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祝康 《治淮》2009,(12):69-70
汞及其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是具有积蓄作用的有害元素。天然水体中存在微量的汞,以前测定水中汞的方法主要有双硫腙光度法和冷原子荧光法,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繁琐,干扰多,而且有些还不同程度地引入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同时造成大量试剂的浪费,且灵敏度低,因而很难准确测定水中的痕量汞。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痕量分析技术,将汞与还原剂反应产生汞蒸气的方式进行分析。在测定水中汞时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系统总结了饮用水中2MIB等致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与控制技术。探讨了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生物氧化、膜分离等技术去除水中2MIB等致臭微量有机物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介绍了各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通过大量文献结果分析表明: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生物氧化、膜分离等技术具有良好的强化去除水中致臭微量有机物的效能;不同水质参数及工况条件对各工艺去除2MIB效果有重要影响。生产中应发挥不同单元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工艺参数以实现2MIB等致臭微量有机物去除高效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因荧光强度与水中的汞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被作为测定水中微量汞的特殊方法,并具有干扰因素少、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优点,在国产测汞仪中SYG-I型智能冷原子荧光测汞仪被环保、水文、卫生防疫等部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松花江水为本底,以微量苯酚和重金属离子铅与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初步考察了高铁酸盐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在常规给水处理混凝工艺条件下,高铁酸盐显著提高了对水中微量酚的去除效果。此外,高铁酸盐还同时对水中微量铅和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臭氧-活性炭工艺和活性炭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探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量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可行性.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被选作目标物质.研究发现臭氧氧化能去除30%以上的NP、OP和BPA;活性炭对NP、OP和BPA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空床停留时间4~12 min条件下能完全去除水中未被臭氧氧化的NP、OP和BPA;吸附等温线的数据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拟合,并用来估算活性炭的饱和时间.试验证明臭氧-活性炭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氧化法去除饮用水中微量的丙烯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去除水中游离丙烯酰胺方法,考察了蒸馏水,以及黄河高浊度水为本底时的氧化效果。探讨了水中腐植酸(HA)、富里酸(FA)、Fe~(2+)、NO_2~(2-)、S~(2-)、Mn~(2+)等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微量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污染河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去除问题,设计了3种复合功能型湿地组合工艺系统,研究其对水体中的汞Hg~(2+)、总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3种组合工艺去除Hg~(2+)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1d,且去除率可达95%以上,组合工艺一和二对Hg~(2+)的去除效果较组合工艺三稍好,并验证了铜Cu~(2+)的存在对湿地系统中Hg~(2+)的去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组合工艺一、二和三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0.82%、54.24%和54.84%;3种组合工艺的出水中总磷浓度均可满足Ⅲ类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采用羟基化铝和硫酸铁铵富集—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定水中微量总铬方法,其灵敏度可达0.3ppb,一般可满足环境化学分析在河水监测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用高锰酸钾去除饮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取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测试方法,考察了高锰酸钾对受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水中三十一种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半定量分析比较,表明在含锰地下水中投加2mg/l的高锰酸钾,可将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近70%.对“三致物”和“优先污染物”可去除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镉(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d(Ⅱ)污染去除,以聚硫酸铁(PFS)为混凝剂,采用强化混凝对水中微量Cd(Ⅱ)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PFS投加量、Cd(Ⅱ)初始浓度和原水浊度等因素对Cd(Ⅱ)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9的条件下,当原水中Cd(Ⅱ)为0.1mg/L时,投加3.75mg/L的PFS(以Fe计),可使滤后水Cd(Ⅱ)剩余浓度降至0.005mg/L以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当水中Cd(Ⅱ)初始浓度较高时,适当增加PFS投加量即可使镉得到有效去除。强化混凝是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Cd(Ⅱ)污染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预处理措施和深度处理单元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过中试研究,发现预氧化措施能够很明显地提高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臭氧的滤后出水中烃类、杂环烃、多环等有机物明显减少;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的助凝效果也使得滤后出水中有机物的种类降低了51%;PPC和臭氧联合预氧化的效果高于二者的单独预氧化方式;氯胺也可以提高对烃类、杂环烃类、醇酚以及一些未知的有机物的去除.对于深度处理来说,虽然臭氧活性炭后出水的有机物种类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GC/MS峰面积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必须增加合适的消毒措施才能提高工艺出水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紫外消毒等单元工艺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此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 ,可有效的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盛力  马军  高乃云 《给水排水》2007,33(5):129-132
采用连续流等速过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金属氧化物改性滤料对水中残余铝的去除效能,并探讨其过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改性滤料较石英砂能够更有效地过滤去除沉后水中的残余铝,对颗粒铝和溶解铝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石英砂对颗粒铝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而对溶解性铝的去除能力较差.改性滤料的表面性质更有利于水中残余铝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给水排水》2006,32(5)
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特性及反应器数值模拟研究生:韩文亚导师:祝万鹏(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0084)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处理是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光催化技术在去除各类环境介质中的微量污染物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降解速率太低。本论文围绕提高光催化降解速率这一目标展开研究。以对氯苯甲酸、对氯酚、对苯二酚和对硝基酚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UV光源辐射下,光催化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溶液的流态以及光源的辐射强度;光降解和光催化降解过程对有机物降解的选择性较大。在V…  相似文献   

15.
洁净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紫外消毒等单元工艺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可有效的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许佩瑶  陈春超 《水资源保护》2005,21(6):69-71,78
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漕河某河段的水环境进行水质评价。根据污水水质的特点,布设水质监测点,对污染源、水文地质等进行综合调查。选择主要的因子进行河水质量现状评价,用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大致相同,综合指数法在此更符合实际。河水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D和总汞。  相似文献   

17.
<正> 测定水中痕最汞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冷原子吸收法(即冷蒸气原子吸收光度法)为最普遍。此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设备简单、测定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现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最汞的某些条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选择黑藻和金鱼藻两种沉水植物,以秦淮河河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沉水植物生长晚期净化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晚期的黑藻和金鱼藻仍可适应污染河水;黑藻和金鱼藻都能有效去除水体内的氮素,且金鱼藻的脱氮能力高于黑藻;生长晚期的黑藻和金鱼藻对TP的去除能力有限,且对底泥中TP的活化能力也有所减弱;沉水植物生长晚期对CODMn的去除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我国饮用水源的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技术深化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调研我国各主要饮用水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汞、镉、铬、铅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净化水质技术,认为尚不能去除高背景载体下的微量重金属污染,进而提出有待深入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氟污染是饮用水中污染的特别突出的问题,饮用水中氟的去除方法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根据天然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用改性后的沸石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进行有关的静态实验研究,并通过动态实验总结出适合实际除氟中的沸石用量和进水流量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