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日益增多的高带宽需求的多媒体应用,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提供了增强的组播技术。在IPv4向IPv6推进的过程中,一些IPv6环境下组播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提供用于组播管理的工具。介绍了IPv6组播相关技术,并基于Mtrace在开源的IPv6协议栈——KAME上实现了一个IPv6组播路由查找工具。  相似文献   

2.
MLD协议与PIM-SM协议实现IPv6组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IPv6组播的原理机制,当前用于实现IPv6组播的两个基本协议MLD协议与PIM—SM协议,以及MLD协议与PIM-SM协议之间的互操作。同时还详细描述了组播共享树和最短路径树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3.
IP组播是一种优化使用带宽的路由技术,它允许IP数据流从一个源或者多个源发送到多个目的地,使用组播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它可以利用最少的网络带宽将组播源的数据报传送给多个接收者,并且不会给接收者和发送者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随着多媒体业务的日益增长,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IP组播技术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多媒体服务、软件分发、网络游戏、流媒体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前景.良好的组播业务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MLD协议就是保障IPv6下组播技术有效进行的管理控制协议.本文介绍了给出了Linux操作系统下组播组管理协议的具体实现,为实现IP组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比较IPv6基本报头和IPv4报头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IPv6与IPv4的区别,这对于今后建设IPv6网络以及寻求,IPv6网络的杀手锏应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6必然会取代IPv4。由于组播技术的优越性,IETF在制订IPv6协议时保留了组播,而取消了广播。IPv6组播技术可避免网络资源浪费,减小网络拥塞和广播风暴等问题,能有效利用带宽,提高数据传送效率,尤其适合视频流等大数据量的传输。介绍了IPv6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IPv6组播在Linux下的编程方法和通信过程,相信对IPv6组播技术的应用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基于IPv6的移动数据网络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移动需求,并将移动IPv6作为IPv6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IPv6在移动环境下可更好地支持端到端以及多媒体业务.随着IPv6标准的成熟,移动网络中逐渐引入IPv6也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数据通信和IPv6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的策略,并给出了3G网络环境下IPv6地址分配方式以及移动IP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优点,列举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营商网络IPv6演进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忠禹 《电信科学》2004,20(10):42-45
本文首先分析了IPv6引入的必要性,以及IPv4和IPv6网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然共存的事实,介绍了IPv4向IPv6演进和共存的各种机制,并就运营商网络的IPv6演进策略,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IPv4和IPv6通信的几种互连互通技术,并分析了各种互通方案的工作机制、安全性及优缺点.把隧道技术、双协议栈、NAT-PT过渡技术应用在本校校园网中.实现了IPv4/IPv6基本服务过渡的整个校园网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已经逐渐制约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新技术支撑它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IPv6技术,相对于原有IPv4技术在诸多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对IPv6技术和IPv4技术进行比较,并对目前主要的几种过渡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了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缺点,指出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将带动相关技术和服务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简介IPv6和组播技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IPv6下的组播新特性,指出目前IPv6组播技术的几个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有关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分层移动IPV6协议减少了注册延迟,但仍具有路由不够优化等问题。通过分析HMIPv6.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机制的移动IPv6路由管理模型。该模型支持路由优化,能在域内、域间移动时实现快速切换以减少延迟.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仿真分析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移动IPv6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IPv6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移动IPv6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移动IPv6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IPv6网络带宽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应用于IPv6网络的带宽测量方法PTTS(Packet Train Time Stamp)。源端主动向网络发送报文序列(Mh-L-Mt packets train),序列中负载报文反应网络流量特征,测试报文带有IPv6时间戳扩展报文头,逐跳记录路由器的当前时间,获得报文序列通过链路所花费时间,得到可用带宽。同时利用IPv6基本报文头中流标签字段定义测试流,确保报文列中测试报文和负载报文路径一致;利用流量类型字段,增设用于网络测量的测试级消除其与背景业务的相互影响。仿真证明,报文设计合理,测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描述了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IPv4-IPv6组播过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使IPv4主机与IPv6主机进行组播通信,必须做协议转换工作。采用多播转换网关(MTG)技术方案能较好地实现IPv4网和IPv6网之间的组播互通。方法是将MTG部署在lPv4和IPv6网络的边界,将IPv4网络和IPv6网络视为地位对等的两个异构网络。IPv6主机可以加入组播源位于IPv4网络的组播组,IPv4主机也可以加入组播源位于IPv6网络的组播组。在IPv4中,MTG作为IPv6的代理,参与IPv4的组播;同样,MTG在IPv6中则作为IPv4的代理。在MTG系统内部,两个代理之间进行协议转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种IPv6过渡技术都存在不足,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技术实现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是目前一大难题。本文从广东广电网络双向业务IP地址不足这一急迫诉求入手,针对广电双向业务平台、网络、终端等各环节向IPv6过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广电网络运营商IPv6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17.
IPv6下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IPv6环境下HTTP协议分析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v6协议的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介绍了HTrrP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如何在IPv6网络环境下通过旁路监听方式获取数据包,并通过协议分析技术,对HTTP会话进行归类分析和内容还原,根据既定规则进行特征匹配,通过TCP拦截技术过滤信息流,实现内容控制,防止机密外泄,实现上网行为管理功能,并给出了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试论IPv6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IPv6为协议平台的网络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三网融合最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IPv6技术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冲击与影响,并就广电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最近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接入互联网。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基于IPv6的移动无线互联网将在海量的地址空间、移动性、服务质量、效率与最优化等方面给用户和企业带来好处。欧洲已经决定GPRS网和WCDMA网以及移动终端都要尽快支持IPv6。如何分阶段平滑过渡,在过渡期内IPv4与IPv6如何互通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介绍欧洲在GPRS和WCDMA移动网中向IPv6过渡时所考虑的几种过渡方法、阶段划分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举例。  相似文献   

20.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TF提出的从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多种机制分属双栈、翻译器和隧道等三个类型。在分别介绍了三类过渡机制之后,还讨论了影响过渡的其他因素,包括用户对IPv6的需求、网络升级的成本、新型设备的提供能力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