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动态增加运行电缆的输送容量,在分析动态增加运行电缆输送容量的必要性后提出了实现电缆动态增容的方法,并模拟电缆的隧道敷设环境设计了110kV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的正常负荷、满负荷、超负荷等阶跃电流温升实验。分析发现:实验得到的电缆导体温升时间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导体温升时间基本相符;电缆增加的容量在电缆正常负荷运行范围内,根据供电需求可以长时间对电缆进行动态增容;电缆由正常容量增加到电缆满负荷运行时,在导体温升时间范围内,电缆导体温度达到的最大数值为87%额定工作温度,因此也可以根据供电需求长时间动态增加电缆的容量;电缆由正常容量增加到电缆超负荷运行时,当电缆超负荷20%,电缆运行约50%导体温升时间后,电缆导体温度才达到额定工作温度。因此,利用电缆的导体温升时间,可以动态增加电缆的输送容量,甚至可以让电缆处于满负荷或者超负荷的运行状态。这对电缆线路负荷优化、电力调度以及相关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7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北京电力网中的应用,大体经历了国产电缆→进口电缆→国产电缆这样的发展阶段。其间,以采用国产电缆为主转为进口电缆为主,主要是由于早期的国产交联电缆采用蒸气交联工艺生产,电缆绝缘含有气泡、水份,致使电缆投运后电气性能不稳定,发生故障较多;之后从进口电缆为主又转为采用国产电缆,标志着我国交联电缆在以干法交联工艺和进口交联料生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机电部对交联电缆生产进行质量整顿验收后,电缆质量明显提高。以交联电缆替代纸力缆是发展趋势,交联电缆在北京乃至全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夏季地下排管电缆聚集运行温度异常,电缆温度过高会加速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引起起火事故。为降低地下排管中电缆运行温度,提出了电缆群排管敷设形式的优化方法。基于有限元法计算地下排管中电缆群运行温度场,建立了电缆群敷设形式优化计算模型。以电缆群中最高温电缆的温度降到最低为目标函数,电缆群中总载流量不变为约束条件,对电缆群中温度较高的电缆进行分流优化计算。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计算的结果可见,与未优化之前相比,采用优化方法后排管中最高温电缆的导体芯温度降低了约11%,电缆群最大温差降低了3.6℃,增加了电缆群温度场分布的均匀度,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日本及其他国家开发低灾害电缆用洁净材料的特性和新型洁净电缆的结果。洁净电缆采用的是不含氯、氟等卤化物的聚烯烃材料,阻燃性好,用它制作的电缆是属于发烟性低、无毒害的低灾害阻燃电缆。已开发的这类电缆的品种有电力电缆、耐火电缆、同轴电缆、复合光缆、移动用电缆、车辆用电缆、船用电缆和核能用电缆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变电站中的电缆连接数量大幅增多,电缆、光纤、数据线等敷设混乱、可追溯性差,电气二次设备运行后,电缆任何一芯的可靠性要求都很高,检修、扩建、故障影响面很大,电缆敷设之前的科学排列是目前变电站施工急待解决的质量技术瓶颈之一.西宁750kv变电站创新采用电缆"节点立体交叉"排列敷设方法,提高电缆敷设施工效率、质量,达到全站电缆沟、涵洞、路基内无交叉,合理布置电缆密集敷设时电缆的载流能力,避免电缆密集敷设时温度过高,提高电缆敷设工艺观感,电缆敷设达到科学合理布置,电缆敷设一次性施工完毕,使电缆敷设施工周期缩短,电缆施工完毕后可追溯性强;电缆敷设在检修、扩建施工中方便简捷,确保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多回路电缆布置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苏巍  明安持 《高电压技术》2006,32(11):64-66,80
为降低城市多回路电缆平行敷设工程的造价,可采用改变各回路电缆相序的方式来降低电缆金属护层上的感应电压。为此,通过感应电压计算和矢量分析法,分析了多回路高压电缆线路变化布置方式对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同一回路三相电缆的相间距离或增大不同回路电缆之间的回路距离,可以降低多回路平行敷设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值;多回路电缆线路的布置中,不同的相序排列组合对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值有明显影响。因此,在敷设多回路电缆时,应兼顾有利于电缆散热和降低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值两方面,确定电缆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电缆工程施工中,两段电缆连接施工后,常采用电缆防爆盒对电缆的中间接头做外部防护。目前施工通常采用直线扣合式普通电缆防爆盒,在电缆或接头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下,电缆防爆盒不能适应中间接头的形变,导致电缆防爆盒无法将中间接头做扣合安装,施工改用柔性电缆防爆盒技术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电缆防爆盒与中间接头弯曲变形的施工要求。柔性电缆防爆盒在结构上利用凸筋和凹槽间隙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实现电缆保护盒的弯曲变形和长度增减,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方便了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制电缆升温及燃烧的模拟点火装置,开发聚氯乙烯阻燃电缆升温技术,对此电缆进行表面温升测试,对比3组铠装聚氯乙烯阻燃电缆在高温环境中的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指出了电缆内包裹材料有利于延长电缆引燃时间,为了解聚氯乙烯阻燃电缆着火行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电缆故障点快速检测和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亚华 《供用电》2006,23(3):59-60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中的电网普遍采用电缆线路,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电缆化率越来越高.近几年高压电缆已逐步由原先的油纸电缆改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简称交联电缆).  相似文献   

10.
李艾择 《电工技术》2022,(13):83-85
通过对传统电缆敷设设计、三维电缆敷设设计在变电项目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三维电缆敷设在某变电站设计的描述,充分论证了三维设计技术电缆敷设在变电站工程设计中解决了不能进行电缆通道填充率检查、电缆表中没有电缆路径、电缆长度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对电缆通道长度和截面积起到了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化方式对交流交联聚乙烯电缆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压交流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态与绝缘空间电荷特征的关系,通过测量高压交流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不同位置绝缘的空间电荷特性,分析了老化方式对XLPE电缆空间电荷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量XLPE内空间电荷分布规律,发现未老化电缆铝电极附近积累同极性电荷,而老化后电缆的铝电极附近积累异极性电荷。沿电缆径向由内向外,未老化电缆及实际运行22a电缆电荷量增高,加速老化1a电缆电荷量降低。分析认为,加速老化电缆的老化可能起始于电缆绝缘内侧,实际运行电缆老化可能起始于电缆绝缘外侧。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状态下交流XLPE电缆绝缘空间电荷行为明显不同,空间电荷测量可以作为评价交流XLPE电缆老化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电缆敷设电缆长度不准等问题,基于PDMS软件进行了三维电缆敷设辅助软件的开发,阐述了在变电工程中三维电缆敷设的设计流程及应用,对三维电缆敷设和传统电缆敷设进行比较,该三维电缆敷设辅助软件可以直观快速地选出最优路径,提高了三维电缆敷设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浙江电力》2008,27(3):36-36
浙江亘古电缆有限公司以“亘古牌”为注册商标,生产110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截面1600mm^3及以下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1kV及以下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铜、铝电线,橡套软电缆、通讯配套软电缆和计算机电缆、分支电缆,船用、矿用、核电用电缆,阻燃、防火、防水、防蚁等特种电缆。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评估1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况,引入了等温松弛电流法(IRC)。通过分析电缆老化机理,论证了老化因子与松弛电流、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对电缆样品进行等温松弛实验,通过计算样品老化因子诊断其老化状态,之后对样品电热老化,继续进行等温松弛实验,对比了样品老化前后老化因子差异。结果表明,经老化电缆老化因子值比未经老化电缆平均大0.35,电缆的材料老化是电缆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带有接头电缆的老化因子值比没有带接头电缆的老化因子值平均大0.191,电缆接头的存在会影响电缆老化因子的值。采用等温松弛法能够准确区分经老化电缆和未老化电缆,评估结果与预期相符,并能定量给出电缆老化状态,指导电缆的维修或更换工作,所以等温松弛法为高压电缆老化状况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器》2021,57(7)
单芯电缆的结构参数和运行环境影响都会导致电缆的无功损耗变化。为了探究单芯电缆结构和运行环境对电缆无功损耗的影响,文中从电缆内部结构出发,建立了电缆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电缆内部无功损耗形式,研究了单芯电缆在特殊工况下的无功损耗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端接地电缆内部损耗以容性无功损耗为主;电缆电压等级越高时,输送一定功率的极限传输距离反而越短,并给出了66、110、220、330、500 kV电缆的极限传输距离;电缆内部进水后容性无功损耗会增大10%~30%,电压等级越高或者电缆截面积越大,进水后造成的无功损耗增量越大;电缆无功损耗增量与电缆线芯偏心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相同偏心度下,额定载流量大的电缆,无功损耗增量更大。文中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单芯电缆特殊工况下无功损耗的计算及为无功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缆使用量不断增多,电缆故障的机率也在增加。电缆故障往往导致电缆烧毁和大面积停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电缆从过热到引起火灾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如果对电缆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因电缆过热引发的事故隐患,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郑州市人民变电站(以下简称“人民变”)电缆隧道内敷设有220 kV电缆2条、110 kV电缆7条1、0 kV电缆多条,其中110 kV电缆是另外4个110 kV变电站的主要电源点。由于隧道分支特别长,每个分支约3.5 km,而且电缆中间接头较多,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损失将非常巨大。如果隧道内无良好的防火措施,则…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林供电局新敷设的每一条电缆的每一个电缆接头都要挂电缆接头“身份证”,“身份证”卡片上记录施工单位、电缆制作人、制作时间信息,如果这段电缆今后出了问题,将从卡片信息上追究电缆制作人及制作单位的责任,这意味着电缆接头制作将实行终身质量保证制度,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电缆接头制作质量和电缆运行可靠性。这是该局输配电管理所电缆班在2010年创先对标中运用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缆群不同的布置方式会影响其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对其载流量产生影响。文中以3×4排管敷设配电电缆群为对象,利用COMSOL和MATLAB建立电缆群温度场联合仿真模型,以等负荷电缆群中最热电缆线芯温度最低为依据优化多回路电缆群的布置。在多回路所有布置方式电缆群温度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电缆群的最优布置方式以及新增电缆最优布置方式。结果显示电缆群布置方式优化能显著提高电缆群载流能力,降低运行温度,对电缆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电缆下方穿越管线 由于工程的需要,要在1根或多根电缆下方交叉敷设大口径自来水管或下水道等市政管线。而在施工过程中,连续性生产的用户又不允许电缆停电。在这种情况下,可用手工铲去电缆表层的复土,取走电缆盖板,挖空电缆底部土层70mm。在平行于电缆上方用2根跳板或槽钢作临时“桥梁”。在电缆下方,每隔400mm用木板作托架。托架支撑着电缆悬挂在桥梁下。这样可在电缆下方继续开挖,直至开挖的深度和宽度满足管线的要求。管线敷设完后,回填土方。在电缆底部留出50mm,用于回填砂层,使砂层和电缆在同一平面时,取走托架,再回填砂层。等回填土自然沉降后,按电缆敷设要求,恢复电缆盖板和回填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火力发电厂电缆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电缆布置方式不当、电缆材料和规格选型偏保守、电缆桥配置不合适,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神华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严格控制电缆长度、合理安排电缆走向、科学选取电缆材质和截面积等手段,对电缆设计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建议.提出了电缆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