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综合规划管理的角度分析和探索了如何通过引导农民的建设而保护好这种结合地带,使其基本建设既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护城市隔离绿地,又尽最大可能地节约用地,减少巨额浪费的重复拆迁,而且使世代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不仅从生活方式乃至观念上引起变革。  相似文献   

2.
对土地统征后农民生产生活出路的规划实践惠州市规划局黄冠亮城市郊区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将会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如何解决好土地统征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使农民顺利地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三产业,从农民转为城市居民,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级...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从改善农村和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集中力量发展基础产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4.
日前,贺州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出台了颂州市城市规划区被征地农民安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便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依法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安置被依法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孙大伟 《中州建设》2010,(19):68-69
以张家口为例,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现状,在农民承受范围之内,从外墙、屋面、窗户、门等方面对农村住宅进行节能改造,改进农村建筑构造处理,使农村住宅尽快达到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宅一直存在着设计形式呆板、单调,独立式居多,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日趋提高,农民对自己的住宅有新的追求,需要适合农民居住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新住宅。1设计总构思在20世纪快要结束和新世纪即将来到的时候,为满足农民对住宅的新要求,农村通用住宅设计的总体构思,包含下列内容:(l)满足家居生活行为为依据,一切从住户舒适的生活需要出发,充分保证小康家居文明。(2)重视整体设计,使…  相似文献   

7.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实施,一场大范围、空前规模的农村建设高潮已经到来。如何在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好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杜绝“千村一面”的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保留和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浦西城堡是漳州典型的传统村落,村落空间布局和村内历史建筑均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价值,但目前保存现状较差。对浦西城堡采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发展农民生活文化、更新农业生产文化、提升农村生态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使浦西城堡在保护当地历史建筑和居民生活的同时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5)
农民基本权益的保护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农民基本权益的保护也是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权益的保护需要相应法律制度的维护,基于经济法视角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主要包括土地归属、农民土地利益划分、农民经济利益、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经济补偿依据明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文章根据经济法和农民权益维护之间关系问题的分析,从经济法视角分析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农民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0.
历史建筑深深扎根于前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保护历史建筑,并使现代建筑与之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东寺街建筑的分析,从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与现代建筑协调方法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7):198-199
农民的收益情况会从根本上影响国家的发展路线,所以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要重视对农民的利益保护,尤其是在经济法方面,要从利益和利益机制两个层面,落实对农民权益的深度保护工作。基于对利益与利益机制以农民权益保护结合点的研究,结合对权益理论的解读,本文提出了经济法视野下,农民权益的保护形式整体架构,以提高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进入城市的农民如何实现市民化,已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农民进入城市,需要从心理、文化等方面融入城市,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归属感。然而,实践中的农民新村建设往往简单照搬城市小区模式,没有考虑农民的生活习俗和居住文化,使农民在新的环境中难以产生认同感。论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农民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社区建设层面思考农民文化认同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提出社区规划设计应从农民生活需求出发,通过提供文化活动空间传承地方特性,提供交流场所延续历史记忆、增强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保护住区环境的自然风貌,使人们的生活更接近大自然,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认为使建筑群的上部空间形态和用地的自然空间形态相互吻合是山地城市建设中创造独特城市风貌的措施之一。作者通过重庆“锦绣山庄”的规划设计说明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利用地形地貌,从地理环境和住区的空间形态出发进行规划和建筑构思,可在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的条件下,创造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生活舒适方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1)
吉林省是农业大国,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省在农业保险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政策法规到入户宣传,使农业保险的顺利推进,对保障农民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保险已经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起到了保护农民利益、为政府分忧、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30):74-75
农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消费权益时常被忽视,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尽管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把农民购买农资的行为纳入调整范围,但是限于农民自身特点与局限性,单一立法很难实现对农民这一消费群体权益的特别保护。因此,通过对农民消费权益被侵害的现状及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建立农资消费权益保护行政监管机制、特别仲裁机制、小额诉讼机制三方面来保护农民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挂钩试点工作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建新拆旧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0)
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秸秆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现在已经成为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负担。如何让秸秆由负担变成农民致富的重要资源,本文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3)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设信息》2008,(2):20-21
2006年北京市启动了一项关注民生的“民心工程”,即”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至2007年底,北京市政府实施这项工程已经两年,极大地改善了郊区农民的生活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亮起来”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不但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习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1)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