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合生物反应器在制药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榆次新世纪制药厂混合废水,处理规模40 m~3/d,工程设计考虑了对原有设施的利用,生物处理单元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复合生物反应器,分析了设计、调试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投入运行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在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对其工艺流程、运行参数进行介绍,分析其运行特点。运行表明,其处理效果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且该系统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出水水质优良,值得在医院污水处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围绕着生活污水回用和污泥减量这两个问题,以MBR 作为核心生物处理工艺,通过与厌氧单元和臭氧化单元联用,进行了对生活污水和污泥合并处理的研究。MBR与厌氧反应器联合在不排泥情形下运行3个月, 系统对COD、NH3-N、TN均保持了较高的平均去除率。通过将原水水量的30%引入厌氧反应器为反硝化脱氮和厌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平板膜一生物反应器中水回用工程在污水厂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工艺与以前的中水回用工艺相比,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和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经济分析表明,中水的吨运行费用为0.57元,吨水总成本为1.05元。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的实验研究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的实质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通过强化生化反应的水处理新技术,本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水处理机理、特点、应用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混凝—生物接触氧化法联合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试验比较了聚氯化铝(PAC)、聚硫酸铁(PFS)、氯化铁(FC)3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试剂及其最佳pH和投加量;生物接触氧化试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SS和色度可彻底去除,CODCr、硬度去除率和除盐率分别可达99.54%、99.62%、99.64%,出水水质可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不人为排泥的情况下,反应器连续运行60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短期内可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COD_(Cr)<300mg/L,NH_3—N<20mg/L,未检出SS和大肠杆菌)。并对其污泥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供水原水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考察生物接触氧化法对供水原水的净化效果,以不同填料为基质构建了4组生物接触氧化池,开展野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填料、弹性填料、SDF阿科蔓和BDF阿科蔓4组生物接触氧化池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4%、59.4%、44.7%和51.9%;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5%、33.4%、35.0%和36.6%;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6%、18.8%、22.3%和18.0%;对COD_(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9%、13.7%、14.5%和13.4%;对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7%、13.6%、13.4%和11.5%;对UVA_(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1%、34.0%、25.3%和26.2%;对UVA_(410)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2%、62.0%、47.2%和49.3%。综合而言,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原水氮、磷营养盐的净化效果最好,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原水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最好,其次是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  相似文献   

9.
高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考察多个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合理取值。本文提出把正交试验设计应用于高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并详细介绍了制定试验计划及进行试验结果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粤电集团某水电站机组建立仿真模型,采用改进正交试验法对该电站调速器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调节系统进行了频率扰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调节过程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用改进正交试验法优化调速器参数是方便、快捷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厌氧生物反应器快速启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宪奎  倪文  江翰 《给水排水》2004,30(11):57-60
UASB反应器由于具有高的有机负荷、转化效率和操作简单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能否成功地培育颗粒污泥 ,是反应器能否高效和稳定运行的关键。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快速启动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及效果 ,其中包括投加无机絮凝剂或高聚物 ,投加细微颗粒物及选择压理论 ,这对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现混凝土工程的高耐久和长寿命是效益巨大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之举措,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影响混凝土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共识。本文在钢筋锈蚀、冻融作用、环境水和盐类侵蚀及碱骨料反应等4个方面总结了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部级规范和技术规定,列举了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成果在长江三峡、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中的应用,还分析了混凝土耐久性整体理论模型和混凝土结构寿命周期评定两个方面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含盐含氯采油废水生物处理现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厌氧折板反应器(ABR)+SBR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处理高含盐含氯采油废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的采油废水含盐度为27.4-31.8g/L,含Cl-14000-15000mg/L,CODCr、硫化物和石油类含量分别为150-396mg/L、11.8-20.1mg/L和11.5-15mg/L,经ABR+SBR处理后,出水CODCr在50mg/L左右,硫化物含量在0.25mg/L以下,石油类低于检测限0.5mg/L,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试验成果已用于涠洲终端处理厂采油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模型试验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问题,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重晶石粉、石英砂、细砂为骨料,石膏和水泥为黏结剂,设置(重晶石粉+细砂)/骨料、细砂/(重晶石粉+细砂)、(石膏+水泥)/固体、水泥/(石膏+水泥)质量比4个控制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计16组试验方案。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不同相似配比下相似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材料和岩质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单轴压缩试验的典型破坏形态基本吻合;相似材料密度分布较均匀,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布广泛,达到了模型试验中对岩质相似材料的要求。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影响材料性质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的主控因素均为黏结剂中水泥的含量,内摩擦角主要受重晶石粉和细砂在骨料中所占比例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唐益群  袁斌  李军鹏 《水利学报》2015,46(2):183-189,196
中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且较厚,近些年,由于人们对泥流沟道的改造和环境的变化,泥流灾害在黄土地区不断加剧。本次研究,利用泥流沟道模型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泥流的运动特性,得出流量对泥流平均速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容重,最后是坡度。泥流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波的一些特性,波峰、波谷的交替变化表明,泥流运动时下垫层、沟谷形态对泥流运动影响较大。容重一定时,流量越大,瞬时速度变化范围越大。泥流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阵流,流量越大阵流次数越多,可以建立某一地区的阵流图,为泥流的预警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艳  王黎  马光文 《人民长江》2008,39(5):91-93
流域水电开发过程中常常遇到一系列的关键科技难题,为保证流域水电开发的顺利实施,企业可组建流域水电开发虚拟研究中心,整合领域内优势科研资源.流域水电开发虚拟研究中心是指由流域水电开发企业发起的,以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实践为背景,以水电开发中的实际科技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把领域内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研发机构.介绍了流域水电开发虚拟研究中心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并对其组建和运行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双龙湖底泥氮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氮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氮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湖底高程采样点变异较大对插值计算的影响,获得精度较高的湖底地形,将高程采样点变异程度对插值的影响引入普通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中,提出了考虑高程采样点变异程度的湖泊地形分区插值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方法,得到各分区反距离最优幂值。以太湖为研究实例,对比了几种插值方法对太湖湖底地形的插值效果。结果表明分区域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高程方面,经实测验证,其均方根误差最小;在库容方面,该方法与克里金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邻域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减少0.97%、0.90%、1.37%,插值效果明显更优。因此,在湖泊地形起伏较大情况下,分区域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湖底形态,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湖底地形插值计算。  相似文献   

20.
Four laboratory-scal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were operated to evaluate whether bioaugmentation with Acinetobacter spp. can be used to improve start-up and performance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systems. Two of the SBRS were bioaugmented during start-up by adding pure cultures of Acinetobacter spp., the third reactor received an amendment of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laboratory-scale EBPR system, and the fourth reactor, receiving no amendment, served as a control. Various 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to monit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SBRS. Oligonucleotide probes of nested phylogenetic specificity were designe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Acinetobacter to EBPR. The probe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use in quantitative membrane hybridizations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s. Data from hybridizations wit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BRS show declining levels of Acinetobacter spp. over the experiment. All four reactors achieved significant phosphorus removal and 90% nitrification after three days of operation. The results do not sho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vels of Acinetobacter and successful EB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