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铜铅分离新型铅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制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高效铅抑制剂,以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在CMC、硫酸铝或二者组合抑制体系中的可浮性特征为基础,研究了硫酸铝+CMC在郴州某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中的抑铅浮铜效果,最后分析了硫酸铝影响Z-200在黄铜矿、方铅矿表面吸附的机理。结果表明:CMC、硫酸铝以及硫酸铝+CMC均可增大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可浮性差异;在先添加硫酸铝后添加CMC的情况下可低成本、小污染、高效率地实现铜铅混合精矿的分离。因此,硫酸铝+CMC是铜铅浮选分离的新型铅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针对硫化铜铅混合精矿难分离,剧毒抑制剂应用广泛的现状,研发了新型无毒抑制剂YZJ(亚硫酸钠+硅酸钠+CMC)。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混浮-脱药-抑制分离的工艺,采用丁基黄药为混合浮选的捕收剂,Na2S为脱药剂,YZJ为抑制剂,Z200为分离的捕收剂对铜铅分离作业的浮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定以及电化学测试,考察了黄铜矿和方铅矿与不同药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Z200对黄铜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作为黄铜矿和方铅矿分离流程的捕收剂使用,新型抑制剂能够在铜铅分离中有效地抑制方铅矿,能够高效实现铜铅分离。   相似文献   

3.
黄铜矿和方铅矿作为铜铅金属最主要的冶炼矿物,浮选分离问题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半导体特性,从电化学角度分析了矿物表面的氧化规律、矿物学因素对浮选行为的影响及各种有机抑制剂在铜铅浮选分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黄铜矿和方铅矿在矿物加工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且氧化产物类型决定矿物的表面性质;矿物成矿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包裹体及各种类型的晶格缺陷会影响矿物的浮选行为,电化学调控和有机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改变矿物固有的浮选行为,实现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分离。分析认为,应注重矿浆电位对半导体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将浮选电化学和浮选溶液化学等理论相结合是研究复杂矿浆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以及我国西南某地的铜铅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及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筛选出了适合铜铅浮选分离的无毒抑制剂配方:SM1+亚硫酸钠+硫酸锌。作用机理分析表明,上述抑制剂与预先吸附捕收剂的黄铜矿作用能力不强,而能够罩盖预先吸附捕收剂的方铅矿表面上,发生化学吸附,这也是铜铅浮选分离过程抑制剂对方铅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铜指标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铜铅互含选矿难题,研究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抑制剂重铬酸钾、羧甲基纤维素、亚硫酸钠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自然pH至弱碱性条件下,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在选矿厂铜铅混合精矿闭路验证试验中,获得的铜精矿含Cu 28.05%、含Pb 6.88%、Cu回收率84.16%、Pb回收率3.79%,铅精矿含Pb 65.54%、含Cu 1.98%,Pb回收率96.21%,Cu回收率15.84%,表明该药剂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有机抑制剂RC 在铜硫矿物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徐竞  孙伟  刘辉  张芹 《矿冶工程》2004,24(6):27-30
研究了新型有机抑制剂RC 在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这种抑制剂在整个pH 范围内, 对黄铁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在黄铜矿的浮选实验中, 仅当pH ≈4 时, 抑制剂对黄铜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在pH >4.5 时, 抑制剂对黄铜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 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实验表明:RC 能有效实现铜硫矿物浮选分离, 使得铜精矿品位达到24.73 %, 回收率为80.36%。整个研究表明:在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分离中, RC 不仅显示了很强的抑制黄铁矿的效果, 而且用量低、无毒、无污染, 是一种理想的铜硫选择性浮选分离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介绍了用纯矿物浮选方法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下面简称CMC)抑制方铅矿进行铜铅分离的结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添加铜离子前后CMC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矿物表面ζ电位的测定初步探索了CMC的抑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以及我国西南某地的铜铅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及实际矿物浮选试验,筛选出了适合铜铅浮选分离的无毒抑制剂:SM1+亚硫酸钠+硫酸锌.药剂与矿物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抑制剂与预先吸附捕收剂的黄铜矿作用能力不强,而能够罩盖在预先吸附捕收剂的方铅矿表面上,发生化学吸附,这也是铜铅浮选分离过程抑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的环保型铅抑制剂难以使铜铅混合精矿得到有效分离,故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方铅矿抑制剂PD-2。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以及动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定,研究了PD-2在铜铅分离中的抑制作用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乙硫氨酯(Z200)作为捕收剂时,PD-2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黄铜矿,在适当条件下可实现铜铅分离。其作用机理为PD-2能够选择性化学吸附在方铅矿表面,在黄铜矿表面吸附较弱,且PD-2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强于捕收剂Z200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能够阻碍Z200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同时,PD-2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够使方铅矿得到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抑铅浮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矿物、人工混合矿、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吸附量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鞣酸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影响及其与矿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鞣酸对方铅矿具有强抑制作用,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较小。当鞣酸用量为5 mg/L,浮选180 s时,黄铜矿回收率为83.30%,而方铅矿的回收率只有17.65%。吸附量测试表明,鞣酸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密度为2.03 mg/m2,在方铅矿表面能够达到6.05 mg/m2。红外光谱检测表明,鞣酸通过酚羟基与方铅矿表面发生作用,与黄铜矿作用则很弱,这正是鞣酸能抑制方铅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铜铅硫化矿的高效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铜铅硫化混合精矿,提出采用硫酸预处理—浮选分离新工艺,通过对黄铜矿和方铅矿单矿物硫酸处理前后的接触角测定、人工混合矿和实际铜铅混合精矿预处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分析了硫酸对方铅矿和黄铜矿的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预处理后方铅矿的表面接触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用硫羰酯作捕收剂时水玻璃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铜铅人工混合矿的分离。结果表明用硫羰酯作捕收剂时!水玻璃对方铅矿有足够的抑制效果,而用丁基黄药时,仅有轻微的抑制性;硫羰酯—水玻璃有可能是铜铅分离的良好药方。通过吸附密度测定,研究了水玻璃对方铅矿的抑制机理。水玻璃的抑制作用与它阻止或降低捕收剂的吸附有关,它能完全阻止硫羰酯在方铅矿上的吸附,而不能完全阻止丁基黄药的吸附,表明捕收剂和抑制剂之间存在着弱一弱,强一强匹配现象。本文研究了用硫羰酯作捕收剂时水玻璃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铜铅人工混合矿的分离。结果表明用硫羰酯作捕收剂时,水玻璃对方铅矿有足够的抑制效果,而用丁基黄药时,仅有轻微的抑制性;硫羰酯—水玻璃有可能是铜铅分离的良好药方。通过吸附密度测定,研究了水玻璃对方铅矿的抑制机理。水玻璃的抑制作用与它阻止或降低捕收剂的吸附有关,它能完全阻止硫羰酯在方铅矿上的吸附,而不能完全阻止丁基黄药的吸附,表明捕收剂和抑制剂之间存在着弱一弱,强一强匹配现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硫氮作为捕收剂时有机大分子调整剂糊精、腐殖酸钠、阳离子瓜尔胶和DP115(改性聚丙烯酰胺有机大分子)不同加药顺序对典型硫化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大分子调整剂与捕收剂乙硫氮的加药顺序对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不同。与调整剂先加相比,乙硫氮先加时,糊精对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更强;腐殖酸钠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不同程度增强,腐殖酸钠用量较低时对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减弱,而用量较高时则强烈抑制闪锌矿;阳离子瓜尔胶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减弱,对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略强;DP115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减弱,DP115用量低时对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相当而对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减弱,用量较高时对方铅矿浮选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对闪锌矿浮选的抑制作用相当;糊精、腐殖酸钠、阳离子瓜尔胶和DP115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部分硫化矿通过改变有机大分子调整剂与捕收剂的加药顺序提高矿物浮选分离的选择性和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鉴于当前采用传统环保铅抑制剂用于铜铅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环保有机铅抑制剂PD-1。通过单矿物试验和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研究其对方铅矿以及黄铜矿的抑制作用差异,并与重铬酸钾等传统铅抑制剂的分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D-1在乙硫氨酯(Z200)作为捕收剂的铜铅分离体系中,能够抑制方铅矿的上浮而不影响黄铜矿的回收,从而实现铜铅分离。和传统铅抑制剂相比,PD-1具有用量少、毒性低的优点,有望成为重铬酸钾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铜铅分离有机抑制剂FCLS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pH值和矿浆电位下有机抑制剂FCLS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未添加FCLS时, 方铅矿和黄铜矿都具有良好的可浮性。FCLS存在时, 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略有降低, 方铅矿受到强烈的抑制。随着pH值增大, 矿浆电位逐渐降低, 矿浆电位对这两种矿物浮选回收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FCLS与矿物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FCLS在方铅矿表面发生了强烈的吸附而在黄铜矿表面发生了微弱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汉吉兹矿床的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汉吉兹铜铅锌多金属矿石由于矿物嵌布粒度细,含有次生硫化铜矿物,属于难选多金属矿石.提出了铜--铅混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分离浮选和从铜铅混合浮选尾矿中浮选闪锌矿工艺流程.在铜--铅混合浮选回路中采用硫酸锌作为闪锌矿的抑抑剂,用丁基黄药和黑药混合浮选铜和铅矿物.在铜铅混合精矿分离中,用活性炭和硫化钠及洗矿后解离矿物表面上的药剂,用硫酸将矿浆调至酸性pH,再用亚硫酸钠作为方铅矿的抑制剂,用黄药浮选硫化铜矿物.用硫酸铜活化闪锌矿,用黄药和黑药捕收剂从混合浮选尾矿中获得锌精矿.该工艺流程获得质量合格的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铜、铅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69.2%~72.7%,74.7%~78.5%和80%.  相似文献   

17.
用双液浮选法研究了矿浆电位、搏收荆和抑制剂浓度对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用还原荆(Na2S和NaS2O4)和氧化剂(H2O2)诵节矿浆电位.用氰化物和铬酸盐作为抑制剂,用戊基钾黄药作为巯基捕收剂.黄铁矿和黄铜矿具有无捕收剂可浮性.在应用还原剂Na2S时,3种硫化矿物均发生浮选.用或不用捕收荆时黄镉矿和黄铁矿均在相同的电位下发生浮选,而方铅矿在更高的还原电位下用捕收剂才能浮选.氰化物是通过诵节电位的抑制剂,而铬酸盐是不通过调节电位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国内某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主要呈浸染状、星散状、星点状以及细脉状构造。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其次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呈他形粒状和不规则状产出,粒径一般为0.01~1.8 mm;闪锌矿呈他形粒状和不规则状产出,粒径一般为0.01~1.2 mm;黄铜矿多呈不规则状或他形粒状产出,粒径一般为0.01~0.3 mm。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混合浮选尾矿浮锌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石灰、水玻璃、硫酸锌与碳酸钠组合可以削弱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硅酸盐脉石矿物的可浮性,较好地实现铜铅混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经活性炭脱药后,以重铬酸钾+水玻璃+CMC为组合抑制剂抑铅浮铜,能够有效分离铜铅;以硫酸铜为锌矿物活化剂、石灰为硫抑制剂可高效浮锌。(2)试验采用1粗1精1扫铜铅混浮、1粗2精1扫铜铅分离、1粗2精2扫浮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0.08%、铜回收率为46.34%的铜精矿,铅品位为47.89%、铅回收率为82.72%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2.98%、锌回收率为93.03%的锌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铅、锌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9.
新型铜铅分离有机抑制剂ASC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pH和矿浆电位对新型小分子有机抑制剂ASC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SC对方铅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黄铜矿没有抑制作用。人工混合矿和实际矿石试验表明采用ASC能够代替重铬酸盐实现铜铅分离。  相似文献   

20.
黄铜矿是提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不同地质作用产生的黄铜矿,因其晶体结构和共伴生矿物等自然属性不同,导致黄铜矿的可浮性呈现差异化,在概述了矿物选别因素矿物晶体结构、矿浆pH、矿浆电位、难免离子对黄铜矿可浮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非金属脉石矿物等共伴生矿物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并简述了黄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