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胜利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油田三维高精度采集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到现在的提高阶段,随着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高精度观测系统设计技术、高品质震源与激发技术、高保真信号接收与点位测量技术、精细近地表结构探测技术为核心的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系列。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为油田持续稳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胜利油田已经完成了189块三维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为了实现区带地质构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整体研究,有必要进行多块三维地震数据的连片处理。本文通过对实际连片处理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复杂地区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的基本流程。连片处理过程中针对各区块的非一致性,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使得连片数据相位、极性一致性好,频率、能量(或振幅)区块间拼接带自然合理,超覆、不整合、断裂、尖灭等地质现象得到了较好的反映。从整个资料效果看,全区地质现象丰富,地层齐全,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连续性,为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精度和钻探成功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东辛地区已勘探开发20多年,但由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复杂,该区的地质构造形态和断裂系统始终没查清楚,经常造成钻探失误。为此,在该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工作。首先,根据已知地质及物探资料,结合该区具体情况,严格选择了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参数。然后在施工中采用了17种野外观测系统,有效地避开了地表某些障碍物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地下三维观测点网的完整性和覆盖次数的均匀性。利用这块三维地震资料,发现新含油区块5个,在原含油区块中发现新高点18个。在已完钻的107口井中有102口井见到工业性油流,钻探成功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地震采集成本较高,尤其是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因此,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控制地震采集成本尤为重要。山地高密度地震采集中,震源井施钻、排列布设和迁移是影响采集效率的重要因素。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地区实施的第一块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使用浅井小药量激发、单点检波器接收,提高了地震采集的效率,且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有所提高,对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南阳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阳凹陷主要勘探目的层埋藏较深,断裂发育、构造破碎,现有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不能满足油气勘探需求。为此,针对南阳凹陷的地震地质条件,结合地震波动方程模拟、照明分析以及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分析等技术,在兼顾各项采集设计要求与工作效率的条件下,重新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观测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新采集的资料剖面断裂系统成像清晰,目的层及其以上各反射层特征清楚,分辨率和信噪比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内幕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观测方位角较窄,面元较大,覆盖次数低,存在缝洞体成像横向偏移归位不足、小缝洞体识别和裂缝预测精度低等问题.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和横纵比等主要观测参数对缝洞储层成像和油藏精细描述的影响,在塔北哈拉哈塘地区设计并首次实施了高密度全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道密度达100×104道/km2.通过实际应用改善了缝洞储层的成像效果,显著提高了小尺度缝洞储层的识别精度和裂缝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宽方位采集方法在海上的成功应用和实施,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在识别裂隙的能力、成像分辨率、空间连续性、衰减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陆上岩性、振幅变化、各向异性和小断裂油气藏地震勘探首选的采集观测系统.通过对当前宽方位地震采集方法的文献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当前沙特阿美公司野外地震陆上、过渡带宽方位采集所采用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当前宽方位采集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对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参数和属性进行了分析.沙特MK地区采用宽方位采集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地震采集资料,局部构造成像更清晰,断裂分界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术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现有工作状况下地球物理技术能够增加多大价值?”过去三年Amoco公司已经获得115项三维测量经验,这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三维技术所产生的量化价值问题。为了了Amoco公司利用三维技术的程度,以及发现和推广有关的最佳作法,在1994年2月该公司完成了一项“最佳三维地震网络”设计,其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资料以便(10对Amoco的三维地震测量进行特征描述。(2)阐  相似文献   

9.
马厂油田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并根据目标区实际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可变面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高密度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正演模拟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老资料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三维地震(Ⅱ):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和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迫切需要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加快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可理解为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三维偏移成像。它与精细三维地震有一定的区别。精细三维地震强调的是工作做精做细,这样可以确保三维地震效果的稳定;细中见大,可以产生巨大的勘探效益。但要提高精度,除工作的精细以外,还必须有高新技术的含量,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这为地球物理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涉及到勘探以外的多个学科,并与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直接相关。从地震勘探技术本身的一些环节出发,简要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内容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解释、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与地震技术紧密相关的配套技术以及勘探技术一体化的思路等6个方面。围绕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问题,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所处的地位,最后阐述了作者的一些认识。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强调的是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技术的实际应用技巧和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每一个方法的具体细节和公式推导,因而是是一份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1.
在对苏北盆地历年所实施的三维区块进行地震资料评估的基础上,优选了汉留断裂带的永安区块、南部断阶带的竹墩区块进行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从分析苏北盆地地震勘探难点问题着手,应用基于叠前成像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精细的表层调查技术、逐点设计井深和采用小组合基距等六项技术以及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通过针对性技术攻关,高精度三维勘探资料品质取得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对永安高精度三维退化方案处理分析,提出了针对苏北盆地不同勘探目标新一轮地震勘探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气藏,其储层具有超致密、裂缝发育的特点,应用常规三维地震难以解决该区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及油气藏描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多波三分量检波器埋置的矢量误差分析与控制、多波勘探激发参数的选择等技术,尤其推出了高效利用有限设备、快速越过大型障碍或重干扰区的"分片分步采集"方法,最终获得了可用于储层精细描述的高品质转换波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3.
胜利探区地震采集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胜利油田自1958年开始实施地震数据采集以来,采集技术从二维、常规三维发展到目前的高精度三维。按照勘探目标、地震仪器和采集方法等,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单次覆盖采集阶段(1958-1972年)、多次覆盖采集阶段(1973-1984年)和高分辨率采集阶段(1985年以后);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可分为探索阶段(1966-1984年)、发展阶段(1985-1992年)、大规模应用阶段(1993-1999年)和高分辨率(二次)采集阶段(2000年以后)。地震采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油田储量的快速增长,对地下地质情况的认识也由简单构造、复杂断块构造向复杂隐蔽性油气藏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宋玉龙  谭绍泉 《石油物探》2004,43(4):359-368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常规地震采集技术已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要,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发展了一套针对复杂地质目标的高精度采集技术。在理论上,从观测系统设计、震源激发、检波器接收、噪音压制等方面对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在实际应用方面,针对胜利油田的田家地区、罗家地区、四扣地区和渤深6地区的不同地质目标和地质任务,从采集工艺上详尽地分析了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对取得的地震资料,采用新老剖面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精度采集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土塬区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源于常规非纵地震勘探方法,并借鉴了三维地震勘探中非纵观测能够避开部分干扰波的技术优点。本文论述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土塬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非纵地震技术为基础,针对探区地质目标特征进行非纵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和论证,通过基于山地微测井表层结构调查的激发因素设计,并利用该设计的非纵三维观测系统完成了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高质量三维数据体,促进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6.
邓美寅 《录井工程》2006,17(4):46-49
简要介绍了胜利油田录井技术状况。胜利油田录井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子、信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勘探技术,在勘探开发实践中形成了井位(工程)测绘技术、钻井地质设计技术、录井资料采集技术、录井资料处理技术、录井资料应用技术、综合录井仪研制开发技术等六大技术系列,并在采集技术体系的攻关与创新等七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震照明、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构造区。本文利用地震照明技术,参考前人对二维问题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面向勘探目标成像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维单程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传播算子将勘探目的层的平面源延拓到地表,通过分析从目的层延拓到地表的地震照明能量分布,确定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佳激发范围。利用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照明阴影区的照明强度,进而改善地下阴影区的成像质量。基于三维SEG-EAGE盐丘模型的地震照明与偏移成像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田勘探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经多年的努力,胜利油田已逐步建成包括生产动态、地震、非地震、录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综合研究、储量数据等高度共享并兼顾油田生产、科研、管理、决策等要求的勘探数据库。围绕勘探数据库的建设,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勘探各层面的应用软件:勘探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岩性数据和测井曲线成图及应用软件、勘探信息在Intranet上的应用、勘探效果分析系统、地震资料库应用软件系统、勘探EIS综合查询及应用系统等。其目的是实现勘探信息的科学管理,把科研和管理人员从繁重的资料收集和手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勘探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系统已在油田的生产和科研中初步发挥了作用,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全面介绍了胜利油田勘探数据库建设、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