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结合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弹道特性和火箭增程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计算了火箭工作特征参量(火箭点火时间、火箭增速)、弹丸初始参量(发射角、质量、初速)等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增程弹射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所揭示的规律性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工程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认识国内外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串联结构方式中底排的结构,对底排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不同结构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底排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可为复合底排在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滑翔增程弹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滑翔增程弹在有弹翼和无机翼两种情况下,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有弹翼时滑翔增程弹的升阻比与无弹翼时的升阻比相比大得多,因此滑翔增程弹能够较好的达到滑翔增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弹道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质点弹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并应用约束变尺度法求解,编制了优化设计了计算程序。同时,以130复合增程弹为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外弹道特征的分析,利用底排总阻减阻率公式推导出了底阻减小率与弹形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化底排质量流量计算公式并用平均推力代替实际火箭推力建立了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模型。用所建模型对外弹道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的一致性较好。所建外弹道模型对该类弹丸的初步设计和弹道参数匹配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某复合增程弹底排船尾碎裂的原因,对回收弹体、底排船尾残骸及同批次弹体和回收的底排船尾的力学特性进行检测,复查试验用弹体和底排船尾的力学特性参数。对发射时底排药柱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建立药柱强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底排船尾碎裂是由于底排药柱与船尾之间存在空隙,发射时出现受力不均而导致强度不足所致;通过填充柔性体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底排质量流率最佳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典型结果,同时该算法还可同步给出对火箭发动机的冲量要求,本算法和结果将有助于155mm口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榴弹,进行了助推火箭发动机喷管设计。依据喷管的工作条件进行了喷管型面设计、喷管热防护设计,分析了喷喉比对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喉尺寸固定且在喷口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喷口直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经射击试验证明文中所述对增程弹火箭助推发动机喷管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某复合增程弹底排船尾碎裂的原因,对回收弹体、底排船尾残骸及同批次弹体和回收的底排船尾的力学特性进行检测,复查试验用弹体和底排船尾的力学特性参数。对发射时底排药柱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建立药柱强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底排船尾碎裂是由于底排药柱与船尾之间存在空隙,发射时出现受力不均而导致强度不足所致;通过填充柔性体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将底部排气技术和火箭助推技术同时应用到同一弹丸上,是许多国家致力探索的一种使弹丸打得更远的途径。本文针对三种总体结构布局形式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底排装置、火箭装置的工作特性,详细讨论了复合增程弹底排一火箭工作时序行选择对弹道特性的影响以及实现理论上最佳弹道的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的推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区技术,从二维轴对称Euler方程出发,应用有限体积TVD格式,数值模拟了火箭喷管出口截面处于底排装置空腔中不同位置时的燃气流场,并进行了推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底排装置空腔中的流动特性很复杂,存在涡系结构,底排出口截面上的密度、排气速度和压力是影响推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推力损失随喷管出口截面在底排装置空腔中不同位置时的变化规律,为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6自由度弹道方程为换算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复合增程弹火箭助推段弹道的数据,换算出了火箭发动机在飞行中的推力~时间曲线.拟合结果可直接用于复合增程弹弹道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底排-火箭工作时序参数的正交计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进行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工作时序参数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揭示了每个参数对射程计算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确定底排-火箭工作时序参数值的最佳匹配组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再增程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部排气装置与火箭助推发动机复合增程是目前炮弹增程技术中一项有效的技术,它综合了底排减阻与火箭增程技术的优点,使炮弹远程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通过论述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原理,分析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影响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射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某型号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改进方案,通过相关静态实验和靶场射击试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某海炮复合增程弹在系统试验中出现发射出炮口后底排破碎掉药、工作异常现象,导致射程偏近,通过对底排药、发射装药系统、底排装置、底排火箭结构匹配等层层系列排查、对比分析,找到了导致复合增程弹底排药异常工作的影响因素,改进后通过高低常温大样本量发射考核,异常现象消除,彻底解决了底排药发射后异常工作的故障,提高了复合增程弹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格栅翼外形参数对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胜  雷娟棉  吴甲生 《兵工学报》2007,28(12):1468-1472
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格栅翼的格数、格壁厚度、格壁前后缘倒角对格栅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数增加使格栅翼的阻力和升力都增大,而阻力增大得更显著;格壁厚度对阻力影响较大,对升力影响较小,格壁厚度增大,格栅翼的阻力显著增大;格壁前后缘倒角使阻力明显减小,而对升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头部喷流对弹丸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风洞实验方法 ,研究头部火箭喷流对弹丸气动性能的影响 .实验马赫数为2 ,攻角α =0°~ 6° ,喷咀倾角θ=30° ,喷流压力比 poj/ p∞ =0 ~ 10 2 6 ,喷流介质为冷空气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 poj/ p∞ 增加 ,弹丸前体阻力系数CF 下降 ,升力系数CY 上升 ,压心 XCP 明显后移 ,头部喷流对弹丸静态气动特性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相对普通枪弹,灵巧枪弹具有小尺寸和高命中精度的特点,可显著增强单兵战斗力和生存能力。考虑器件尺寸和气动特性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增程灵巧枪弹的气动外形。该灵巧枪弹与普通枪弹在外形尺寸上有很大区别,气动特性及流场特征尚不明了,因此有必要对灵巧枪弹气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灵巧枪弹的气动特性,并分析了弹尾外形尺寸变化对灵巧枪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和风洞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数值仿真方法的可行性;随着灵巧枪弹收缩段长度的增加,阻力先减小、后增大,升力和俯仰力矩绝对值先基本保持不变、后增大;随着交界半径的增大,阻力、升力和俯仰力矩绝对值均减小;随着弹底半径的增大,阻力先增大、后减小,升力和俯仰力矩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9.
高速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态燃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研究了高速旋转对发动机最大推力、最大压强的影响,以及在高速旋转条件下喷管等效喉部面积的减小规律,运用零维内弹道计算模型拟合出了动态燃速随装药燃面相对半径和转速变化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高转速下等效喉部面积大幅度减小,动态燃速经验公式能够定性反映高速旋转引起的推进剂燃速增大效应.  相似文献   

20.
增程技术是弹箭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ー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箭的飞行过程,建立了滑翔增程弹箭的滑翔段弾道模型,在滑翔控制段弹体分别采用俯仰滑翔飞行和旋转滑翔飞行,分析了在滑'翔控制段弹体的两种运动模式对弹箭增程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滑翔控制段弹体釆用俯仰滑翔飞行,增程效率高,但在滚转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复杂,对舵机的要求高;在滑翔控制段弹体采用旋转滑翔飞行,增程效率较低,但整个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简单,对舵机的要求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