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从辽河油田的诸多油污土样和水样中分离出若干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将这些菌株经实验室的配伍试验,研制开发出了一种能降解原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细菌制剂。该制剂可将原油组分进行有效的生物降解,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通过紫外、红外等分析化学的方法,对生物降解后的原油成分及其培养液的变化进行测定。该制剂可使原油的凝固点降低14℃;粘度降低了800MPa·s;pH降低了2.4个单位;原油降解率为70.4%,该制剂用于现场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降解原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陆地原油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泄漏量大、泄漏速度快、污染面积广的特点,常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破坏。综述了陆地泄漏原油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介绍了处理原油泄漏的方法,包括无机矿物材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法和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此外,针对我国低温地区陆地泄漏原油的原位处理问题,提出将物理化学吸附与微生物降解有机结合,采用粉煤灰基沸石与固定化低温石油烃降解菌联合处理的方法,充分发挥无机矿物吸附剂吸附效率高、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降解彻底的优势,为我国低温地区陆地泄漏原油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雅克拉集气处理站凝析油外输泵通过低频率超(额定)流量节能外输的实例,分析如何提高输油系统运行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特别是通过变频器如何实现输油系统节能最大化,并提出变频超流量外输节能技术的新理论。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解决泵结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原油装卸工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油田目前常用的敞开式原油装卸工艺和半密闭式原油装卸工艺。敞开式原油装卸工艺油气损耗量大,原油装卸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半密闭原油装卸工艺是对敞开式原油装卸工艺的改进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油装卸过程中的油气损耗,但仍未实现完全密闭。针对非密闭原油装卸工艺的缺点和不足,详细阐述了原油密闭装卸工艺的主要流程及原理,并从经济、安全和环境方面分析了原油密闭装卸工艺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柴油机代用燃料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柴油、甲醇、DME(二甲醚)、植物油、煤浆燃料等的主要理化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代用燃料对节能、环保、开发的价值,及其在推广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未来代用燃料的发展和使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从大庆油层水中筛选出短短芽孢杆菌HT和蜡状芽孢杆菌HP,在兼性厌氧条件下,利用原油烃为唯一碳源,降解原油中重质成分,尤其是高碳链(20碳以上)饱和烃,产生大量的胞外有机酸,可使原油酸值平均升高10倍以上.微生物作用原油后,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在碱性条件下能与合成表面活性剂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使微生物作用后原油与现有三元复合体系形成更低的界面张力,平均比未作用原油体系界面张力降低一个数量级,达到10^-4mN/m数量级.室内天然岩心驱油评价结果表明,微生物一三元复合驱结合可比单独三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增加近10%(OOIP).这一技术对大庆主力油田提高可采储量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油量的测定是原油及其产品分析的必要环节,根据芳香烃在255nm具有特征吸收峰,可以通过测定芳香烃量间接表征原油量。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油量,分析采油微生物发酵液中各组分、pH和采油微生物细胞内含物对原油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该方法测定原油量均没有显著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微生物采油过程中的原油量。  相似文献   

10.
高效原油降凝剂的合成研究及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原油降凝剂A,然后和高级脂肪胺进行胺解反应得到高效原油降凝剂B,在大港油田的原油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00×10-6的降凝剂A和B,使原油凝固点分别下降10℃和24℃.在任丘、大庆、新疆油田中试验也有明显的降凝作用.文中还对胺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当高级脂肪胺的碳数为20时,在90℃下反应5h获得的降凝剂B的降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油田集输工艺中沉降罐内原油的含水率为检测对象,根据密度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原理,将C8051F20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并将差压变送器、液位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作为检测单元,实现了原油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并将其成功地用于工业现场的在线检测.文中阐述了原油含水率检测仪的测量原理及硬件电路设计、软件主程序流程,并介绍了各子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明确了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是影响长庆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长庆含蜡原油凝点趋于稳定的剪切时间为200 s,因此实验室以剪切200 s后的原油凝点作为长输管线的凝点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热处理和剪切作用与含蜡原油凝点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反映长输管线中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作用对凝点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记录数据所得误差小于0.8℃,表明模型与凝点规律比较吻合.该模型为长庆含蜡原油长距离输送的泵站、热站设计以及管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原油粘度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塔河油田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混合物粘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气水混合物的粘温特性近似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且随气油比变化剧烈,含有溶解气的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原油粘度与含水率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及油气集输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月见草种子的化学成分,月见草油的制取方法、质量指标、生理功能及其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研究了蓖麻油磺化的工艺条件,通过控制不同的磺化工艺条件,可制备成具有不同工业用途的蓖麻油硫酸化产品。并介绍了硫酸化蓖麻油的工业标准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河南超稠油水热供氢催化裂解降黏,以及胜利超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高温水物化性质的改变有利于稠油水热催化裂解的进行;催化剂不仅使C-S键断裂,而且使C-O键、C-N键也发生了断裂,进一步促进了高温水参与催化裂解反应;在供氢剂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供氢剂提供的氢自由基与裂解的基团作用,使聚合反应减弱,生成大分子化合物的量减少,而小分子饱和烃和芳香烃的量则增加,稠油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沥青质、胶质中的杂原子含量(如S、O、N)减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氢碳原子比(N_H/N_C)提高,稠油的黏度进一步降低,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油脂颜色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罗维朋标准色片与油脂颜色的关系,得到特征参数A(R-G)和B(R/G).固定罗维朋黄色片70时,最佳特征参数为B,其他情况下最佳特征参数为A.实验得出利用A或B计算罗维朋红值的经验方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油脂测定罗维朋红值与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8,平均误差小于0.4.  相似文献   

19.
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检测了地沟油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折光指数、熔点五项指标,结果远远偏离正常食用油范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地沟油中15种微量元素,发现Fe、Pb、Cr、Zn、Mn在地沟油中含量明显超出食用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地沟油的挥发性物质(≤80℃),共鉴定了44种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9.46%,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油脂水解氧化产物D-甘油酸,此物质在食用油中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20.
黄连木籽油的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开发和利用黄连木籽资源,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黄连木籽油的理化指标、饼粕的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籽含油34.46%,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1.58%,其中油酸含量47.32%,亚油酸含量31.58%。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油源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