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都市圈的区域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都市圈协同治理的特征与问题,提出一体化发展的治理目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方式及全流程的治理制度设计是现代化都市圈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以深圳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市场主导、多方协同是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特征,坚持产业先行、临界突破、模式创新与制度保证是深圳都市圈协同治理的重要经验;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机制、统一规划管控、夯实社会基础、强调考核问责与完善法规体系6个方面提出面向治理现代化的都市圈协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欣  闫水玉  颜文涛 《中国园林》2023,39(10):117-123
重大生态基础设施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安全有重要支撑作用。从空间治理视角,梳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概念范畴、作用意义、发展历程,回顾了中国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治理的4个发展阶段,剖析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治理逻辑、治理结构和实施路径3个方面,构建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从功能协同、社会协作、管理协调3个维度,构建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实践框架。从国家层级、城市群层级和都市圈层级3个层级,探讨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主要目标、定位和策略方向。最后,从优化制度环境、建立社会基础和提升治理时效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流域治理目标从局部的工程达标向整体的水质达标的转变,工程思维下治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无法可持续达标,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之间的协同关系,如河道空间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污染物治理与利用的关系、工程建设与良性运维的关系、治理措施与机制体制的关系、治理需求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优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地,也取得了较好效果。鉴于此,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下流域协同治理的六大策略,包括河道生态缓冲空间的划定与保护,流域节水、雨水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协同推进,治理工程提质增效和良性运维并重,跨行政区协调机制与体制完善,基于监测与模型的项目绩效动态评估机制建立,流域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跨界地区的空间协同治理常因各种阻碍而难以解决空间治理的“碎片化”问题,省际毗邻地区的空间协同治理涉及更多层级的治理主体,因此具有更大难度。文章基于府际博弈视角,从博弈主体、博弈平台和执行机制三个方面分析阻碍省际毗邻地区空间协同治理的主要原因,并以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的空间协同治理为例,解析其协同治理策略及发挥作用的内在原理,以期为区域治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妍  雷振东  马琰  屈雯 《规划师》2023,(11):62-68
在我国典型的流域化地区,以小流域和乡镇区划为主的基层治理单元相互割裂,引发了“三生”空间治理失效、布局失衡、结构失调问题。基于复合理念,提出统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全域全要素的“单元叠合、空间聚合、要素联合”协同治理思路。以陕南低山丘陵区为例,在量化分析小流域与乡镇单元现状协同关系的基础上,识别出两大类8小类空间模式,并提出区域层面自上而下和要素层面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单元融合路径,形成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空间治理单元。  相似文献   

6.
基于站与城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以站城协同效应为目标,以站域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六个样本案例,运用归纳、聚类等方法构建站域空间系统。同时,基于空间耦合概念,建立站域空间耦合模型。通过对样本案例的分析研究,从站域空间耦合的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要素层面进行解析,总结出站城协同发展的三种不同模式,对我国站城协同发展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选择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娟 《规划师》2016,(8):40-45
文章从依法治理区域和城市的迫切性出发,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契机,在区域层面加快建立立法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机构—立法—规划"三种手段的作用,同时探索向国家立法机关申请特殊授权以突破制度瓶颈的方式,发挥立法对区域协同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为我国其他地区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示范。在城市治理中,抓住《立法法》修订的契机,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和治理需求,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同时加快研究与城市公共资源保障、空间管控紧密相关的立法,强化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促进空间规划蓝图落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产权者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内在自然过程和空间功能紧密联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着多尺度支撑约束作用和多维度区域协调作用,其协同规划研究对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最大效益地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文献与实证研究,归纳区域河流蓝绿空间转化的特征差异,即内在自然特征差异、外在建设发展诉求差异,以及区域整体空间转化特征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针对上述差异特征的规划思路。【结果】提出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在空间与功能上的协同规划管控途径,即划分整体空间、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三级样条分区,并协调安排分区复合功能;依据样条分区功能目标,在“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河区、街区场地-河段”3个层面制定河流蓝绿空间的协同规划与管控措施。【结论】区域河流蓝绿空间协同规划既注重适应河岸生态系统的演进,又注重满足建设发展需求和邻近建设用地的环境影响,在保障河流蓝绿空间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提升了外部复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石嘉婧  雷金英 《居业》2021,(10):138-140,143
社区治理水平在一定层面上是一个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在新时代社会治理水平的体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与政府治理理念向服务型转变,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愈发凸显多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文章对当前智慧社区协同治理建设现状、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助力智慧社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空间治理视野下城市公园活化价值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研究重点。在"空间治理"背景下,如何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提升空间复合价值,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成为重点课题。以城市公园体系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典型的城市公园活化治理模式及代表案例,梳理其背后的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活化策略)、制度与法律等,探讨其适用条件,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魏玺  甄峰  孔宇 《规划师》2023,(3):20-26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在社区层面率先开展智慧治理实践,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土空间智慧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传统社区治理问题以及社区智慧治理内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社区智慧治理的人本主义导向、数字化建设、智慧化规划和网络化协同四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治理目标与内容、治理物质基础、治理手段及治理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了社区智慧治理技术框架,以期为我国社区智慧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科创走廊整合创新要素,打造协同发展的创新网络,成为强化创新功能、优化空间组织的主要方式。文章基于创新网络理论探索构建“区域—城市—地区”三大层面创新网络的科创走廊空间,在功能组织、创新模式和规划策略等内容上明确各层面规划重点,促进知识生产、转化和服务三大创新活动互融互动,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创新城市地域。  相似文献   

13.
省际边界区协同发展对优化区域功能、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眼粤闽赣省际边界区代表性城市的交互关系,借鉴国内重大的省际边界协同实践案例,梳理边界区与协同体的耦合机制,分析边界区的多元协同与尺度重组,并从新发展理念切入边界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致力于减少边界区的空间阻隔、政策分化和产业重叠,畅通空间优势要素流动,促进空间产业协调、治理协同,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区域协同发展积累空间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许洁  秦海田 《重庆建筑》2010,9(10):10-13
本文运用"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核心思想,在建构城乡空间系统,探寻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产业作为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应建立"城市村庄"这一新型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并在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1980年代至今,鹿特丹南部岬角港区更新通过政策层面的有效支撑和操作层面的持续推动,成为荷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滨水空间再生项目;其更新转型过程影响了鹿特丹的发展模式和城市形态,是一次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等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深度变革。文章结合南部岬角港区发展演化的历史背景和转型进程,解读其更新再生的内在动因和理念。从空间策略和操作策略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其在项目定位策划、区域交通整合、公共空间塑造、街区功能优化、空间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可持续操作机制和转型成效。最后通过横向对比,总结其更新过程的核心经验与不足,有助于认知荷兰工业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并为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在发展定位、策略制定、空间操作和过程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企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统一高效的国有企业协同审计体系提供了满足审计治理需求的新视角。基于协同审计理论,将国有企业协同审计目标分为协同目标和治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审计体系框架,包括协同模式选择、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具体协同机制。通过国有企业协同审计机制的构建,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综合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站点地区开发过程中“肯定”与“批判”两种声音的实质是讨论高铁站点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问题.文章解析了欧洲高铁站点地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提出站点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观点,并总结出五点经验.然而我国当前高铁站点地区边缘化的站点区位、高等级公共设施为主体的功能业态等“千站一面”的发展特征,使得两者的协同面临巨大困境.文章进一步指出形成当前困境的原因既有站点地区固有的空间与机制的复杂性,更植根于我国当前城市的发展阶段、模式及特征.最后提出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合林  唐永伟  慈慧  王智勇 《规划师》2023,(12):101-107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包括发展与安全相统筹的价值逻辑,空间与功能共融合的组织逻辑和同编共谋共同实施的行动逻辑。基于对规划核心难点的判断构建3大解决策略。同时,结合武汉市江夏南部区域实践,从发展格局协同、目标定位协同、产业共链协同、空间板块协同、共同行动协同、事权权限协同等6个方面构建了协同规划的核心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6,(1)
山地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因此其空间拓展难免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部分经济区位较好的山地城市形成了巨大的空间扩展动能,跨越自然地理与行政区的限制,在区域尺度上寻求协同发展成为其空间扩展策略之一。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剖析其在自然地理的局限下开展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的迫切性,并对"大三明"城市区域的构建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文章指出,山地城市的空间协同发展不仅存在于战略架构层面,还存在于具体的一体化物质空间建设方面,这决定了山地城市的空间协同措施不仅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内容,还要有精细化的可操作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石飞 《城市规划》2022,46(2):79-83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范式必然面临调整。而国土空间多要素间协同机制和空间管控的分析方法,决定了交通规划领域需基于生态保护和集约用地逻辑,重视交通要素与其他国土空间要素的协同,侧重面向空间管控的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分析,以谋求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管控层面的衔接。因此,交通规划领域面临着从规划理念、层次、特征、标的等的调整和应对,并思考规划内容和方法上的转型,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语境和提升规划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