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叶倩  廖宏 《大众用电》2007,(11):38-41
我国基本的销售电价制度包括单一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随着需求侧管理日渐加强.部分省市实行销售侧分时电价、峰谷电价、丰枯电价、避峰电价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前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单一制电量电价的计价形式不能客观反映西电东送的送电特性,按单条线路核定电价的方法已不适应主网架网络化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未来西电东送输电电价形成机制提出了建议,推荐由现行的单一制电量电价逐步过渡到两部制电价。根据容量电费的分摊方和分摊比例,采用最大负荷法设计了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两部制电价的制定是销售电价定价过程的核心部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两部制电价能从经济杠杆角度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两部制电价对满足电力用户需求,促进发、供电企业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电价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销售侧两部制电价定价过程中存在的价差不合理、未解决少数利益群体矛盾等问题,提出合理测算两部制电度电价与单一制电度电价价差的方式,以及解决少数客户矛盾的对策,以利于两部制电价政策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的销售电价制度中,大工业用户实行两部制电价。大工业销售电价分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合理的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比重的设置应既能保证供电固定成本的回收,又能激励用户自觉平衡用电负荷,提高用电负荷率和合理用电。因此,容量电价  相似文献   

5.
王芳 《大众用电》2009,(6):17-18
1供用电双方受益分析 1.1电费成本差异分析 河南省目前对电力客户执行的电价种类有单一制电价及两部制电价。单一制电价,当月电费为各类不同用电类别的用电量和相应电度电价相乘的总和。其中除居民生活用电和临时用电外,装接容量超过100千瓦(千伏安)的,还应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两部制电价,电度电费=电度电价×用电量;基本电费=基本电价×计费容量,基本电费可按变压器容量计算,也可按最大需量计算。  相似文献   

6.
叶倩  廖宏 《大众用电》2007,(10):40-41
1影响供电成本的因素销售电价回收的电费收入包括供电成本、销售利润和价内税。其中,供电成本是形成销售电价的基础。供电成本由电力  相似文献   

7.
两部制上网电价的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开放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单一的电量电价制已不能适应电力市场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两部制上网电价体系已为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单一制电量电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长期边际成本原理确定两部制上网电价的方法,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8.
谌智 《大众用电》2010,(12):12-13
<正>1当前销售电价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1.1销售电价体系复杂、分类众多目前湖南省的电价从用途上主要分为六大类、八小类:即照明电价(生活、非生活、商业)、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农业生产电价与趸售电价。为弥补固定成本消耗,其中315kVA以上大工业用户执行两部制电价,其余执行为单一制电价。为调整峰谷负荷差,对100kVA及以上的非、普工业与大工业用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为反映湖南丰枯季节中水、火发电成本差异,还执  相似文献   

9.
根据《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大用电用户采用的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费有2种计费方式,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和按最大需量计费。用电用户的变压器容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按变压器容量计费操作简单,便于计算。按最大需量计费,由用户按需申请,按需用电。用户选择按变压器容量计费还是按最大需量计费,应从满足生产需求、节能、降低用电成本、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本文试从节约  相似文献   

10.
两部制电价与发电容量投资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中,两部制电价和发电容量投资间的作用效果,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系统和反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由电力供给、电力需求、容量电价和新容量投资4个模块组成的电力市场价格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固定的容量电价机制将导致投资过热,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计及供求状况的两部制电价实施方案能较快地实现发电侧区域市场供需平衡,不易造成容量投资波动,并且市场竞争形成的两部制电价构成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1.
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设计及电量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发电侧与售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机制有利于平衡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之间的利益,但必须建立在定制出合理的上网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因此有必要研究发电侧分时电价问题。从发电成本的角度考虑,采用两部制电价对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进行研究。应用会计成本法计算发电侧容量成本,并根据发电容量确定峰谷分时容量电价;根据发电厂煤耗等变动成本确定发电侧峰谷分时电量电价,从而得到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构建各时段各发电厂的电量分配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所提出的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设计机制及电量分配优化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叶倩  廖宏 《大众用电》2007,23(7):41-43
1日本电价 日本制定电价的法律依据是“电力工业法”和“公用事业法”。电价必须按法律规定手续经政府批准后才能实施。为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降低电价,日本于1995年修改了《电力工业法》,主要的内容是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了售发电的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确定两部制上网电价的长期边际成本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光文  王黎 《电网技术》2002,26(9):51-54
随着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开放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单一的电量电价制已不适应电力市场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两部制上网电价体系已为大势所趋。在分析单一制电量电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长期边际成本原理确定两部制上网电价的方法,并给出了算例。计算研究表明,两部制上网电价体现了同网同质同价原则,体现了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的原则,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融资,符合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方向,是一种衔接新老电力体制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现阶段我国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一般测箅方法,研究并提出一套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电价联动的方案,包括参加调峰的发电机组范围的确定、发电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确定以及发电机组间峰谷电量的分配,以解决发电侧与销售侧间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节能发电调度配套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可靠性以及保障社会总福利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与节能发电调度相配套的机组上网电价定价机制,提出了基于发电权转让的单一制电价补偿机制和适应节能发电调度的两部制上网电价机制2种方案。对第1种方案给出了发电权转让补偿价格计算公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第2种方案给出了基于容量电价分档和电量电价分档的直接定价法和间接定价法2种方法,并设计了电价调整机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下一步节能发电调度配套上网电价定价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低压非大工业用户计费电能表及其电价制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展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章提出了用双费率全功电能表和最大需用容量全功电能表取代原计费电能表,实行双费率综合电价和新两部制综合电价来取代现行简单制电价等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倩  林青 《大众用电》2007,(5):40-42
目前我国电价体制正处于从原来计划体制下政府管理向市场化竟价上网改革的过渡阶段。电价结构组成中,终端售电价格是由发电、输电、配电、销售四个环节的价格相加组成。发电环节电价分地区试行上网竟价。大部分省市实行上网标杆电价,并随燃煤价格波动实行煤电联动;销售电价通常以省为基础,实行复杂的电价目录体系;输配电价主要通过政府制定的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之间的差反映出来。下面介绍我国现有的电价价格体系及定价原则。  相似文献   

18.
采用黑白视在电能表、最大需用容量视在电能表和实行双费率综合电价、新两部制综合电价等改革举措,解决我国当前“低压非大工业”用户计费电能表及其电价制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简明词典     
《中国电力》2004,37(1):53-53
两部制电价将电价分解成为按用电量与用电容量(或最大需求量))2个部分来计算的电价制度。该电价制度是英国J.霍普金森(JohnHopkin-son)博士于1892年首先根据电力企业的成本特点提出的,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欧美各国称之为霍普金森电价制。两部制电价的一部分称为基本电价,是按用户用电容量(或最大需求量)的电价。用电容量一般以用户的变压器容量(kVA)为单位;最大需求量一般以用户的用电负荷,即1个月中每15或30min平均负荷的最大值(kW)为单位,作为计算电价的依据。两部制电价的另一部分称为电度电价,是按用户用电量(千瓦小时数)计算的电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以“成本为主”的原则下,在容量费用和电量费用合理分担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电厂峰谷分时电价和丰枯分季电价的计算模式。通过实例演算和成果分析,验证了按该模式电价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为调峰水电厂制定分季峰谷上网电价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方法。对目前电价改革、推行峰谷电价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