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瑞 《资源与产业》2022,24(1):160-171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测算流域内9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的发展指数,分析这5个方面的空间相关性,判断各省的发展趋势,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也能够为黄河流域各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选取黄河流域9省2016—2018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的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5个方面的综合指数,解释分析各省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测算黄河流域9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从纵向来看,多数省份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横向来看,山东的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于2018年达到了9省3年来的最高值,并且山东的开放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高居9省第一。四川的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2018年达到了3年间9省最高,而且四川的共享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位列9省第一。青海在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连续3年保持了9省第一名的位置。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2018年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的创新发展呈现“低-低”集聚状态。2017—2018年内蒙古、四川、青海、宁夏的绿色发展呈现“高-高”集聚状态。经研究表明,黄河流域9省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着协调、共享两个方面的短板,可以采取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精确攻坚等措施以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另外,黄河流域上游省份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该区域在创新、绿色两个方面的协同合作对于推动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长三角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测度长三角26个地级市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发展规律,判断各城市的发展趋势,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7—2019年长三角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包含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共享指数和开放指数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分析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GIS技术和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长三角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江苏省次之,之后是浙江省,安徽省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其中上海市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得分为1.161,江苏省为0.949,浙江省为0.835,安徽省为0.815;2007—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中处于高水平的城市数量增加至12个,同时处于低水平的城市数量减少至1个,长三角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并且呈现出连片分布特征;虽然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结合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结论,长三角各城市应打破区域局限,推...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强国战略至关重要.本文明确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理清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绿色、安全健康、集约高效、和谐共享、开放合作等七大发展理念,构建现代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区域煤炭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耦合协调度引入煤炭产业这一微观研究领域,以山西省为例,建立煤炭产业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煤炭产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期间,煤炭产业ER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处于0. 3852~0. 5228的濒临失调状态,并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循环。经济、资源、环境二元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处于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之间,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间的矛盾是制约煤炭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突出且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把握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以及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平衡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slacks based measure)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结合Tapio脱钩模型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最后运用Tobit模型检验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年均值小于1,未达到有效状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两指标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均呈现下游>中游>上游;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存在波动,经历了弱脱钩—强脱钩—扩张性连接—弱脱钩—扩张性负脱钩—强脱钩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和政府影响力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而产业结构、用水结构则降低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能源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绿色煤炭资源理念应运而生。依据山西省煤炭资源禀赋特征及区域煤质特性,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山西省三大煤炭基地开发利用布局,构建了煤质及煤的工艺性能、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生态条件四维一体的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体系,基于以往煤炭勘查成果,通过对评价因子叠合分析及相关技术条件评述,系统评价了山西省绿色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绿色煤炭资源总体受限于煤层埋深、山西组灰分及太原组硫分,局部因煤层底板奥灰岩溶水威胁受限;山西省绿色煤炭资源保有量并不富裕,绿色煤炭保有资源量约791.1亿t,其中尚未被煤矿占用的资源量约590.5亿t,仅占保有煤炭资源总量的20%;绿色煤炭资源保有量中主要以炼焦用煤及化工用煤为主,绿色动力用煤资源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运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分别测算黄河流域2009—2019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为0449和0.490,年均增长率为5.84%和7.1%,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水平不高,均值水平为0.55,但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2019年达到0.629,由濒临失调阶段最终转向初级协调阶段,说明二者开始实现协调发展;3)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耦合协调度均值水平表现为“下游领先、中游居中、上游落后”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0.59、0.561和0.529;4)黄河流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二者协调度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值高达46.97%,其次是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33.54%。据此提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差异化政策和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很显然,面对当前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加大的挑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很显然,面对当前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加大的挑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剖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趋势、衡量其空间非均衡状态是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2003—2020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5.298上升至2020年的5.862;2)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分布的空间非均衡性较弱,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即泰尔指数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发展态势,区域间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越来越大;3)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效应现象,且近年来总体空间格局分布变化较小。江浙沪地区始终呈现高高聚集的特征,而西南和华中地区则处于弱弱聚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通过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互惠互助、合作共赢,共同促进能源低碳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破解落后高耗能产业的模式锁定和路径依赖;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能源消费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明确了矿区定位和规划目标,提出了“以矿井群开发为依托,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生态和谐、科学发展”的矿区开发新模式,确定了促进矿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具体方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对类似矿区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增强矿业创新支撑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筛选了关键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矿业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5年我国矿业企业研发投入指数呈现"N"形走势;创新产出指数呈现"W"趋势,其增速远高于同期研发投入指数的增速,说明我国矿业企业创新效率在不断提高;我国矿业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V"型发展趋势,以初级协调耦合状态为主,与良性互动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家新时期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分析国内铀矿冶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绿色铀矿山的建设标准构建思路、实施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核心内涵。本文以我国24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8—2017年各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①复合系统综合指数在中等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保持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较低的空间特征;②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初级协调状态下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复合系统综合指数高度一致;③复合系统整体水平良好,但系统内部运行状况较差,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其中,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均呈恶化趋势,西部地区三大子系统呈改善趋势,但速度缓慢且各子系统水平偏低。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扶持政策的效力日渐彰显,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应针对各类城市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因城施策,做到精准转型。  相似文献   

15.
立足新时期时代背景,围绕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变化与现实需要,系统提出了四点基本方略:高保障度作为第一目标,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智能化开采作为升级方向,打造开放共享的组织业态。并对陕煤集团的发展方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条路径为: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围绕清洁低碳,进行全产业链创新,顺应趋势,创新行业发展模式,顺应趋势,创新行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情况。【结果】结合主题词频次,采用可视化及时区分析发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热点从可持续长效机制、低碳转型路径与模式、生态转型效率评价演变到绿色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完善,2017年后“高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学者的研究,从绿色、协调、智慧和民生4个方面界定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生态转型、创新发展、智慧手段以及民生改善4个方面理解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经济高质量角度梳理了学者对城市转型发展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研究热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困境;结合现代智慧技术,从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4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结论】研究认为构建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测度体系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式发展、智慧式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管理和资金支持进行革新;以智慧生态建设为手段,在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念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黑龙江省及所属城市为例,构建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7—2018年黑龙江省及各地市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及其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以此为基础,以耦合协调度为别解释变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为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各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经济系统指标回归系数高于生态环境系统回归系数,正向指标对耦合协调度提升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指标的影响程度。需要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因地适宜实施激励型环境规制,注重两种规制手段“关联效应”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梦圆  张云  洪帅 《中国矿业》2021,30(7):30-36
新时期煤炭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是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科技创新在推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两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实证研究与解析2010—2019年中煤能源集团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科技创新不同环节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从综合发展指数看,2010—2019年中煤能源集团两系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波动演变过程;从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看,从较不协调发展阶段上升为高度协调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明显促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但科技创新水平低于节能减排水平,两系统之间受政策影响互动程度不平衡;从影响程度看,煤炭企业专利授权数与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对企业节能减排水平提升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矿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进煤炭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基于现有的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矿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创新开放、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绿色和谐的16字矿区高质量发展理念|给出了新街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并阐述了台格庙矿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矿区开发布局、智慧安全、绿色低碳、人文和谐、公共服务、交通物流、创新驱动、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论文首先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样本,依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2011—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弱后强的态势,2011—2015年耦合协调度明显下降,2015年之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则明显回升,其中,耦合度持续上升,耦合情况向好及以上的城市占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数量的84%以上;2)协调度时空格局基本未变,除北京协调度始终保持高位以外,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四个城市始终处于第二梯队;3)从高质量发展空间演变格局来看,北京、天津和廊坊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整体呈现出从中心向东南外围辐射,且从东南向东北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质量在空间结构上存在正的全局自相关,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地理上往往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