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晶 《包装工程》2018,39(18):238-244
目的对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方法通过对井冈山实地调研和红色文化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出井冈山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伟大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对井冈山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梳理,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构建井冈山红色文化体系。基于器物的文化传播功能,结合符号学和产品情境理论,从设计符号和设计情境提出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结论从设计符号和设计情境出发,进行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使之成为历史情境和产品情境的关联纽带,成为红色文化互动性情感体验的触媒,传承井冈山红色革命精神,是对契合时代特征的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
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通常以实物形态或文字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文章从革命文物数字“活”化的角度,运用动态视觉设计手段,探寻传承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展现红色基因。从设计角度而言,从革命文物中提取元素符号并且结合文物的特性,探讨了文物动态化表达应遵循的原则,同时也运用提取出来的革命元素符号为动态视觉设计语言增添文化含义。从传播方式的角度,通过新形式展现红色革命文物,调动大众兴趣,激发爱国情怀,使得观众进一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并最终起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汇聚精神力量厚植文明沃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婷 《绿色包装》2023,(2):165-168
赣鄱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红色精神重要起源,也是江西最著名的品牌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价值。本文以现有包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索赣鄱红色文化与茶包装之间的联系,力求从包装的材质、造型、装潢合理融合赣鄱红色文化,总结红色文化在茶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体现,意在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赣鄱地区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4.
王文剑  谢珂 《中国包装》2023,(8):113-115
红色文化展馆是承载红色革命历史和珍贵文化资源的场所,令红色历史打动观者引起其心中的共鸣是红色文化展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叙事性设计为切入点,将叙事形式、叙事语法、叙事元素相结合,以香山革命纪念馆为例,对红色展馆现状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将叙事性思维方法应用于红色展馆设计中,对于延续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宣传,缝合新旧展馆的端点,解决红色展馆设计中的问题,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闫晓从  张华  齐志辉  赵丹琳 《包装工程》2021,42(22):399-406
目的 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构建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模式.方法 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以雄安红色文化为切入点,借助两者之间的关联在公共设施的产品外观和功能设计上将其进行融合,从而强化城市公共设施的文化表达,深化用户对当代红色精神的理解及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认知.结果 得出红色文化的当代叙事性表达方法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红色文化融入造型和消杀功能设计、红色文化融入防疫情境设计、平疫结合的弹性设计和引导性设计"等雄安公共设施的设计模式来展开产品开发.结论 通过后疫情时代红色文化在雄安公共设施中的表达的研究和实践,来将抗疫精神和红色文化进行设计融合,从而在雄安新区构建"未来之城"的城市形象,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思梦  乔治  张新平  刘雅炜 《包装工程》2022,(S1):298-305+322
目的 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探索在场馆宣传和人群接受这一矛盾点下的红色文化遗产价值重塑与地方认同的空间改造设计。方法 首先从时代、学科、环境的背景分析特色红色文化遗产的空间规划模式,进行文化精神及革命教育的深度挖掘。其次通过对周边环境、交通道路、宣传方式的改变来引导纪念馆空间“故事化”,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空间故事展示,使游客们产生情感代入。结果 通过故事连接,空间串联的设计模式,构建一个基于红色基因有工业文化价值的纪念馆,实现红色遗址空间的文化认同。结论 红色文化遗址资源与城市更新“文化认同”理念的双赢取决于其综合互动的关系,典型红色遗址的独有价值能够被凝练、转化;凝练、转化后的元素能够引导红色遗址的资源利用与改造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掘、重拾散落在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文化遗迹及红色景观资源,汲取红色文化养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转化培育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利用田野考察、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选取了若干湘西南乡村景观中遗存的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标语景观、红色革命遗物及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挖掘并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重要红色历史事件、感人革命故事、红色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借此呼吁人们树立文化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因为这是革命文化历史的印记,是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财富,对传承与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毅 《包装工程》2022,(S1):212-216+241
目的 以红色文化的内涵研究为出发点,分析红色文化的精神元素与视觉符合特征,归纳出将其文化特征融入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方法,从而通过设计展现革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研究红色文化设计的新范式。方法 分析红色文化在主题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原则,主要有代表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普适性原则3个方面,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去分析红色文化在主题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表现策略与拓展方法,从而得到多元化拓展、融合性拓展、可持续性拓展下的功能与审美融合,造型与环境协调,材料与结构持续的3种表现方式。结论 通过文化色彩赋新的表现方法结合红色主题景区城市家具设施,研究适用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便利性、直观性、信息传达性等,可以提升公共设施产品的文化品质和传承创新,推动主题景区以爱国教育、政治与经济、文化赋能为出发点的红色旅游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浩  伍妍姿 《湖南包装》2023,(3):153-156
探索阿克苏地区红色文化与农产品结合的设计思路,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设计开发凝聚阿克苏红色文化的特色农产品包装,通过包装引导消费者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引发情感共鸣,传递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针对红色文化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问题,提出突出教育价值、降低同质化、增强趣味性、树立品牌形象等4项设计对策,结合现代审美理念提取阿克苏红色文化元素,将其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融合,进行创意设计。阿克苏红色文化运用于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一方面能够以显著地域印记与独特文化特征,打造具有阿克苏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以农产品包装为媒介,弘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带动新疆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网站设计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视觉设计。在网络时代,用户体验对网站的使用率有直接影响。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将红色文化符号融入高校网站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传承红色精神的有效路径,能够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符号学和红色文化符号的概念,分析了红色文化符号的构成要素,论述了红色网站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并重点对基于符号学原理的高校红色网站设计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总结,以期改善网站用户体验,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概念综述,针对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现状梳理与特征提取,从设计学学科角度探索符合当地政策与文化愿景的主题设计路径。依托国家或省级文博管理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和政策文件,梳理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类型与发展现状,明确研究内容与目的,根据史料与数据提取出天津市红色“文化名片”的三个典型特征,即成长型奋斗精神、地标性遗址精神和聚合型风貌精神,并挖掘出符合天津特征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场地空间基础和文化传承体系框架。以“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宣传主题为路径目标,制定了主题出版的绘本设计、主题文创的产品设计、主题空间的虚拟设计三条设计路径,并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论述。对地方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特征提取与主题设计路径的探索,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设计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杨  张旭 《包装工程》2016,37(18):26-29
目的探究民俗旅游的文化空间建设方法,实现旅游者、原住民、移民者在乡愁情感影响下的不同精神诉求,并建立基于需求要素的民俗语境表达路径。方法以语义学、民俗学相关理论交叉研究实现文化场域的多级符码划分,以设计理论运用实现民俗事象在"音形色意"4个层面的元素提炼,完成特质化民俗语意表达。结论通过对当代乡愁的意义解构,获得不同人群对民俗旅游空间"归属感与特质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需求,以此为契机建立多级文化符码体系,实现民俗旅游的文化空间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贺飞  王丽红 《湖南包装》2023,(2):121-122+170
革命文物是革命历史文化的缩影,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陕西革命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最丰厚的地区。文章以研究铜川市薛家寨红军遗址的文化资源为线索,旨在增强革命文物的传播能力,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探求革命文物工作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长征的艰难险阻中用理想、意志、行动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文章以红色文化长征精神为研究主体,以信息图形设计为技术载体,通过历史史实的考据,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将红色文化长征精神相关战役、故事以地标建筑为主体进行多种风格的信息图形设计,其目的是探析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基于信息图形基本要素构建长征精神传播的良性循环,意义在于使大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传承长征精神,以期红色文化精神在未来设计中有更多的呈现形态与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虚实”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晓环  朱慧 《包装工程》2015,36(18):1-4,19
目的对当代平面设计中"虚实"美学观念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反思。方法从技术层面、构图层面、审美层面、意境层面、精神层面这5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虚实相生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但在当代设计中仍发挥着无穷的魅力,然而与古代艺术相比,今天的设计更多的是取其形而未传其神,过度推崇视觉冲击力与工业化的表现特征。结论提出当代设计应从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借鉴其精髓,并与当代设计文化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安吴青训班”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出发,探究“安吴青训班”红色文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多维度展示设计策略,包括打造多维体验模式、开发创新旅游产品、挖掘教育服务功能等,并尝试把相关策略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希望为推动“安吴青训班”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玲  王晨风  陈楚愚  陈新允 《包装工程》2023,44(18):411-417, 435
目的 旨在继承与发扬广州红色文化精神,在推动农民运动讲习所旅游视觉文化多元发展的同时,给予其他红色文化精神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者以设计灵感。方法 首先,分析广州红色文化精神,并且对农讲所及其文创产业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其次,对农讲所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且辅以文献资料的查阅,确认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以设计基于红色文化精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创产品设计。结果 确立整体品牌,提取设计元素并定位主题色彩,以视角渐进的方式呈现设计方法,进行农讲所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以“光影”为系列主题,设计关于农讲所的饰品、礼品文具、生活用品。设计上不仅体现了广州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更与时代文化接轨,满足了当代人的文化需求。结论 文创产品的设计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并有助于城市文化和旅游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罗显怡  陈涛  宋珊 《包装工程》2024,(10):460-468
目的 基于交通文化资源传播的多样性、泛在性、共享性与有效性需求,将红色交通线在特定历史时期及当代的价值引领作用以资源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促进对交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方法 以“可视化文化符号+产品载体”的形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可视化及文化资源物化衍生,以揭示红色交通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新时代交通的变迁。涵盖了文化重构、品牌构建、可视化表达、产品设计、周边开发及营销管理等方面,以及系统化的交通文化产品研发途径。结果 通过红色交通文化视觉性创意设计实践研究,探寻有效的文化重塑设计方法,以物化手段助力文化推广,实现对红色交通文化当代传承、价值传播的补充。结论 以数字化手段提高抽象文化精神在社会普及过程中的接受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构建集体记忆,对深入研究和探讨红色交通文化,使其在当代得以活化、物化地发扬,以及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唤醒群众对地域红色文化的深层次共鸣,将感质理论引入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中,探究感质理论应用于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的设计策略。方法 根据感质的内涵与特征,创构感质理论的三个层次。以传承红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满足受众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将感质理论融入其中,从感质意象要素提取、叙事场景营造、个体情感唤醒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索。最后以河北省乐亭县红色人物李大钊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对该设计策略进行实践与佐证。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地域红色文化IP产品设计中,使之成为历史情境和受众情感的纽带,能够增加红色文化的互动性,促成IP产品的人格化沟通,有效唤起群众的深层次情感体验与共鸣,从而承载地域文化,传递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