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锰桥板的生产,历年来热轧综合性能合格率比较低,在34.8~58.8%之间波动。(见表1)。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断口与低温冲击韧性比较差。例如,1978年桥板断口合格率为57%(不包括12毫米板),-40℃冲击合格率为84%。初步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这是由于:平炉冶炼未能按照工艺规程控制熔毕碳,脱氧前渣中的FeO含量和碱度以及出钢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特别是用氧平炉问题更为严重;炉后脱氧与合金化方法与稀土加入方法控制不当;轧制工艺不适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应变时效冲击值(ak)是低合金桥梁钢板(16Mn桥)的重要机械性能之一,也是限制16兴起,窄而长(L≥16米)桥板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冶炼工艺未取得实质性的改进,化学成分偏析、有害夹杂形态控制困难、成品规格与坯料的矛盾迫使采取纵轧到底的不利轧制方式,更加剧了硫化物等有害夹杂的作用。因此,提高特殊规格桥梁板性能合格率的难度就更加大了。本文根据数理统计的结果,探讨了碳当量、成品厚度对桥梁钢板关键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按碳当量开坯、按碳当量安排轧制规格的方法;并就轧制工艺、显微组织、夹杂Mn桥板热轧性能合格率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在16Mn桥板的7个必检项目中,应变时效冲击值不合批数占总不合批数的39.6~73.6%(见表1)。从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大跨度焊接桥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电镜观察了断口断裂面变形组织和位错密度,并结合示波冲击负荷-时间曲线,研究了硫化物形态对16Mn钢板断裂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造成断口形貌与材料韧性不一致的原因。不加稀土16Mn钢宏观断口呈木纹状,无明显断口三要素,微观形貌为沿长条状硫化物界面断裂的脆性断裂机制。加稀土16Mn钢宏观断口多呈结晶状,有明显的断口三要素,放射区结晶颗粒的微观形态属准解理断裂机制。因此单凭宏观断口形貌是不能真实地反映断裂本质,而需结合断口的微观机制、根据断口三要素中纤维区和剪切唇所占比例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热轧16Mn 钢板存在σ_s 及σ_b 热轧合格率较低、σ_s 及σ_b 平均值也较低的问题。为此建立了热轧16Mn 钢板力学性能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所提  相似文献   

5.
用电子扫描和电子探针研究了稀土对16Mn 连铸坯中心偏析及其锻材断口显微形态的影响。查明其中心偏析的实质及16Mn 锻材层状撕裂的成因。初步探讨了稀土减少中心偏析及提高钢材韧性和抗层状撕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2月13日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公布的1986年国家优质产品名单中,我公司轧板厂生产的16锰桥梁钢荣获银牌奖。 16锰桥梁钢系公司创省、部优质钢。1967年试生产时合格率仅为36%,1985年公司执行原料“一条龙”供应后,轧板厂专门设立工序检质点,严格按国家标准轧制规格组织生产,对产品层层检查把关。管理上,围绕桥板质量转体开展全员QC小组竞赛活动,QC小组还多次被评为省、部先进单位,使16锰桥梁钢质量综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65Mn系列钢种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初炼C、P成分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利用六西格玛工具对生产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指导生产的结论,实现了转炉石灰加入量的降低和脱磷率的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65Mn钢初炼成分合格率由64.7%提高至82.7%,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廖力  覃国勋 《四川冶金》1991,13(4):48-50
本文介绍用金相和电子探针的方法对性能超高、伸长不合、断口异常的16Mn钢及探伤不合的16MnR钢进行了分析,这种现象是由钢中的Mn偏析带内的MnS所致。  相似文献   

9.
16Mn系钢是鞍钢中板厂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个钢种,但由于设备条件及其它原因使机械性能不够稳定,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通过采用控制16Mn钢的化学成分和控轧控冷等工艺,使钢板的屈服强度提高10~25MPa,抗拉强度提高5~10MPa,热轧合格率达到96~97%,其各项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提高机械性能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相似文献   

10.
1.前言低合金桥梁用钢板,按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机械性能最多要检验七项,特别是按照达到国际水平的YB(T)10—81标准检验出厂,要求更严格。过去为了提高轧板厂生产的16Mnq用钢板的质量及合格率,曾多次进行了以提高某些质量特性值为目的的研究,实现单目标控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桥梁钢关键性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因而仅靠单目标控制,难以得到理想的综合性能,为了提高16Mnq用钢的综合性能,我们对综合预控的途径作了定量的探讨,提出了综合预控的模型,并通过综合预控,使产品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氮对Fe-38Mn奥氏体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瑞东  郑炀曾 《特殊钢》2000,30(1):14-15
研究了不同氮含量对真空熔炼的Fe-38Mn合金77K冲击韧性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氮含量可以显著提高Fe-38Mn合金的低温冲击性能,其断口形貌由沿晶断裂断口转变为准解理断口。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金相、断口等手段,对4种16MnXt 试验用钢的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稀土的钢经控制轧制、正火等工艺处理后,降低了硫含量、改变了硫化物的形貌,细化了晶粒,使其韧性提高,脆性转变温度下降,从而为采取新工艺提高16Mn 钠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因转炉成分控制能力有限,为实现钢水成分的预知预控,通过对钢水、铸坯取样分析,研究了转炉操作和吹氩工艺对钢水成分均匀性的影响,提出并实施精炼在线成分微调技术,使转炉成分控制能力提高、合金收得率提高3%、成分合格率提高1.5%、钢水均匀性等得到很大提高,为连铸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宽厚板》1996,2(1):19-20
安钢始建于1958年,经30余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94年钢、铁、材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62、144和137万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中厚板生产也得到了长足发展,1994年完成28.5万吨,与设计生产能力相比,提高了1.38倍;低合金中板从无到有,产量、质量同步提高,1994年16Mn中板产量完成9102吨,1995年1—9月完成9898吨,力学性能合格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强度船板拉伸断口分层的检测分析,认为断口分层的主要原因是板厚中心存在严重的偏析现象和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影响心部组织性能。为改善断口形貌提高高强船板的正检合格率,试验研究降低锰含量以减小钢板中心锰的偏析,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在保证力学性能的条件下提高高强度船板的断口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16Mn桥梁钢板断口和断口裂缝进行直接观察,用电子探针鉴定断口中夹杂物的类型。从夹杂物形态、断口形貌和断裂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裂缝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缝是由于钢板打断口时在断裂面下偏析存在的硫化物、复合硅酸盐和复合氧化物沿夹杂物/钢基交界面的剥离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钱成云  付宪强 《特钢技术》2010,16(2):13-14,22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化学成分对S20A钢横向冲击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横向冲击功的化学成分为:C、Mn、S三元素的含量,其关系式为Aku2=325.7—649.6[C]-210.1[Mn]-3757.6[S],由回归方程式可得,如果把化学成分按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钢公司内控规范控制,即控制范围为:C≤0.16%-0.19%,S≤0.015%,Mn0.25%-0.35%,合格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Mn13钢种在板坯连铸生产时发生表面纵裂纹缺陷的问题,结合Mn13材料凝固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对浇铸过热度、拉速、水口对中、水口插入深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摸索,优化了保护渣化渣条件,保证了液渣在弯月面的均匀流入,改善了结晶器润滑与铸坯传热,控制了初生坯壳生长的均匀性,从而解决了Mn13板坯的表面纵裂纹缺陷,实现了Mn13的板坯多炉连铸生产,提高了铸坯合格率,由50%以下提高到96%.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20g钢板是武钢轧板厂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历年来,其热轧性能合格率均比较低。如:1985年20g钢板热轧性能合格率为61%,1986年为57%。热轧性能合恪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时效冲击性能及断口不合,其中,因时设冲击不合格占性能不合格量的30%-60%。对20g钢板来说,有关锅炉爆炸的事故  相似文献   

20.
苏晓峰  徐党委 《河南冶金》2010,18(1):8-9,31
采用铸坯低倍、原位分析、扫描电镜和统计等方法,对高强船板降锰前后的低倍、锰元素偏析和拉伸断口合格率进行了研究。通过降锰,高强船板的铸坯低倍和锰元素偏析明显好于降锰前的情况,同时拉伸断口没有以前的分层现象、合格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