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期居住建筑室内的热环境状况,以绥化地区地板热辐射式采暖住宅为例,调查了其室内热舒适现状,探讨了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方法,采用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和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该类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情况和热感觉主观反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冬季地板热辐射采暖居住建筑室内温度偏高、居民的热期望温度为24.9℃、冬季80%可接受的舒适温度范围为21.9~25.8℃.结合该地区特点,提出适合绥化地区地板辐射式采暖居住建筑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23~25℃,为改善当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室内热环境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建筑节能。因此,为学校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学校建筑热舒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相对匮乏。为了填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研究的空白,对中国夏热冬冷气候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遵义)的自然通风高校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并对非物理因素(如经济水平、过去的热经历、热期望等)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通风高校建筑冬季室内热湿环境较恶劣,38.3%的受试者感到“凉”或“冷”。实测热中性温度为17.36 ℃,80%可接受温度区间为14.97~20.69 ℃,均比PMV-PPD预测模式下相应数值偏低。Griffiths模型预测的平均舒适温度为16.88 ℃。在非物理因素的作用下,该地区热中性温度和80%可接受温度区间均较夏热冬冷区发达地区低。所以,遵义地区自然通风高校建筑在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时可考虑能耗低的被动式措施。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建筑室内热环境差,且长期没有得到改善.通过实测典型农宅室内热环境和两种优化改造设计方案模拟对比分析得出:鲁西南典型农宅冬季室内平均空气温度1.15℃,室内壁面平均辐射温度-2~1.5℃;夏季室内平均空气温度28℃,屋顶内和南墙内壁壁面平均辐射温度36.8℃,最高值39.6℃.优化改造后的农宅冬季室内平均温度比原始房分别提高了1.8℃,3.5℃,夏季分别降低了7℃,14℃,仅通风双层隔热屋顶夏季可降温4.3℃.屋顶、南墙和北墙墙体热工性能是改善农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重点,夏季屋顶通风和南向遮阳是关键.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该地区农宅宜居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桂林喀斯特地区多层自然通风居住建筑夏季室内外物理环境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居住其中的154位受试者展开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收集调研问卷254份。对实测数据和调查问卷通过温度频率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居民夏季预测和实测中性温度分别为25.4℃和24.8℃;两者对应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2.8~28.0℃和21.0PMV1+0.43×PMV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的规定值有较大出入。对居住建筑所处不同环境以及居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热感觉进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传统采暖方式下农村住宅的室内的温度和气流组织分布,评价室内热舒适性.方法 以农村住宅采暖房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住宅的采暖房间实地测试,建立该采暖房间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室内空气自然对流,采用k-ε模型进行描述,使用Airpak软件对在传统采暖方式下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通过25~ 30 d的实测,得到室内全天平均温度是8.5℃,以20:30时刻为例,炕面上方测点温度高于地面上方测点2℃左右,以这个时刻的条件作为模拟对象,计算出室内地面活动区平均温度10℃,炕面上方平均温度稍高于12℃,与实测值基本相符.结论 农村住宅依靠火炕或火墙供暖不能满足居民对舒适性的要求.对于新农村的意义是要提高其室内的热环境,既需要做好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又需要采用舒适的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们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日前舒适与健康已被提到了住宅设计的首位.在严寒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住宅冬季室内的热舒适问题.本文从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特殊性,包括气候条件、地区特点、住宅现状、农民与生活习惯及火炕微热环境等;注重差异性研究,根据中西方的差异、城乡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的居住特点,提出适合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15~18℃,为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计算、热舒适环境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宁夏乡村地区居住建筑室内冬季热环境,达到建筑节能65%的目标,对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了调研和围护结构能耗分析,发现了民居建筑耗能的主要薄弱部位.结合当地自然气候与经济条件,从建筑功能布置与空间组合、太阳能资源利用和围护结构构造等方面出发,提出整体式的建筑设计改进方案,并通过能耗分析计算新方案的热工性能与室内热环境质量,证明了在宁夏地区通过合理的设计农村住宅也可以达到提高室内热舒适和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编制“中国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需要得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室内非采暖空调环境下的可接受温度范围。以重庆地区为代表,于2007—2009年期间,针对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了为期2年的热环境逐月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在了解该地区非采暖空调室内外热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热环境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以及热适应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室内环境的可接受温度范围的方法。通过对获取数据按温度段进行回归分析,结合实验室人体生理和心理实验结果,获得了重庆地区建筑室内非采暖空调环境下根据全年室外空气温度变化而确定的可接受空气温度范围框图。最后,对比讨论了国际相关标准非采暖空调环境下的室内可接受温度范围及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桂林冬季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适应性,2019年12月~2020年1月对桂林市居住建筑热环境和人体热感觉、热舒适进行现场测试,并收集了82人共181份主观调查问卷。通过温度频率法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冬季桂林居民中性温度为16.2℃,期望温度为18.6℃;适应性预测平均热感觉模型■,自适应系数λ=-0.26,与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的规定值有较大出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形成社会压力的同时,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和养老建筑的缺口也愈发突出.老年人由于生理调节能力及代谢率的下降,对于室内物理环境的感知与青壮年存在差异.养老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应该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设计.选择我国养老宜居城市大连市的机构养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冬季供暖期间室内热环境实测与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养老建筑不同空间热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适宜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热舒适区间.探讨采暖期不同楼层、不同朝向、不同功能空间对于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为同气候地区养老建筑不同空间热环境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银川典型季节传统民居热环境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代表性的银川郊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银川市冬季寒冷,太阳辐射充足,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室内的高湿是造成低温的主要原因.针对银川传统生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农村冬季住宅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6户关中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物理环境参数进行测量,以问卷方式对居民的基本情况和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地区居民冬季的热中性温度为11.7℃,热期望温度为12.7℃,冬季80%居民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为8.0℃.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研究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热舒适需求及特征规律,2021年夏季对桂林市13个居住小区124户住宅室内外热环境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同时对居住其中的175位老年人展开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2份。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个体差异下老年人的热舒适特性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桂林市老年人夏季实测中性温度为26.3℃,预测中性温度为25.7℃,期望温度为25.4℃,热感觉、热期望、热满意存在同步现象;老年人的热舒适受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高龄、健康、老年女性的中性温度和期望温度均分别高于低龄、患慢性疾病、老年男性。本研究可为适老建筑室内热环境改善和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能源日益紧张和巨大建筑能耗的现状,提出通过发展适宜的太阳能技术,提高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建筑上的利用,以更好地解决辽宁地区农民日常生活热水及冬季采暖用热等能源需求问题,极大地降低辽宁农村建筑能耗水平。结合北方农村的特点,从建筑设计原则、建筑平面节能设计、建筑立面节能设计等角度论述辽宁地区农村太阳能住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房间室内热舒适性,本文利用室内宜居环境技术研究测试平台,通过实测散热器系统(供回水温45℃/40℃)与空调系统供暖房间各点空气温度,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供暖方式下室内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得出:采用供回水温45℃/40℃的低温热水散热器连续供暖,房间各点平均温度保持在18.9~23.4℃之间,达到夏热冬冷地区热用户室内温度需求;与空调热风供暖相比,低温散热器供暖可使房间内各点逐时温度波幅小于1℃,温度波动更平缓,且低温散热器供暖房间室内水平温度分布更稳定,垂直温度梯度变小,温度分布更均匀。结论为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室内热舒适度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滨江居住小区冬季热环境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严寒地区滨江居住小区冬季热环境特点,通过对哈尔滨市滨江居住小区和内陆居住小区在冬季典型气象日的空气温度、黑球温度以及风速进行现场实测,定量分析了滨江居住小区与内陆居住小区热环境差异,及滨江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对其热环境的影响,并根据风冷温度对人体热感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居住小区冬季热环境与内陆居住小区相比较差,且不同建筑布局间存在较大差异;滨江居住小区比内陆居住小区平均空气温度低2.45℃,平均黑球温度低3.66℃,平均风速大0.48 m/s,平均风冷温度低5.59℃;对滨江居住小区不同区域热环境进行对比,发现冬季太阳辐射对温度提升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建筑布局围合程度,居住小区行列式布局内部寒冷程度较高,广场和临江入口处次之,围合式布局和半围合式布局内部较低,并且增大行列式布局建筑间距能够有效降低布局内部寒冷程度,提高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地区人体热舒适与热适应现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考察不同季节人体对室内热环境的适应性和冬季外窗冷辐射对人体局部热感觉的影响,对哈尔滨市冬季、春季采暖期间教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感觉及热舒适进行现场调查.在对环境参数进行测试的同时,对受试者的热感觉进行主观调查.结果表明:冬季室内热中性温度与测试期间室内平均温度接近,春季采暖末期热中性温度明显低于室内平均温度.靠窗组受试者的局部冷感觉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人体肩部和后背更易感到冷,头部更适应冷环境.在偏暖的环境中,冬季比春季人们更容易感到热.说明人们对哈尔滨漫长冬季的室内热环境和寒冷的室外气候已经充分适应,冬季室内温度过高,人们会感觉更加不适.宜充分利用人对热环境的适应性适当降低冬季和春季采暖末期室内温度,既舒适又节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民族特色建筑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验证建筑物空间和形态与地区气候条件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对广西桂林地区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和普通居住建筑建筑参数、气象数据的实地测量,采用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对其建立模型,并进行CFD仿真,模拟得到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以及全年室内温度,最终计算得出建筑物内部全年热舒适度指标。经对比仿真结果得出,干栏式建筑内部热环境和热舒适度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居住建筑,干栏式建筑更加符合广西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减小由地基传热导致的热损失,提升房间整体热工性,研究寒冷地区农宅地基传热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优化农宅地基节能改造.方法选择东北地区的农宅进行实验,测试农宅室内外温度和地面下方土壤温度,分析地基的传热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地基模型的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地基的温度场分布,分析设置不同厚度的保温层的地基传热过程,并对不同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最优方案.结果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地基改造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当地基外表面敷设保温层为60 mm的苯板时其保温效果和经济性最好,室内地面和墙角相比于不加保温层温度分别增加0.712℃和3.519℃.结论地基的传热过程对室内热舒适性影响较大,在地基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可有效提高室内墙角温度和室内地面温度,从而减少农宅建筑能耗.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改善农村住宅热湿环境,调查研究了重庆农村住宅常用地面在春夏季节的热湿状态。对农村住宅的调查和典型住宅地面的现场实测显示,农村住宅室内地面潮湿现象普遍,水泥地面的潮湿比例最高,6月份室内空气和地面的湿度最大,室内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2℃左右,在潮湿天气,修建较早的住宅室内地面凝结时数比例接近60%。结果表明,农村住宅地面的热湿状态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