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能源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开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强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4):208-20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煤炭在满足我国能源需求的同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变农村的能源结构,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完全可能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已为世界共识 国际上将可再生能源划分为传统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的可再生能源。传统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大水电和直接燃烧的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4.
《煤炭工程》2004,(8):76-76
科技部科技司专家李宝山近日表示,我国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李宝山说,从2 0 0 1年到2 0 0 5年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化,并使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实现商品化大规模应用,增大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李宝山介绍,到2 0 0 5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是: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 0万kW ;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万kW ;太阳能热水器6 0 0 0万m2 ;再生物质气化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万kW ;秸秆气化、沼气工程年总供气量…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人就开始认识到能源是生死收关的战略资源。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轴。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时至今日,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开拓等措施的有效实施,使褥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初具规模。[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浅议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而对于农村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前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描述我国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现状,列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储量的优势,在肯定取得成就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而对于农村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前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描述我国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现状,列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储量的优势,在肯定取得成就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多方面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情境分析的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伟  李萌 《资源与产业》2010,12(5):26-32
基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以及能源安全考虑,我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扩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可再生能源密度低,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开发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因此,可再生能源开发需要科学规划时间表及进行结构优化。未来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的可能情境有多种,提前认知这些情境,有利于规划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保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有关国家在几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诸如水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研发与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此外,也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在我国的进展情况、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对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及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浙江能源》2006,(3):24-27
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资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其中,一次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那么,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而言,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的新成员——浅层地温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埋藏浅、易开发、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针对目前开发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这个新的领域应该属于地质勘探新的范畴,进而加强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2.
《浙江能源》2006,(1):12-13
1.我们来自78个国家的部长和政府代表,在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共聚一堂,重申我们将履行曾在世界峰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联合国2005年千年回顾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并且一如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所号召的那样,我们迫切地要求在全球的能源供应中可持续地、大幅度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浙江能源》2006,(1):4-7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可降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当时空发展到21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终于被进一步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发改委正在制订《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草案),有望出台;国务院领导听取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汇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研拟的《电力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中,“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等说法赫然入目: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顺利召开。种种迹象表明,当历史车轮驶进2006年门槛的时候,我国将加快发展和积极推进技术上己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使其尽快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化能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石峻 《陕西煤炭》2006,25(4):2-6
论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估算了陕西境内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和近期可开发利用量,指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对陕西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内涵出发,结合可再生能源特点,在论述我国能源的构成、生产与消费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既迅速消耗着地球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直接戚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山工程》2014,(1):74-75
正西部10个省市的22家联盟发起单位成立"西部可再生能源联盟",该联盟将致力于搭建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整合西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人才优势,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建设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示范应用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  相似文献   

18.
为选择节能潜力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出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方法。构建最大化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化发电成本目标函数,设置新能源机组出力等约束条件,构建新能源出力时序运行模拟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取模型最优解,得到新能源连续供电运行状态,根据机组最优功率分配和发电量,计算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发电功率占比、化石燃料耗率降低量,并将其作为节能潜力评估指标,判断新能源节能潜力大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的水电机组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发电功率占比、化石燃料耗率降低量最高,节能潜力最大,电力系统应增加水电机组装机数量。  相似文献   

19.
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20.
王剑 《浙江能源》2006,(3):21-23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能源产业多元化主要体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源品种多元化两个方面。鉴于能源资源品种多元化,已经体现在“新能源”战略中。因此,本文研究范畴仅指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