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通知》,确定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共安排23个项目,其中,终端一体集成供能系统17个,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6个。业内专家表示,通过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弃光弃风弃水等问题,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合理发展,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其成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依然存在诸多矛盾,效率不高、弃光弃风等现象频发,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能源电力系统的多重挑战,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协同运行的高效方式——多能互补方式,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扫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多能互补倡导的融合、统一、高效、清洁理念是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由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组成的能源"金三角"和新疆等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典型富集区,承担了我国能源供应的重任,同时也因其生态环境的脆弱而面临着"大开发"与"大保护"统筹发展的难题。新时代下西北地区如何通过能源革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级和水平,是西北地区能源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资源、产业和区域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能源革命要求,提出西北地区实施能源革命应战略定位于国家多能融合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煤制燃料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家综合能源供应基地,多能融合是实现西北地区战略定位的有效路径。建议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及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和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三条主线,推进六项融合示范举措,共同实现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的能源革命"西北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吉林省能源系统改革趋势以及电网企业项目运营需求,借助吉林省电网企业多能互补项目运营环境分析,明确多能互补框架下吉林省电网项目政策响应性评估基本准则,从扶植强度、政策契合、民生贡献、用户参与等基本维度设计面向多能互补的吉林省电网项目政策响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提升电网项目评估的精准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风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风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仅次于煤电和水电,正在实现从补充电源向替代电源的转变,未来有望在能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为实现未来我国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目标,促进风电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实现我国风电高效利用,阐述了我国目前风电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大规模风电集群控制与优化调度、风电综合利用、多能互补利用、分布式接入与控制等几个技术方向,提出了未来我国风电高效利用的技术趋势,从风电与大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市场机制建立、行业管理和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促进风电高效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具有波动性负荷跟随能力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耦合电解水制氢、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风电耦合制氢、光伏发电耦合制氢等可再生电力制氢场景,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特性;从风光波动电源对电解池影响显著、风光波动电源加速电解池部件衰减、风光波动电源模拟方式三方面,详细阐述了PEM电解水制氢的基本特性以及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PEM电解槽技术研发、PEM电解槽制氢技术发展方向。在把握风光耦合制氢现状及经济性、明晰风光波动电源电解水制氢产业应用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研究高效电解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部件、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开展风光耦合制氢优化布局和制度保障研究等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能互补技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港口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国内主要沿海港口为对象,聚焦港区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开展多能互补技术标准研究,基于系统工程学方法构建港区多能互补标准体系,利用港区承载的可再生能源自然禀赋与清洁能源应用,通过多能互补技术的能源结构优化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8.
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具有绿色、低碳和高效等典型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研究与发展的重点。论述了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特征、系统主要构成与关键技术等,并以国内某典型科技创新园为例,分析其负荷需求和资源禀赋,开发了"五化一体"综合供能实施方案。该方案以燃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污水源热泵和储能为供能主体,构建了电力、热力、冷煤水、燃气和中水等能源网络,并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供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满足不同用能主体用能需求。最后,针对我国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产业》2013,(3):83-83
在2012年海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完成68MW后,今年还将新增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超过80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和风光互补示范项目。2013年,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将在海口、临高、澄迈、洋浦、屯昌、三沙等地新增建设装机容量超过80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和风光互补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具有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风能和太阳能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力开发风能和太阳能,对于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详细介绍了风能和太阳能的各自原理,并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多种风电利用技术也伴随而生。从我国风电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综述并对比了我国集群风电并网运行、风电与其他能源互补、风电的大规模直接利用及分布式风电接入与控制等技术现状,指出我国风电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促进多能互补利用技术推广、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风电利用技术方向发展的趋势,最后从加强新能源激励政策、新能源消纳市场机制、风电并网与技术标准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光伏+热源模式"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及优化取暖方式,通过多样化能源互补,满足热源需求。采取空气源热泵、锅炉、地源热泵、燃气壁挂炉等辅助设备,形成太阳能与空气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电能、燃气等多能互补的取暖模式。结果表明采用蓄热、蓄电等蓄能方式,夜间利用谷电取暖和蓄能,白天使用所蓄能量取暖,可以降低取暖运行费用,确保满足农村地区取暖需求。可以得出"光伏+热源"的模式推广能够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取暖及节能减排降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造福人类社会。由于新能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不稳定、不均匀、不可靠的弊端,多种能源相互补充、配合使用的新方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多能互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利用,还具有节能减排的潜力。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落地,往往需要克服技术经济性问题。在建筑工业化的趋势下,针对办公建筑这类高耗能的公共建筑,研究多能互补系统在其中应用的经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成为全球最大,但弃风、弃光问题始终存在,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愈加严重。专家认为,弃风、弃光率居高不下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源建设过快而消纳能力开发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新能源的布局结构,同时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减轻下游的消纳压力。西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风电、光伏布局的主战场,同样是弃风、弃光的重灾区。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受上网标杆  相似文献   

15.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和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利用其发电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清洁干净。本文介绍了一种独立风光互补照明装置,它由太阳能和风能互补供电。装备由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铅酸蓄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照明设备构成。该装置运行平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可开发风能贮量远高于化石能源之和,高效利用风能,有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起步晚,增速快,目前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全球领先,但跟随式发展思维导致风电开发应用模式单一。而我国电源结构中适合调峰的灵活电源比重小,随着风电装机数量的快速扩张,限电"弃风"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风电产业,需要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获得国家"973"计划科研项目支持、源自我国的"非并网风电"理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研究风电在不上网情况下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开发利用,目前已进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期,需要多措并举,使风电真正成为造福我国的绿色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部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后发优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需要紧跟步伐、趁势而上,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能源革命为支撑并建立高质量的能源体系。中部地区5个省份资源禀赋优良,但存在新能源发展潜力不足、能源生产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能源革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机理,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着手分析,认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要有"量""质"的提升,进而探讨中部地区能源革命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节能减排提升能效,促进绿色发展;发展多能互补技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加强能源省际合作,确保能源外部供应安全。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优化能源配置、多能融合等实施路径,以期精准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18.
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区域能源规划是当前实现城市低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以重庆某新区为例,分析规划区能源需求,根据可再生能源分散性,域性特点,对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分析其节能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新起之星,已在部分区域内建立储能电站,为了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运维人员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测解析。该文主要介绍了系列检测的内容与方法,检测对象可能会引起的危害和如何抑制其产生的解决方法。储能电站作为多能源互补的重要角色之一,它主要应用于解决弃光弃风问题、实现调峰调频的电网侧服务和工商业峰谷套利等盈利模式,因此保持高效率及安全运行对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采用风光水互补发电可以提供平滑和稳定的电力供应。针对风光水多能源电力系统,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基于随机规划的短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场景生成方法,能够生成符合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多样化场景,并精确刻画可再生能源出力的相关性。其次,基于场景法建立了风光水互补短期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将多种非线性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可以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快速求解。最后,通过对雅砻江下游风光水发电基地的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的智能优化运行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