏度时变特性将浆液反应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分析不同阶段的黏度特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水泥浆水灰比和不同浆液混合体积比下的黏度时变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出速凝注浆材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下工程动水注浆中常用的两种速凝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C-S浆液)与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GT-1浆液),开展动水条件下的裂隙注浆模拟试验,研究速凝浆液的注浆扩散规律,包括浆液扩散形态、注浆压力场分布、浆液留存率及动水流量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C-S浆液与GT-1浆液对动水注浆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动水环境对速凝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过程影响显著,顺水扩散与逆水扩散存在明显差异,注浆扩散前期浆液扩散形态为“非对称椭圆”,逆水方向的半椭圆长轴长度小于顺水方向的半椭圆长轴长度,注浆扩散后期浆液从出流边界流出,浆液扩散形态为“U”形;动水流速较低时,C-S浆液与GT-1浆液均可以保持较高的浆液留存率,但是随着动水流速增加,浆液留存率显著降低;注浆压力由注浆孔向周围非线性衰减,且注浆影响压力场的范围有限;GT-1浆液相比C-S浆液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浆液扩散范围、动水抗分散能力、堵水效率、可注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幂律型水泥浆液的流变参数时变性特征对注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时变性幂律型水泥浆液的流变方程与渗流运动方程,推导了流变参数时变性幂律型水泥浆液的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及参数的确定方法,探讨了注浆管侧面注浆孔的设计依据。通过设计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际测量计算的幂律型水泥浆液在被注砾(砂)石体中的等效横向扩散半径值与由流变参数时变性幂律型水泥浆液的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制公式计算出的扩散半径理论值间虽有20%-30%范围内的差异,然它们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能较好地说明幂律型水泥浆液在被注材料中随时间变化的柱形渗透注浆特征与规律。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对流变参数时变性幂律型流体的柱形渗透注浆机制的研究还鲜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注浆施工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岩体渗透注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基于总结出的4种流体模型,研究有关渗透注浆的裂隙单向流、裂隙辐向流、裂隙岩体扩散及多孔相互影响等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岩体渗透注浆统一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3.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卸荷拉裂松弛岩体灌浆加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强卸荷、松弛拉裂、强震损伤岩体灌浆加固工程中陡倾裂隙面浆液漏量大、加固效果差的技术难题,研发SJP–1型黏度时变型水泥–化学浆液(水灰比0.6);探讨高分子外掺剂对水化硅酸钙生成速度的影响;提出水泥–化学浆液的溶剂化膜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水泥–化学浆液可泵期30~90 min,初凝90~210 min,终凝130~290 min,后期强度高出普通水泥浆10%~20%。SJP–1型浆液可避免速凝水泥浆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低的缺陷,并成功地应用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卸荷拉裂岩体和汶川地震灾区损伤岩体的灌浆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几何测量法的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某坝址区左岸灌浆平硐裂隙实测结果,建立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计算方法,并开发了渗透系数张量计算软件。运用该软件对某坝址区左岸灌浆平硐中裂隙的渗透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得到了现场的验证,故该软件可以作为压水试验反演分析的补充,可为岩体渗透性分区及防渗帷幕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高压裂隙水封堵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首次提出裂隙岩体高压涌水的关键孔注浆治理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理论,研究关键孔的多因素层次优选方法。在龙固煤矿的辅2巷道高压涌水注浆治理的现场试验中,以地质分析和物理探测为指导,优化钻孔设计,以层次优选法对钻孔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关键孔,参考连通试验结论对关键孔进行注浆设计,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在类似工程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溶蚀岩体渗透变异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渗透性变异的方法,即基于“3σ法则”的误差传播函数法。先根据“3σ法则”求得溶蚀岩体统计变量的端点,再利用误差传播函数法基于立方定律求得溶蚀岩体的渗透性变异。将裂隙岩体与孔隙溶洞区别考虑,补充和完善了克立格随机场理论和Vanmarcke 相关性理论对岩土参数变异的研究。基于现场灌浆平硐揭露的工程地质统计资料,对清江水布垭工程左岸帷幕线上部分段进行了渗透性变异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适用,且在确定岩溶坝区渗透参数的统计量基础上,可进行随机渗流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CT试验的岩体分区破损本构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砂岩单轴压缩CT试验的基础上,定义了岩土材料的安全区、损伤进行区和破损区,对分区的CT阈值标准进行了讨论和经验选定。在此标准下,取得了所有断面在各加载阶段下的分区结果,并以第5扫描断面为例给出了分区的结果。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图像测量技术对所有断面各区的CT信息进行了检出和统计分析,并对各个区上砂岩CT数随加载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破损区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检出的各加载阶段的安全区、损伤进行区和破损区的CT数统计资料,定义了一个基于CT数的统计损伤变量,建立了损伤演化方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反映砂岩分区破损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滑移型裂纹模型,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三轴压缩情况下岩石材料的变形模型,并模拟了围压为20,50,80 MPa时花岗岩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为通过裂纹模型定量研究岩石材料在三轴压缩情况下的变形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