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公司一台德国EMAG数控凸轮轴磨床,型号为SN310,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驱动采用西门子611D交流数字伺服装置。机床B轴采用的是力矩电动机实现磨头交换功能。机床开机B轴驱动的35号报警灯亮,机床其他轴也没有动作。611D驱动35号红灯一般由于过载引发过电流。通过机械检测排除了机械卡死的可能性。通过咨询西门子专家,控制轴的驱动、电动机都可能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2.
《机电工程技术》2007,36(12):5-5
济南二机床集团日前自主研制成功伺服压力机,伺服压力机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压力机技术之一,适用于加工汽车大型覆盖件,在国外只有极少数公司掌握该技术并少量投入生产。与传统机械压力机相比,伺服压力机的主驱动由原来的定量控制,变为任意编程控制,整个冲压过程周期可以任意调整,使能量分配更加合理,与自动化系统可以高度柔性连接,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速切削技术是一门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在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加工中具有独特优势。高速切削机床作为高速切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超高速化、高精密度的发展趋势,是当今机械装备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高速机床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详细分析了高速机床中的高速主轴系统、高速进给驱动系统、高性能控制系统和刀具系统等关键技术,为机床的技术改进和结构创新提供了专业建议与设计思路。借助对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加工质量,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龙门机床进给驱动结构方式主要是滚珠丝杠驱动和机械消隙驱动。对于大型龙门移动式机床(行程超过8m)来讲,使用滚珠丝杠驱动的方式很难保持机床的精度和刚性,而采用机械消隙驱动的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机床的各项功能,但是传动机构复杂,间隙较大,容易造成闭环控制系统的不稳定,并且维护困难。  相似文献   

5.
根据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机床两轴之间的机械耦合模型,结合传动系统动态模型和伺服系统三闭环控制结构,得到了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模型;为了降低非对称结构和偏心负载等干扰对同步性能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DOB)的双驱动系统同步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干扰观测器对干扰进行补偿后,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的同步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W-125摇连杆仿型铣床能耗高,精度低,设备故障多,功效低。对其驱动系统采用三菱A500数字变频器改造,并用新的工艺对机械部分进行修理,性能达到国内同类机床的先进水平,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缓解了企业购置设备的资金压力,且设备节能效果显著。就此对W-125仿形龙门铣驱动系统的变频改造,机床导轨TSF软带修复,设备修理改造后的节能效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φ260镗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机械和液压系统必须改造的内容。介绍了西门子840Ds L数控系统功能,用PLC软件编程实现电气辅助控制功能,完成S120伺服驱动系统优化调整,通过机电一体化的整体安装调试,使该机床的定位精度、控制功能、可靠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较高的设计要求,将普通旧机床升级改造成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数控机床。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了应用PLC对缸套内孔专用机床润滑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可靠性技术。通过对润滑系统工作状况的时刻监控,保证了机床机械部件的良好润滑。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水油、循环时间,从而起到了节约润滑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尽管机床的自动化已获得惊人的发展,从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计算机群控(DNC)发展到综合系统的无人化机械工厂,而功能上也实现了刀具的自动更换和自适应控制。但目前大部份机床仍然是普通机床,忽视这个现实就无法推进工厂的自动化。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发展了一种适应目前情况的控制方式——采用微型计算机的“键输入式连续定位装置 TMAP—200”。该装置不需要改变普通机床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的座标轴、进给速度和方向靠各个电磁离合器(电磁伐、电动机)的通、断进行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用于机床动态精度快速检测与优化的方法。在完成机床静态精度调整基础上,通过S形试件检验机床加工精度是否达标。基于S件测量结果及机床五轴联动(RTCP)精度检测,搜寻并分析存在问题的驱动轴,通过编制特定程序并测量机床运动轨迹,在对轨迹进行频域分析、圆度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机床机械结构和动态性能参数的调整,进而提升机床动态精度。通过在20多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应用,大幅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