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泛在电力物联网的27条工作计划中,包含"多站融合发展",即变电站与运营充电站、储能电站、基站或数据中心站的共享融合,多站融合的智慧能源站以新建变电站为依托,创新建设模式,实现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综合能源站集成融合与友好互动,实现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合一,提升电网综合效率效益,满足城市建设对能源、环境的综合要求。针对智慧能源站各类设施的负荷容量及负荷性质,统筹设计站内交直流微网方案,选取适宜的微网电压等级与网络拓扑方案,研究全站交直流电源及UPS系统优化整合配置方案,论述微网供电可靠性,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数据中心评级使用的两套主流标准体系的最新版进行分析梳理,重点研究讨论有关供电系统和供冷系统配置的要求,以期结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自身特点,从此能源站自身更宏观的角度,解读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应用于数据中心时不可忽视的设计要求。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案助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数据中心评级使用的两套主流标准体系的最新版进行分析梳理,重点研究讨论其中关于供电系统和供冷系统配置的要求,以期结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自身特点,从比能源站自身更宏观的角度,解读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应用于数据中心时不可忽视的设计要求。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案助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多站融合工程站用电源需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储能蓄电池组、分布式光伏蓄电池组作为直流输入,取消全部常规直流蓄电池组,将交直流电源站用系统分为三层式,并通过多个整流装置进行集成整合及相互支撑,实现多站融合工程储能、数据中心、光伏、变电站模块采用一套混合交直流站用电源的技术方案.该文为多站融合工程站用电源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有利于分布式新能源和新型直流负荷的接入而得以快速发展,而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是建设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全面掌握接口变换器的运行情况,根据微电网运行特点,提出一种改进层次分析法(AHP法)-熵权法的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性能评价方法。参照相关电气设备技术标准设定15项性能指标并对其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针对多因素多层次指标集,上层采用改进层次法,最底层采用改进AHP法-熵权法组合赋权,从而得到接口变换器性能评估函数,根据评估函数值对设备进行百分制打分并确定其优劣性级别。通过对某工程中接口变换器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对配电网故障的穿越能力和电能质量,提出在配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之间加入串联环节,该串联环节可与微网中交直流子网间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配合提高交流子网的电能质量,同时可抑制配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之间的故障电流。首先介绍该串联环节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模式。然后,基于在abc三相静止坐标系和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配电网电压前馈、负载电压和补偿电压双反馈的电压补偿控制策略,并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进行故障电流抑制。此外,对该串联环节的变压器进行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上述串联环节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变电站低压供电系统大量使用和运行ATS开关技术,它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变电站380 V低压系统即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直流系统、摇视系统、安全照明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文中依据案例背景分析,针对变电站站用变低压供电系统ATS开关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实践,解决了站用变系统380 V母线故障时,ATS开关不切换,从硬件和软件技术手段上实现了不扩大事故的影响,实现了双重闭锁保持功能,保证了站用变电站低压供电系统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将可再生交直流电源并入电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多时间尺度协同控制方法,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由一个交流子网和一个直流子网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双向功率转换器(bidirection-al power converter,BPC)连接.该控制方法在三个时间尺度上依次稳定功率波动,在第一时间尺度中,当某子...  相似文献   

9.
多站融合变电站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保障,其发展也给传统变电站规划带来新的挑战。考虑多站融合变电站高效连接储能、数据中心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新能源微电网等多元主体的服务特性,提出一种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方法。考虑变电站服务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结合Voronoi图理论,以多维度负荷距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流程。结合某地区电网规划实例,仿真分析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方案,并与传统规划方案进行成本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多站融合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有利于促进配网中站、源、荷、储、充多资源的紧密协同。  相似文献   

10.
以含风光储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气象条件进行分类,搭建风光储出力概率模型并进行序列化。提出一种序列运算方法计算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电不足期望值,从而迭代求得可信容量,针对风光装机容量配比以及直流负荷敏感度对可信容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以生物质热电三联产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站组织形式以及当今国内外相应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以1个小城镇为研究对像进行组织构建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提出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增加产值、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光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搭建了光储混合微电网实验平台,完成了硬件电路器件选型和主电路设计,并基于dSPACE1006设计了控制软件,进行了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的变载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储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平滑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维持交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保证微电网在并网模式和孤网模式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遗传算法及模糊决策下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接入变电站的网架优化问题,以减小节点电压偏移、线路损耗、运行成本、安装成本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五大目标作为多目标函数,优化了分布式发电的变电站容量和位置,并做模糊决策隶属度分析选取最优解。根据变电站的定容定址最优解,将配电网进行分区后,采用剪枝最小生成树算法优化网架结构,以此达到分布式能源小范围送电的优势,并对每个供电分区进行网架结构弱联系,以防在某变电站故障时,其区域负荷依然可以有电力来源。结果表明,在微电网中,这样的网架结构优化不仅发挥了分布式能源容量较小靠近负荷点送电的特点,而且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马悦  董舟 《节能》2011,30(4):15-19
介绍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及近期的国家政策,分析已建成的主要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概况,并探讨如何根据负荷情况对分布式能源站进行合理配置的主要原则。通过对目前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为分布式能源站的设计和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国内首个中压五端柔性直流配电示范工程在贵州大学新校区试运行。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具备直流故障抑制能力混合式拓扑结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工程应用,建成了国内首个集10kV交流配电网、±10kV直流配电中心、380V交流微电网、±375V直流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为一体的五端柔性互联交直流混合系统示范工程,国内首个集交直流配电网、交/直流微电网、配电自动化、需求侧管理、云计算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直流配电中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区域内负荷、电源优化规划问题,提出分布式电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优化配置方法:建立2层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优化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考虑了节点耦合度和功率平衡度指标,实现了区域节点的集群划分;下层优化配置模型以考虑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购售电成本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运用优化软件分析得到集群划分和优化配置结果。实际工程算例表明,交直流混和微电网集群更好地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降低系统成本等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实现配网系统的自动化综合管理是建设现代化高水平供电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根据原供电系统的特点,对清华大学10kV配网的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将其分为主站层、分站层和子站层三个管理层面.实践表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式结构对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运行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多站合一能源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问题,提出基于多阶段鲁棒优化的市场竞价策略。对多站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建模,其中包含分布式新能源、计算中心、电动汽车(EV)充电站、储能电站,并刻画了计算中心负荷的弹性和EV的异构性。以最大化最恶劣新能源出力场景下参与市场收益为目标,优化多站合一能源站的联合竞价,并将其转化为多阶段鲁棒优化进行求解。考虑到计算中心与能源站的利益主体不同,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乘子的成本分摊方法,将总收益在能源站和计算中心之间根据各自的贡献进行合理分配。最后,采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型生态能源小镇存在多类型能源站和冷热电等多种负荷,各能源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难以满足站内多种负荷需求。针对能源站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合作博弈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风机出力和光伏出力的时间与地域天然互补性,通过交易多能源站间的站间风险电量,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联合起来。该方案同时针对各个区域具有的冷/热/电多种负荷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内多负荷与多能源间的协调互补能力,对多间歇式能源站进行站间协调控制,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郭恒超  董鑫阳  史杰  李衍汶 《节能》2021,(12):50-53
基于某能源站近几年供冷系统运行数据,并对2020年高温季节该能源站3台大容量制冷机组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对制冷机组制冷量及效率进行计算,并与目前市场上新型机组进行功率等工况的比对.结果 表明,该能源站大容量制冷机组制冷量明显衰减,衰减率分别为22.8%、14.15%及13.8%.同样工况、同样制冷量的情况下,使用新型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