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晶  陈新权 《中国有线电视》2005,(19):1944-1945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现在,广播电视覆盖主要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有线覆盖方式造价较高,目前只适用于城镇,而无线覆盖方式组网较灵活且造价不高,适用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下面谈谈"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村村通惠民工程的推进实施有效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从“十一五”开始,直播卫星覆盖技术在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的广泛运用,受益农户能够高质量免费接收中央台和各省(市、区)卫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肯定。在优先保障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好州市、县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问题,满足群众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当地政策和身边发生的新闻,成为州市、县级广电部门最为迫切的重点工作。本文探讨运用无线数字电视技术,通过骨干台大功率覆盖与小功率多布点相结合,解决城郊与山区同步覆盖,实现州市、县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盲区方案进行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因此提高广播电视对农村的覆盖是我们广电人的使命,现在,广播电视覆盖主要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有线覆盖方式造价高,只适用于城镇,而无线覆盖方式,组网灵活,且造价不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述广播电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覆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做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行使好主管职能等是做好当前广播电视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通过论述广播电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覆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做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行使好主管职能等是做好当前广播电视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直播卫星户户通双模机顶盒的特点,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通过有线传输、无线覆盖、户户通接收的传输覆盖方式,实现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延伸覆盖,扩大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使广大山区群众能够通过直播卫星户户通双模机顶盒收听收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率。通过在云南省昭通市11个县区进行实际使用,取得了较好覆盖效果,对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国家投资、各地实施广播电视节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对于覆盖区域为平坦区的,设计相对简单;而对于山区设计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8.
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是广播电视覆盖的难点,大多数地方只能看到几套不太清晰的开路电视节目。尤其是比较边远的山区地区,基础设施较差,村庄人口居住得较分散。  相似文献   

9.
GIS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号工程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需求出发,在总结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覆盖保障系统研发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及其相关技术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阐述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支撑点,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所需要解决的多类别、多尺度空间地理信息支撑,广播电视覆盖预测技术、频率频道指配分析、干扰分析、台站覆盖分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黄宁 《电声技术》2022,(8):32-3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技术加快发展,广电无线覆盖工程通过固定波长和频率,发送无线信号,保障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建设广电无线覆盖工程,有助于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使用频率、丰富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基于此,针对当前广电无线覆盖工程存在的机房设备老化、基站防雷电措施不到位及无线覆盖工程监管缺位等问题,提出构建自动化机房检测系统、建设防雷电工程以及引入光缆传输等建设要点,为广电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梁波 《电视技术》2021,45(4):53-56
随着广电总局关于直播卫星业务需求政策的出台,利用直播卫星进行地方节目的传输覆盖成为解决边远山区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从前端集成、国内信号传输、直播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安全管理以及责任区域划分等方面详细介绍曲靖市广播电视台利用直播卫星低成本、高效地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的实践,为解决西部山区群众收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刚 《通讯世界》2016,(4):103-103
本文就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如何有效建设做出了相关研究,以此提高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水平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朱恒飞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306-1311
随着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积累,目前市县广播电视已基本实现广播与电视并重、模拟与数字并举、有线与无线并用、城市与农村同步的综合无缝覆盖。以昭通市广播电视覆盖网络为参考,从技术角度论述市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与监测系统建设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看电视、听广播是新时期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无线调频广播建设、数字电视整转等工作,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对于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旬阳县域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夏克双 《中国有线电视》2007,(11):1049-1052
对文成县山区的广播电视发展和覆盖情况作了介绍,并对“盲村”所采取的电视覆盖方式作了分析,认为采用无线传输进行电视节目覆盖将是主要实现方式。数字无线传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通过对几种数字地面传输体制的分析,最后提出适合文成县实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播网技术体制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广州广电无线覆盖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州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无线覆盖工程的建设背景、目标和进度安排等进行描述,总结广州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对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作用与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覆盖主要采取有线联网、无线覆盖、卫星直播覆盖等方式,而我们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为了尽快将信号传输到县市,经过对多个技术传输方案进行论证,决定选用快捷经济的SDH网络进行节目传输。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尽快实现本地广播电视在辖区内的有效覆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实践中对信息的不断需求与当代科学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前,广播电视不仅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还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我国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面覆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因此广播电视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覆盖在内陆存在3大困难,①山区覆盖难,②沟壑地区覆盖难,③复杂地形散居群众覆盖难。自从我国采用卫星转发电视后,收听、收视有了改观,每年国家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建设,通过接收上星节目,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偏远贫困山区老百姓收听、收视的困难,但是对于地方的政令、新闻、天气预报及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地方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播报,如水灾、火灾、地震等的收听、收视,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技术体系的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未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线电视覆盖城市、无线电视(含地面和卫星)覆盖农村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