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适应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给油气科技绩效评估提出的重大挑战,构建适应油气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势在必行,应从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持体系"三位一体"进行综合考虑。首先要建立油气科技创新方法体系,包括建立油气技术价值评估方法、油气技术要素应用效益递进分成法、油气技术要素市场化服务收益分享法、油气技术要素价值区间让渡定价方法、油气科技研发绩效评估方法等;其次要健全油气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包括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会计制度、科技绩效评估流程规范性制度、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制度等;第三,还要完善油气科技创新支持体系,包括促进形成独立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科技绩效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开放式效益型科技创新文化等。油气科技创新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真正为实现油气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发展,遵从油气生产要素协同创造技术价值的基本特征,以及应对油气技术价值评估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分享经济、要素分配和技术创新等理论,从管理会计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体系的架构,确定了分享理论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建设目标和重要内容。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体系,为油气行业及国家有关部门准确评估油气科技绩效、提升激励水平,提供方法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②油气技术价值的分享本质、分享方式与方法、分享机制、分享管理等一系列理论构成了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的理论体系。进而根据中国油气产业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建设的措施:①加快油气技术价值评估制度建设;②建立支持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的管理会计体系;③强化技术价值评估的组织与人才管理;④建立油气技术价值化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技术价值评估成果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平台建设。结论认为,建设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体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油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可以为油气企业技术创新价值的评估和激励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油田企业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的必然选择,这需要通过科技、资源、市场、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创新予以落实。基于此,提出了油田企业提质增效的主要路径:通过油气科技创新,激发油田企业提质增效活力,做好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有形化、价格化、商业化及科技绩效评估等工作;通过油气企业资源配置创新,实现开源节流,既要立足产业链一体化视角,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优化模型进行油气资源优化,又要在油田企业内部推行低成本管控工作机制;通过油气市场营销模式与策略创新,提升价值链,顺应油气市场准入改革进行市场优化布局,根据油气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市场结构调整,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市场营销的创新;通过油气文化体系创新,提升多重文化创新要素在油气提质增效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文化创新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科学量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成为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瓶颈与重大命题。借鉴要素分配、分享经济和收益分成理论,立足于油气储运科技创新成果价值贡献与创效方式、技术基本结构级序,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评估方法。研究表明:(1)油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的总体经济效益是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油气储运科技创新成果的收益分成率是核心参数,由技术要素分成基准值、技术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技术创新强度系数等关键参数确定;(3)三级技术要素递进分成基数是实现收益递进分成的关键工具;(4)单项技术的分成比例与技术自身创新创效能力、技术阶段等密切相关。实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从总体到单一油气储运技术要素经济价值量化问题,为促进油气储运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油气科技评价改革是深入推进油气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如何科学合理地量化油气科技创新成果的具体价值贡献一直都是前者的重点与难点。为了解决油气技术要素内部从总体到单一技术创新成果经济价值量化的问题,基于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享相关理论与方法,立足于油气技术价值实现机制、技术谱系基本结构功能级序、创新性技术创效特性,集成建立了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法。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是实现从总体技术要素到单项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的关键路径,是实现单一技术以其具体价值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科学方法 ;(2)以油气技术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油气技术收益递进分成基数、油气技术成果创新强度系数等核心参数确定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中以宏观指标评判具体油气项目、参数权重平均化和过度简单化、科技创效被高估等问题;(3)油气技术谱系及其一级、二级、三级分成基数是递进分成法的关键工具,创新性技术创效能力强度水平是递进分成法的杠杆。结论认为:(1)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评估并没有精确解,而只有相对合理值;(2)油气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法能够有效解...  相似文献   

6.
当前,油气产业科技创新面临大数据、能源技术革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形势,需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正确路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油气产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应明确油气产业科技创对象,立足油气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科技创新实际需求,建立目标体系,通过油气产业内外部协同调动科技创新动力。其次,健全科技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一方面要着力优化提升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包括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加强集成创新与配套应用、重视油气产业链技术生态化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技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包括建立油气科技成果内部转化机制、促进油气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与本地化、充分重视科技绩效评估等。再次,要建设科技专家智库与人才队伍体系,既要把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又要把建立科研人才队伍选拔、培养模式与方法纳入油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日程。从而为实现油气产业提质增效目标,促进油气产业有质量、有效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驱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石油企业的现实战略选择。总结了现有的创新驱动理论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意义;介绍了国际大油气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经验,包括内部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层次化,建立技术协作和技术研究联盟,实施成果快速转化的全过程管理,科技、管理、人才与文化创新协同驱动等。与国际大油气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方式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提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科技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西南油气田立足战略绩效管理理论,运用平衡积分卡等绩效管理工具,构建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技术集成、生产应用、研发体系、保障体系几大战略目标,通过分解战略目标关键要素、绘制战略地图、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构建多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实施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评估中需做好组织管理、评估流程管理、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等工作,使管理过程更精细化,管理评估和反馈结果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关键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第三方破坏已经成为油气管道事故4大风险因素中的首要因素.针对当前国内外油气管道运行现状指出开展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紧迫性,并对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与完整性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第三方风险因素辨识、现场资料收集和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3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10.
常规科技绩效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已不能满足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创新绩效评估需要,亟须开展创新研究,构建相关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创新是全要素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创效的系统过程,其绩效模型构建应涵盖创新投入绩效、创新过程绩效、创新产出绩效、创新保障绩效等内容。研究建立的创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涵盖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以某油气田企业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评估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为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创新绩效评估提供方法,促进油气田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加拿大NI51-101油气储量评估标准的资源-储量分类原则、各级储量的定义;其次,从资产的所有权、钻井、测试、监管、开发与生产的时间、经济条件等6个方面概述了油气储量评估基本要求;再从报告储量的级别、储量信息披露的范围、独立的第三方储量评估、储量信息披露的特殊情况、储量信息的责任人等5个方面阐述了油气储量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重点讨论了在进行目标油气田资产的技术经济评价时,分析NI51-101标准的储量报告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管道业务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获取的管道数据种类不断增加,数据格式变得更加复杂,且各类数据每年快速增长。大数据技术具有快速处理海量异构数据的技术特点,在油气管道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满足油气管道行业快速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本文提出了油气管道大数据技术应用架构,并选择油气管道第三方交叉施工作为建模分析对象,采用时序分析、空间分析及回归预测三种方法对第三方施工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找出第三方施工活动时空规律及相关性规律,辅助管道运营企业评估第三方施工活动的可能性,减少第三方破坏风险。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的投资及运营特点,选取基于现金流的收益法,建立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价值评估模型,并对其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针对某综合性石油公司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价值评估模型能够有效评估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并识别关键价值驱动因素;结合我国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原油处于勘探开发中后期、天然气上产潜力较大的油气勘探与生产企业,在低油价形势下,提升投资效益的两大最为关键举措为降低单位原油操作成本和提高天然气产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油气企业在经营方式与理念上逐步国际化,迫切需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分析了新形势下油气企业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并从管理创新环境、主体、动力、组织、关键业务流程、战略规划、知识管理和绩效评估8个方面构筑了油气企业管理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油价持续低位震荡时期,石油行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来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各国际石油公司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转型,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分析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行业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外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特点,认为技术创新战略由项目驱动和战略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跨界合作成为一种新业态,技术服务模式更加重视一体化,技术创新活动更加重视降本增效的实用技术。结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挑战,指出了智能化钻井完井技术、一趟钻钻井技术、高温高压钻井完井技术、复杂井型钻井完井技术、精细化储层改造技术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技术发展方向;并认为,围绕这些技术发展方向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尽快形成适用于我国的石油工程降本增效技术系列,对于我国油气资源的有效动用和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提高技术服务保障力、竞争力,坚持技术创新,主动变革、加快转型;坚持提质提速提效,严控投资成本规模;坚持大力发展油气合作开发业务,推进一流企业建设。在技术创新方面,优化创新路径,突出高端化、特色化、有形化发展;坚持改革牵引,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强化科研项目管理、推动创新人才变革、加大创新激励力度;突出集成融合,提高创新价值,助力油气勘探发现、推动油田快速上产、服务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加快工程技术现代化。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为油气增储上产和转型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创新供给,国际化发展、产业链一体化、系统推动、风险预控、内部管控、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显著增强,油田技术服务保障力、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7.
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是指导我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围绕《规划》中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部分内容,深入解读国家对油气供应安全的关注;提出油气勘探开发重点领域、技术差距和攻关方向等方面的认识;主要针对陆上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9个技术方向,详细分析各项技术的生产需求;指出陆上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关注的重点是低渗透、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非常规油气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包括页岩油气、煤炭地下气化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油气上游行业在清洁低碳利用和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提出应做好上下结合、横向结合、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深化“技术、服务、品牌”三大定位;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整合研发技术力量,打造行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配套完善激励政策制度,激活创新内生动力;坚持业务主导组织科技攻关,倡导中国润滑油自主规格制定与实施,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做强特色产品;推进成果转化,打破国外垄断,助力油田重要设备润滑油国产化。“十三五”期间,公司的产品开发类科研成果总转化率达80%,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柴油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船用油等优势领域,“昆仑润滑”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面对低油价和油气资源劣质化、勘探目标多元化、开发对象复杂化的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引领,优化科研运行体系,打造特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坚持需求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设油气领域科技创新高地;坚持前瞻引领,超前谋划新能源新产业发展,抢占未来制高点;坚持融合发展,提高勘探开发领域信息化水平,夯实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根基;坚持管理创新,实施完全项目制试点,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持原始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研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理论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技术支持服务开创新局面,多项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勘探院“十四五”将继续发挥好科研主力军的作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纵观70年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始终是实现发展、铸就辉煌的不竭动力。20世纪60年代陆相油气地质理论摆脱了西方"陆相贫油"的理论束缚,国外技术封锁推动我国石油工业走上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助力石油企业"走出去",实现两种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了我国石油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国外技术垄断,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及相关制度不够顺畅有效,科研资源有待进一步开放共享,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够,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和能力不适应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石油企业要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加快科技创新是必然选择,是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展合作的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品位劣质化、产品需求高端化的根本路径。针对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扎实推进创新战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