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跃 《电子技术》2023,(7):244-245
阐述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结构,探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实现,包括5G工业互联网网关管理平台、网关硬件平台、异构网络、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设计,从而实现感知层设备的组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工业智能网关技术解决方案,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完成各种工业协议解析,通过裁剪修改MySQL源代码,作为智能网关边缘嵌入式存储数据库,在嵌入式环境中开发PHP的Web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简单易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智能网关是互联网应用管理中心,实现工业内外部通信网络连接。智能制造基础是工业信息的互连互通,物联网是新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工业互联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物联网网关将各种采集监测点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汇集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业互联网环境下边缘计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边缘计算网关软件.首先分析了一种针对工业现场采用Modbus工业通信协议,并通过RS485总线联网的工业互联网架构;然后,以采集工业现场环境温度为例,确定边缘计算软件的定位和需求分析;其次,对软件进行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及数据库设计;最后详细...  相似文献   

4.
5.
针对交通工程中自动化设备通信接口协议不统一、数据格式不规范、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网关的智慧工程数据接入系统。系统建立了标准化通信接口协议和数据格式规范,一方面利用智能网关直接接入自动化设备数据,另一方面从第三方系统接入数据,系统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存储和订阅等一体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某隧道工程除渣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除渣自动化设备流水线中不同设备的统一管控,并对多源数据进行标准化输出,提升了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内部及平台间信息交换、数据指令上传下达等异构协议兼容适配场景,解决各类生产设备、信息系统之间接口不统一等问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异构协议兼容适配要求》国家标准。通过对标准要点进行解读,详细阐述工业互联网平台异构协议兼容适配框架和相关要求,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异构协议接入关键技术要求,并对该标准的推广应用进行分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协议适配的技术、方法改进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互联网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的应用场景分析为基础,对工业互联网的MEC组网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5G+MEC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部署思路.  相似文献   

8.
宽带接入解决了带宽不足、上网速度慢的瓶颈问题,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佳选择。在小型局域网中,如何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局域网与互联网的安全连接,如何对上网计算机进行合理的监控、管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网络管理员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广西电台文稿局域网实现宽带接入以来,所涉及的以上问题加以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远程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及远程监控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该智能网关以单片机STM32F407和4G模块EC20为核心,使用网关的RS 485接口获取设备端的ModBus数据;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经4G模块上传到云平台,并能够将云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转发给设备端,实现远程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用户可以通过PC网页监测设备的运行信息。采用MQTT协议作为网关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ModBus协议作为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信,通过两种协议的结合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省网络流量,并且为低带宽以及不稳定网络环境中的远程设备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经测试,基于MQTT协议的智能网关网络通信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设计一种Modbus嵌入式物联网网关.将网关分为设备接入模块和网关内部模块,两个模块之间采用标准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方式通信,并对每个模块进行分层设计,将设备接入模块分为设备感知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终端设备越来越多,而云计算模型时延较大、云端计算和存储压力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模型的电力网关。网关运用嵌入式编程将电力系统中终端设备的Modbus消息内容转换成MQTT协议内容,通过4G模块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为电力行业应用搭建了docker容器运行环境,同时设计基于SQLite3的数据存储模块,将云平台存储负荷下放到网络边缘侧,实现电力系统边缘节点的设备管理、数据收集和存储功能。实验表明,该网关可作为连接电力系统终端设备和云平台的桥梁,运行稳定高效,实现了传统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数据交互以及远程控制,本地存储功能为后期电力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提供了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边缘计算端侧快速部署采集数据设备的问题,提出了可视化边缘网关技术,并以Modbus读取寄存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可视化边缘网关拖、拉、拽的编程过程.实践证明使用可视化编程技术的边缘网关能够满足工业领域多变的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都会面临供应商分布广、供应物流链长、物料品种多、协同交互要求高等挑战,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达到供应链整体的最佳化.本文提出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供应链管控平台,是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而成的供应链协同管控平台.该平台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管理效率,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通信技术》2015,(3):78-84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海量家庭网关产品的运维管理场景。文章基于IGMP原理,提出一种采用组播技术的家庭网关设备固件和XML配置升级的实用解决方案。详细介绍组播升级方案涉及的技术要点,并更新设计IGMP处理状态机,提供升级场景的配置及功能测试情况,为电信运营商平稳、快速地升级相应设备的软件版本和XML配置等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炜  张为 《光通信研究》2021,(2):7-13,58
边缘智能是人工智能(AI)技术与边缘计算的结合,能满足行业数字化在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和应用智能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文章开创性地提出了边缘智能2.0的概念,以此为基础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开源框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引入了云网融合、云边协同与边边协作的理念,达到云、网、边、端4位一体的协同。将边缘智能应用到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线,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和优化制程参数,以实现制造企业的降本减存与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朱瀛霄 《移动信息》2023,45(9):163-164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融合了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等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优势,为互联网络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技术人员将云计算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构建工作融为一体,旨在发挥云计算模式低成本、高效率与高可用性的应用优势,以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此,文中着重围绕基于云计算的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构建思路展开了论述,以此来强调云计算技术在平台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参照边缘智能(EI)2.0,并据此设计、构建了鉴于开源框架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用云网融合、边边协作等,使得云、网、边、端这四位得到一体。最后,把EI渗入至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线,借助相应的研究、分析,改良并优化各项制程参数,使得各个制造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提出的工业互联网边缘数据检测系统数据存储空间消耗较大,检测消耗时间过长.基于B/S架构设计一种新的工业互联网边缘数据检测系统,系统硬件选择四路输入/输出存储器,同时引入数据传感器.根据硬件结构设计软件,利用B/S构架将浏览器界面与工业互联网工作界面相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匹配操作原则数据,管理检测空间平台内部信息.实...  相似文献   

19.
工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产业和应用形态,往往存在海量相互连接交互的设备,且对计算资源和时延有极高的要求.引入多接入边缘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工业互联网多接入边缘计算(SDN-IIOT-MEC)集成架构,将计算任务下沉到边缘云服务器,在计算、管控、编排等方面的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并设计了该集成架构下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制造业和生产业的颓势显露,而工业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制造业和生产业的改革。尤其是工业智能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缺陷,使制造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改善,同时也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缘智能作为一种由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共同组成的产物,在近数据源计算机的智能作用下,大大提高了业务的操作和响应效率。为进一步完善工业智能的发展,本文将对边缘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核心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旨在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