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基本功能,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的Simulation工具箱对一个双机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使用该软件能够将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有关波形准确直观地显示出来。并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当发生单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时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及发电机组快速励磁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分析影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原因,介绍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工作原理,提出了SVC和PSS联合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并在风电场的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系统装置间相互协调运行的问题,对配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励磁系统发电机与装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联合运行的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分别建立了PSS、SVC和带励磁系统的发电机数学模型并将其离散化,深入研究了PSS与SVC在厂用电系统近距离联合运行中的交互影响问题及提高SVC和PSS运行稳定性的方法。指出了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PSS放大倍数的影响,对SVC的比例、积分系数的改进设计的动态特性仿真表明,可以提高厂用电系统中SVC和PSS联合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对离散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系统装置相互协调运行问题,对配有PSS的励磁发电机与SVC联合运行的系统,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与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工厂用电系统近距离联合运行中的交互影响问题,指出了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PSS放大倍数的影响。并提出了设计SVC的比例积分系数和PSS超前滞后环节以及线性二次高斯最优控制方法,动态特性仿真表明可以提高工厂用电系统SVC和PSS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系统仿真计算从而对理论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电站系统中PSS与SVC联合运行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装置相互协调运行问题,对配有PSS的励磁发电机与SVC联合运行的系统,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与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工厂用电系统近距离联合运行中的交互影响问题,指出了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PSS放大倍数的影响。并提出了设计SVC的比例积分系数和PSS超前滞后环节以及线性二次高斯最优控制方法,动态特性仿真表明可以提高工厂用电系统SVC和PSS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系统仿真计算从而对理论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振荡。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数学模型,采用Prony算法找出主导振荡模式,并进行系统建模仿真,研究了两者在电力系统中的协调运行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晋超  刘凯 《电气开关》2008,46(1):42-44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功能,利用MATLAB对一个双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单相和三相短路故障时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并论述了几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有效措施,包括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在电力系统中接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PSS是抑制低频振荡最有效的手段,SVC和串联电容也可用于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9.
闫群民  李玉娇 《现代电力》2020,37(2):139-144
针对风电场接入互联系统后产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提出将多频段电力系统稳定器(multi-band power system stabilizer,MB-PSS)与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联合运行的控制策略,并对二者设置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将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互联系统,在MATALB仿真平台对4种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和稳定系统电压方面性能优越,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方琼  盛义发 《机电元件》2013,(1):35-38,55
随着我国电网向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和远距离输电发展,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改善系统电压稳定和故障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将两种动态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实时动态方式向系统提供无功补偿。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补偿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SVC、STATCOM对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指出STATCOM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吕清洁  徐政  李晖  肖晋宇  王帅 《电力建设》2015,36(8):122-129
近年来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电机组脱网机理与防御控制策略需深入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含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风电场在电网故障期间风机机端高电压现象的机理,仿真分析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响应时间对风电场暂态电压特性的影响,指出SVC暂态无功调节的滞后性是导致故障下风电机组因高电压脱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电网故障下风电场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即通过协调SVC与风机自身无功出力,在故障发生时紧急闭锁SVC,投入风机跨接器(Crowbar保护电路),在故障清除后经一定延时重新投入SVC,从而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故障下风机高电压脱网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合措施提高远距离大容量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水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对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跨区间交流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动态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强行励磁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我功补偿器、提出了强行励磁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中联补偿、快速切除故障及它们协调作用等多种措施,并以2000年华东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阳城送电江苏输电系统所存在的突出的暂态稳定、动态稳定发实有铲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明光  刘淼淼 《电气自动化》2011,33(2):41-44,49
研究了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场并网后的系统暂态过程.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以及水轮发电机组、电力系统稳定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数学模型,然后仿真研究了风电场并网以后对区域系统暂态过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故障情况下不同的系统稳定措施的作用和效果,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建立模型和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风电场并网运行存在的电压稳定问题,通过对风电机组无功电压特性的研究,提出了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的不同计算方法。结合风电场无功需求的特点,确定并分析了带有FC的TCR型无功补偿器(SVC)的原理及特性,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仿真模型。针对风电系统中经常出现的联络线短路故障和风电场风速扰动,通过仿真计算表明SVC能够在常见的扰动下提供动态的电压支撑,能有效地提高风电场的稳定性,降低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5.
彭勇 《电力建设》2011,32(5):30-34
通过分析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应用于超高压交流输电时实现的功能,依据以系统电压(如500 kV)为主要控制目标,来实现稳定电压、增强电网输送能力、促进故障后电压恢复、抑制振荡等功能的思路,提出实现上述功能的电压控制策略。针对超高压电网中单套SVC装置具有很大容量的特点,提出了防止调节过程中阀组和总回路断路器过电流以及低压母线过电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对低频振荡的抑制作用。利用Matlab对PSS的参数进行整定,并建立了励磁调节系统仿真模型。用3种运行方式验证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整定后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低频振荡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楠  马进  周榆晓  张恺 《陕西电力》2013,(12):30-34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互联低频振荡问题愈发突出,电力系统稳定器广泛应用于抑制振荡。PSS的传统理论是负阻尼机理,以Philips-Heffron模型为基础,通过为系统提供增加阻尼转矩提高系统稳定性。理论上。相位滞后角度可通过计算从PSS输入点到暂态电势间传递函数的相位差来确定,实际常用机端电压代替暂态电势。这能否保证其在各种工况和振荡模式下相位补偿的准确度是值得讨论的。从机理上探究PSS作用,推导了机端电压和暂态电势间传递函数,并分别讨论了参考电压扰动、状态变量初始值和机械功率扰动对上述相位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解决现阶段PSS运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