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非遗原生态文化场域变化、非遗传承乏力和异地传承议题突显的背景之下,非遗传承如何维持文化活性,保持文化的在地性是重要的议题。以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分析技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语意内涵缺失、生态与场域双重约束、技艺传承动力不足的发展困境,从在地性视角提出技艺传承的文化自觉、知识更新、文化转译3种思路,采取组建专家智慧库、完善教学体系、设计介入提升价值、数字化平台扩大影响力来促进侗族木构技艺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2.
倪春洪  李微 《包装工程》2023,44(12):368-377
目的 “5G+”万物互联驱动数字化体验经济的浪潮已是助推非遗数字化创新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力。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索非遗数字化创新呈现,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并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提供新途径。方法 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分析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方法,秉承“非遗+”交叉融合范式,以葛沽长乐老高跷非遗项目为例,运用交互叙事、体验设计等方法,构建非遗数字共享平台,拓宽葛沽非遗创新发展空间,形成非遗资源共建共享的“葛沽数字化新发展模式”。结论 利用交互叙事理论视角与葛沽非遗数字化文创设计融合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薪火相传的叙事机制,实现了葛沽非遗传承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培养了新生代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以非遗的文创设计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谭小凤 《包装工程》2024,45(2):480-490
目的 5G时代下的审美观念、内容创造、传播渠道、体验方式等方面都影响着民族非遗传承与推广。通过构建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结合5G技术特点,探索非遗传承数字化、年轻化的路径与策略。方法 应用交叉学科的数字人文视角,将5G技术与文化三层次理论结合,提取京族非遗的文化基因,打造京族非遗传承人的虚拟形象和推广方案,跨越非遗传承时空限制,实现京族非遗的创新传播、体验、发展。通过调查受众群,分析方案的推广效果,从而优化设计思路。结论 5G时代为非遗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环境,通过对京族非遗传承人虚拟形象开发、设计与推广的研究,构建京族非遗虚实结合的传播体系,结合“虚拟在场”体验等手段链接非遗与年轻群体,提升年轻群体对京族非遗数字传承的参与度,高速、广幅地推广京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陆春连  周伟豪 《上海包装》2023,(11):150-153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剧具有独到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非遗传承视角,概述了非遗的定义和粤剧人物造型的历史渊源、传统特征及非遗传承意义,分析了数字插画对文化传承与粤剧人物造型的影响,探讨了粤剧人物造型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拓宽数字插画设计的思路,促进粤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旭  华天骅 《包装工程》2019,40(14):204-208
目的 对应用型高校与非遗项目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非遗传承人和应用型高校师生共同合作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结论 惠山泥人存在产品单一、样式老套、功能局限、价格虚高、缺乏版权意识、品牌意识与服务意识等问题,探讨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合作模式,即“市场—实训—竞争—就业”的模式,总结出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有与时代接轨,重塑非遗面貌;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构建非遗资源库;将非遗项目引入应用型高校,最大程度地扩大非遗影响、推广非遗文化;应用型高校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实践平台等,择优培养非遗传承人;降低非遗传承人的设计成本、增强非遗竞争力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在专题实践课程中导入惠山泥人课题,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应用型高校非遗传承的可操作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张悦群  钟蕾 《包装工程》2023,44(14):217-223
目的 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植根于在地文化身份认同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从文化记忆理论角度重新界定文化遗产概念,一方面揭示其辩证特征及其传承困境,另一方面强调地方身份认同构建之于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总结当下非遗文化传承策略的特征,并集中从公共设施设计的角度予以补充。结果 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源自以“功能性+事件性+意义交互性”为核心架构的传承策略,该策略得以物质化、常态化和日常化开展的关键保障来自于系统的非遗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结论 文化记忆理论为非遗文化传承增加了文化意义空间生产和在地文化身份认同构建的维度。应当强调公共设施设计对非遗传承特别是非遗文化社区营造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各领域角度参与进非遗与创新的讨论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大拓展了我国非遗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但是,由于少有学者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致使非遗现阶段传承与创新开发的规划模式,以及各学科参与非遗与创新研究的侧重点未能系统化呈现。基于此,应当首先梳理非遗及其传承创新工作的诞生起源;其次从“原生态”和“活态”这两条非遗传承研究思路出发,重点对我国非遗保护和开发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非遗的刻录保存和融汇创新两者并行不悖;最终探索出只有坚持走“守真+创新”的非遗传承开发模式,才能更好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创新非遗表现形式,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  相似文献   

8.
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城市文化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文章以福建漳州非遗文化为切入点,阐明漳州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现状和价值,深入研究非遗传统元素的再创造,探索非遗传承视角下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精神内涵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岳威  马星孟  许子怡  兰梦  李硕 《包装工程》2023,44(24):66-74
目的 以安徽花鼓灯非遗文化为例,对青年群体的数字体验需求进行梳理,以便精准锁定用户需求,推动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方法 从用户研究角度出发,采用KANO模型和KJ法,筛选、梳理青年群体数字化体验需求的不同层级和优先级。结果 分析得出青年群体在视觉体验、功能体验和知识反馈三大维度的数字化体验需求偏好,并针对其偏好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结论对三种不同设计维度中的10项设计属性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青年群体在数字化体验中最为认可的偏好需求,为后续的数字化体验服务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其他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严宝平  黄秋野  袁超 《包装工程》2021,42(22):40-46
目的 在非遗数字化设计中引入玩兴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赋能作用点讨论其设计方法,将很好地增强其内在的设计层次,进而提升传播效能.方法 通过对非遗中玩兴的客观存在进行分析,结合数字化设计的流程与内在逻辑,配合案例分析,梳理具体环节中的玩兴挖掘.结论 在玩兴视域下进行非遗数字化设计的探讨,可以在虚拟还原、表现维度、内在价值以及跨媒介影响中分别找到玩兴的赋能,进而推动非遗数字化设计的差异化与深入度发展,同时为这一领域的设计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静雅  王卓尔  易晓 《包装工程》2023,44(22):1-10, 16
目的 从非遗数字化游戏的概念及问题入手进行阐述,以非遗数字游戏化策略为研究载体,探究将数字化游戏以及虚实结合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设计策略,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方法,从游戏故事、机制、美学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合非遗文化的实体内容与虚拟游戏内容,探索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型,提出虚实融合的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新路径。结果 构建了非遗数字游戏化体验设计策略,并对傩面具文化开展虚实结合的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首先,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展示傩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广泛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游戏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有效助力文化传播,使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蕴藏为游戏要素的点点滴滴,显现在游戏体验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最后,创新技术应用为非遗游戏特别是文化传播类型游戏的开发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实物与虚拟内容的融合,更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与游戏运行机制,提升游戏体验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刘宇  王炤淋 《包装工程》2021,42(10):315-322
目的 根据国家对运河文化遗产大力保护及强化传承的文化要求,重新梳理在古为今用和强化传承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的产品包装设计.方法 挖掘文化遗产形象的信息要素及界定,标注信息标签,确立信息转译的研究范畴,分析动态、形态、技艺和视觉转译这四种逻辑关系,推演出行为环境仿生法与结构技术、造型用途仿生法与制器技术、材质样式仿生法与模切技术、纹理图样仿生法与立体技术四种仿生包装设计的造物方法和造物技术,并用典型遗产文化产品的仿生包装案例进行验证论述.结论 仿生包装设计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与再造,为非遗传承拓展了发展路径,为运河文化发展及文化消费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程帆 《中国包装》2023,(4):87-90
本文主要研究湘北桃源刺绣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首先分析其代表性的刺绣图画符号,探讨其形象设计的具体运用;其次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分析非遗湘北桃源刺绣与视觉化设计的关系,构建一系列的符号化系统设计,采用符号化形象的设计,衍生出一系列创意性文创产品,用现代化视觉设计语言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试图架起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之间互通的桥梁,对湘北桃源刺绣进行二次符号化的创新设计、界面交互传播设计与地域性的文创产品的设计,以期由此推动湘北桃源刺绣的发展,进一步重塑乡村生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婉姗  季铁  王梓溪  张松 《包装工程》2022,43(20):146-153
目的 以文化基因之间相似性关系为基础,对革命文物进行关系匹配,构建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整体性地展现革命文物关系并应用于设计创新当中,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提出新的路径。方法 首先,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进行定义,确定聚合体的基本构成单元U,U=(M,G,R):M=革命文物唯一标识/名称,G=革命文物文化基因,R=革命文物文化基因关系连线;其次,从本体属性中提取出满足创新设计应用的革命文化基因并进行类型维度的层次分级,建立以文化基因为基本遗传单位的革命文化基因数据库;最后,以革命文物为核心,以文化基因之间的等价性为关系连线,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进行构建。结果 通过对革命文物数字化聚合体的构建,形成革命文物文化基因关系网络,有助于在革命文物的创新设计应用中提供设计因子与创意思路,提高再设计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技术早已渗透了包装、样本、文创等传统商业设计品类的设计过程和表达方式,尤其是3D虚拟仿真技术对传统商业设计有着颠覆性影响。数字化商业视觉设计课程是对数字化背景下对传统商业视觉设计课程改革初步探索的成果,亦是将3D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传统商业设计教学中的尝试。该课程立足时代,致力于树立学生设计为人民群众服务、用设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商业视觉设计的思维和技能,尤其是3D虚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非遗数字化传承中APP的创新设计进行整理与分类,结合其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用户粘度不足、形式创新不够、服务链缺失问题,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共享非遗与手工艺交易”的非遗类APP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旨在通过在线教育传播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为用户提供交流与交易的平台,实现非遗共享、非遗共创。  相似文献   

18.
梁平木版年画虚拟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卫红  邢鹏飞  夏进军 《包装工程》2017,38(16):183-189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在CIH保护中的设计路径,推进梁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进程。方法在全面研究梁平年画文化基础之上,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从CIH民俗文化的分析研究到体验设计的设计实践,进行梁平年画文化体验设计。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可靠验证。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得CIH的数字化保护从数字化保存走向数字化保存与数字化体验相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从包装设计角度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包装企业的开发、生产、管理、服务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数字化包装设计流程的本质和优点.创导以数字化包装设计为突破口,来推动中国包装行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艳辉  丁晨 《包装工程》2016,37(18):185-189
目的研究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内蕴及在现代服饰中的"穿"承设计。方法引入苗族服饰的纹样、款式、工艺特征以及苗族服饰元素的"穿"承设计技法,对"穿"承设计技法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论在"穿"承设计技法中关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提高传统服饰的服用舒适度,建立湘西苗族服饰自主品牌;分析刺绣、扎染、蜡染、剪纸等传统服饰工艺瑰宝,追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人们对苗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生产符合都市人审美需求的现代服饰,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继续穿着和欣赏苗族服饰,从而使湘西苗族服饰代代"穿"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