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aO—Al2O3—SiO2系白色微晶玻璃中的晶相及其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谱研究了若干以ZnS为晶核剂的R2O-CaO-Al2O3-SiO2系白色微晶玻璃。根据差热结果确定了四个不同的晶化处理温度。晶化结果表明:本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晶体,且均以α-硅灰石为主晶相,这可用ZnS与α-硅灰石间晶核常数的匹配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玻璃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中成核速率(I)和晶体长大速度(U),获得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晶体的影响,计算的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结果表明与该体系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CaO—MgO—Al2O3—SiO2—F系可切削微晶玻璃的晶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CaO-MgO-Al2O3-SiO2-F系可切削微晶玻璃体系中,本研究分析了K2O和ZrO2c对玻璃析晶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晶化机理。K^ 促使云母相的生成和球晶的形成,晶化过程中,云母和顽辉石互为外延生长,使球晶中条状晶解离为片状晶。ZrO2与F^-一起促使玻璃晶化后形成棒状云母晶粒,并具有晶粒长径比大、相互交换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熔融及分部晶化法制备出掺钕SiO2-A12O3-P2O5系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90-590℃保温2-4h,而后在600-700℃保温5-7h,可制得主晶相为AlPO4的透明微晶玻璃,由于Nd^3+在热处理后富集在晶相中,使荧光光谱线在1054nm处峰值比原始玻璃强度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TEM,XRD和EDAX等技术,系统研究了SiO2-MgO-Al2O3-F系玻璃陶瓷的析晶过程。结果表明:在玻璃熔体的冷却过程中,由于驰豫作用而形成晶核,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中间相Mg2FBO3和KAlSiO4以此核为中心析出,氟的存在促进了晶体的整体析出,而主晶相氟金云相在中间相的晶界处形核长大。  相似文献   

7.
《无机材料学报》2004,19(1):37-42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2 -Al2O3 -MgO-F系玻璃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自由形变时的析晶特征,得到了微晶玻璃自由形变析晶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基础玻璃的黏度逐渐降低,可以在析晶前施加压力使之发生变形.在自由形变的前提下,微晶玻璃析出的晶体在垂直压力和平行压力方向上没有出现定向析晶.显微硬度测试结果也表明在微晶玻璃中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不会带来材料性能在不同方向上的差异,为形状复杂、均质同性微晶陶瓷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XRD,SEM,DTA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及添加剂对SiO2-Al2O3-CaO(MgO-Fe2O3-Na2O)系玻璃分相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冷却速度处理对玻璃的分相有明显影响,使玻璃呈不同颜色其中冷却速度为15℃=min处理得到玻璃其抗折强度高于600℃退火玻璃。  相似文献   

10.
刘小波  李白雅 《功能材料》1997,28(5):526-528
霞石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本工作以NNa2O-Al2O3-SiO2系统为基础,制备出霞石昌玻璃,并研究了基玻璃微晶化热处理过程对霞石微晶玻璃试样电阻率的和影响,得到了制备高阻率试样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钢渣和赤泥为主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CaO对微晶玻璃物相、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化温度的升高,主晶相衍射峰先增高后降低,晶相析出量增加,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和耐腐蚀性最好。CaO-Al2O3-SiO2-Fe2O3系微晶玻璃,探讨了不同核化温度微晶玻璃的结晶物相不随核化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随着核且析出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核化温度为770℃时,微  相似文献   

12.
张海军  姚熹等 《功能材料》2002,33(1):105-106,109
采用柠檬酸sol-gel工艺合成了BaFe12O19/Al2O3-SiO2-K2O微晶玻璃陶瓷,并对其介电常数及其磁导率在1MHz~6GHz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Fe12O19/Al2O3-SiO2-K2O微晶玻璃陶瓷的合成与体系中Fe/Ba、烧结温度密切相关;其介电常数、磁导率基本都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介电损耗值最大可达到0.30,磁损耗值较小。  相似文献   

13.
铁磁性微晶玻璃由于具有磁性和生物活性,可以用作磁感应热疗的热种子材料.采用SiO2-Na2O-CaO-P2O5-Fe2O3五元系统,通过共沉淀-熔融法和熔融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铁磁性微晶玻璃,利用XRD确定其晶相并计算晶体的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并通过VSM表征样品的磁性能.结果表明,玻璃液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大量的磁铁矿,不经过热处理过程即可制得具有磁铁矿唯一晶相的铁磁性微晶玻璃并具有生物活性.共沉淀-熔融法制备的样品磁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含TiO2的MgO—Al2O3—SiO2系统玻璃分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CaO-Al_2O_3-SiO_2系白色微晶玻璃中的晶相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谱研究了若干以ZnS为晶核剂的R2O-CaO-Al2O3-SiO2系白色微晶玻璃.根据差热结果确定了四个不同的晶化处理温度.晶化结果表明:本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晶化,且均以α-硅灰石为主晶相,这可用ZnS与α-硅灰石间晶核常数的匹配来解释.当晶化处理温度高于950℃,多数玻璃中发生主晶相由α-硅灰石向β-硅灰石或透辉石转化,这从键能角度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测试方法,对以TiO2和ZrO2作为复合晶核剂生成的微晶玻璃摘要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热处理工艺与晶化行为、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玻璃中依次析出镁铝钛酸盐、假蓝宝石、尖晶石、α-堇青石、顽火辉石等晶体。材料力学性能取决于热处理工艺,经800℃、2h和1190℃,1h处理后,所制备的陶瓷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可稳定在32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应用于阳极支撑型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密封的SrO-La2O3-Al2O3-B2O3-SiO2体系微晶玻璃不同组分的线膨胀率,结果表明当微晶玻璃粉组成SrCO3 28.14%(摩尔分数),La2O3 21.17%(摩尔分数),Al2O3 7.22%(摩尔分数),H2BO3 41.72%(摩尔分数),SiO2 1.76%(摩尔分数)(SLABS3) 时,最符合ITSOFC密封要求.差热分析结果表明SLABS3的玻璃转变温度在670℃~760℃之间,结晶温度在813~840℃之间,玻璃软化点约在900℃,XRD测试表明微晶玻璃与Ni-La0.3Ce0.7O1.85(Ni-LDC)阳极化学相容性好,将微晶玻璃和Ni-LDC在850℃烧结100h后,SEM观察界面粘附性好,EPMA测试界面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虽然阳极的Ce会向微晶玻璃扩散10μm的深度,但观察不到微晶玻璃的元素向Ni-LDC扩散现象.用SLABS3密封模拟电池,测试开路电压结果表明SLABS3的密封效果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微区成份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形貌观察,深入研究了 CaO-MgO-Al_2O_3-SiO_2-P_2O_5-F 系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初晶相 Ca_5(PO_4)_3F 的析晶机理。研究表明,玻璃首先发生二液分离,形成了能够析出初晶相 Ca_5(PO_4)_3F 晶体的富 P~(5+)、Ca~(2+)、Mg~(2+)、Ti~(4+)的液滴相。在进一步的热处理中,液滴相发生整体核化,并逐步形成由大量细小晶粒镶嵌生长构成的球形 Ca_5(PO_4)_3F 聚集体。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这些球形 Ca_5(PO_4)_3F 聚集体逐渐转变为广泛分布于微晶玻璃另一主晶相氟金云母中的六方短柱状 Ca_5(PO_4)_3F 微小晶体。  相似文献   

19.
SiO2-CaO-B2O3-Al2O3微晶玻璃在平板式ITSOFC中密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密封材料在工作温度下,与其接触的电池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1)气密性;(2)尺寸稳定性;(3)热匹配性;(4)化学稳定性;(5)绝缘性.采用SiO2-CaO-B2O3-Al2O3系统微晶玻璃制备出一种适用于850℃的密封材料.该材料在850℃保证一定尺寸的前提下,能够与8YSZ电解质和Ni-Cr双极板紧密黏附,热膨胀系数8.9×10-6)/℃和8YSZ接近,电导率约为10-8S/cm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在O2和H2气氛下保温100h没有气体泄漏,且密封后的黏附界面边界分明,元素扩散层厚度<10μm.实验证明该材料适用于ITSOFC 850℃密封.  相似文献   

20.
CaO-Al2O3-SiO2系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制备黑色装饰微晶玻璃,使用Fe2O3、Ni2O3、Co2O3等着色剂,研究了其对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颜色、烧结和晶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着色剂种类、含量以及热处理制度,并利用XRD与SEM等技术研究了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结构.研究表明:以Fe2O3、Co2O3组合和Fe2O3、Co2O3、Ni2O3的组合都可制得黑色系列玻璃与花纹清晰的黑色微晶玻璃;100g玻璃配合料中,较合理的着色剂用量为:Fe2O33~5g,Co2O30.15~0.25 g,Ni2O30.2~0.4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