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详细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O在H2/Cl2/O2/N2混合气体中的氧化反应,考查了混合气体中氯和氢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氧浓度等参数对CO氧化的影响,并用敏感性分性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氯对CO氧化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减小混合气体中氯和氢的量之比或提高反应温度是促进CO氧化的主要方法.在800 ℃以下氯对CO氧化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Cl+HO2HCl+O2,进而减少了通过H+HO2OH+OH生成的OH.在900 ℃以上,氯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反应HCl+OHH2O+Cl减小OH的浓度,同时Cl+COClCO等的反应也减缓了CO2的生成速率;通过反应HCl+OOH+Cl,减轻了氯对CO氧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钪与间硝基偶氮氯膦的成络反应。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能生成α、β和γ型三种钪络合物,继而确定其生成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相应各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3.
生物油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油由于含有大量有机酸性物质而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利于其规模化利用.利用间歇式玻璃反应釜,在60 ℃、油醇质量比为1∶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和全回流条件下,研究了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的生物油酯化精制反应,目的是改变生物油的强酸性,提高其品质.结果表明,酯化后生物油的含水量和黏度下降,热值提高了42.7%;生物油中低级羧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产物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主要生成乙酸乙酯、原乙酸三乙酯等新成分,并提出了原乙酸三乙酯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一些固体催化剂和液体催化剂的主要特点及其优缺点,介绍了超临界条件下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发展现状,并预测了超临界条件下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B酸少,L酸多,比表面积在的大孔径分子筛有望成为超临界烷基化反应的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以碳分子筛为载体的C u O / C吸附剂, 并进行了重整生成油脱氯性能研究。 采用XR D及 N2 吸附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 并考察了负载量、 温度、 液空速和重整生成油中氯化氢含量对吸附 剂脱氯效果的影响, 当吸附剂的最佳C u O负载量为1 5%, 在温度5 0℃、 液空速为4h-1, 氯含量≤2 0n g / μ L的条件 下, 氯容可以达到1 9. 5%。  相似文献   

6.
利用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PS/EPDM合金,考察了无水AlCl3用量对PS与EPDM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适量的无水AlCl3可以引发PS、EPDM间产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生成PS-g-EPDM接枝共聚物;该接枝物起到相容剂作用,使PS/EPDM合金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得到显著提高;反应体系存在接枝和降解两种竞争反应;加大AlCl3用量后,由于PS、EPDM分子链的降解反应起主导作用,合金的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报道了植物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原粒油、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转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找出精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时间6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原粒油转化率可达98.33%,粗产品得率可达99.83%。实验放大所得的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已达到ASTM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一些固体催化剂和液体催化剂的主要特点及其优缺点,介绍了超临界条件下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发展现状,并预测了超临界条件下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B 酸少、L酸多、比表面积大的大孔径分子筛有望成为超临界烷基化反应的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植物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原料油、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转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找出精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 ℃,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时间6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原料油转化率可达98.33%,粗产品得率可达99.83%.实验放大所得的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已达到ASTM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间二甲苯和氯代叔丁烷为原料,经烷基化反应,制得了叔丁基-3,5-二甲基苯。对影响反应的条件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及产物精制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收率高,可达86.97%。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30%的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将柴油中的噻吩硫氧化为矾类物质,并通过离子液体将其萃取,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3mL油样(含硫质量分数为500μg/g),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1,0.7mL双氧水,333K,2h,脱硫率为97.4%。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倾倒将油样和催化剂分离,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IL)催化异丁醛环化三聚反应,考察了不同离子液体、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异丁醛)/n(IL)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1-甲基-3-(4-磺酸基丁基)咪唑三氟甲烷磺酸盐([(CH2)4SO3HMIm]OTf)为催化剂,在298K,n(异丁醛)/n(IL)=60∶1,反应1h后,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3%和10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不变,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各种呈Lewis酸性的离子液体作为反应催化剂、溶剂和非Lewis酸性的离子液体作为有机金属催化剂的溶剂,用于单烯烃和二烯烃的低聚反应、乙烯聚合反应、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和直链烯烃、环烯烃、芳烃加氢反应。与有机溶剂作介质的反应条件相比,离子液体中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一般情况下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在反应速率、转化率和选择性上与有机溶剂相近。反应产物与离子液体不相溶时可通过倾析分离,当二者相溶时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温度进而改变体系溶解性进行分离或利用离子液体蒸汽压低的特性通过减压蒸馏分离  相似文献   

14.
地下转化工艺(in situ thermal processing)就是原地加热使油页岩中的固态有机质转化为液态页岩油和一些气态物质,然后采集、输送到地面进行分离处理。与地面干馏工艺相比,该方法有许多优点:它占地面积少,费用低,对环境破坏小。介绍了国外在该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生产流程。当今世界能源日趋紧张,我国有必要在油页岩地下转化工艺方面进行理论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多环芳烃生成二噁英的反应途径,选取了多环芳烃中具有代表性、和二噁英结构比较类似的芴作为多环芳烃的模型化合物,以氯化铜和石英砂作为模拟飞灰的基本成分,比较添加氯化铁、氧化铜或者在气氛中添加氯气对二噁英生成的作用.结果显示,模拟飞灰氧化性的增强使反应向从头合成反应机制的方向移动,氯化性的增强使反应向前驱物反应机制反应方向移动.无论是模拟飞灰氧化性的增强或者氯化性的增强,生成的二噁英的毒性当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芴在模拟飞灰催化生成二噁英的反应是从头合成反应机制和前驱物反应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NaY分子筛负载型离子液体在催化裂化汽油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物理浸渍法将[C5mim]HSO4(1-戊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负载在分子筛表面,得到分子筛负载型离子液体。采用萃取氧化法,考察了负载型离子液体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分子筛孔道大小对脱硫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以NaY分子筛为负载剂,质量分数为35%的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氧化剂加入体积、萃取时间、剂油体积比等不同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效果。确定了最佳脱硫实验条件为10g负载型咪唑硫酸氢根离子液体,100mL FCC汽油,1mL H2O2,40℃下反应60min后对汽油有较高的脱硫率,一次脱硫率可达94%,初始含硫质量分数为200μg/g的汽油经一次脱硫后含硫质量分数可降至10μg/g以下。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倾倒使负载型离子液体与汽油分离,负载型离子液体通过回收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提液措施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数值模拟是研究聚合物驱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数模方法建立一注四采典型模型,研究聚驱合理的提液时机、不同渗透率级差对提液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提液对油井剖面改善情况的影响,为油田提供聚合物驱动态调整依据及有效手段.研究认为:无论单层还是多层非均质地层,聚驱时提液的增油效果均好于聚驱不提液的效果,提高采收率7.25%~8.77%;多层非均质地层比单层聚驱效果差;纵向渗透率2倍级差和5倍级差时,提液最佳时机为整体见效后;10倍级差时,注聚时提液和见效时提液效果相同;对于纵向非均质程度高的地层,高峰期后提液不利于扩大中低渗透层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稻草在离子液体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中的热解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稻草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产量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是:稻草与离子液体质量比为0.4,热解温度240℃,反应时间为30 min.生物油收率均在28%~30%.对热解得到的产物生物油进行GC-MS分析显示:其成分复杂,生物油中有醇、酚、醚、酯及芳香烃类物质的存在.离子液体可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氯化丁基吡啶与AlCl3 组成的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 ,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反应 ,生成富马酸二甲酯 .采用单纯型优化方法对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比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氯化丁基吡啶与AlCl3 组成的离子液体具有异构化和酯化两种催化作用 .在优化条件下m(催化剂 )∶m(顺丁烯二酸酐 ) =0 .0 7∶1 ;n(甲醇 )∶n(顺丁烯二酸酐 ) =1 .1∶1 ,反应时间 3h,反应温度 65℃ ,富马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 92 % .  相似文献   

20.
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它在萃取脱硫时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耗时较短、耗能较低等优点,因而离子液体在燃料脱硫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的性质,离子液体的应用范围,综述了低共熔类离子液体、咪唑类离子液体、吡啶类离子液体、聚合物类离子液体、哌嗪类离子液体、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吗啉类离子液体在车用燃料脱硫中的最新研究状况,对比分析了各类离子液体的优缺点。描述了离子液体的脱硫机理和再生方法,并指出各类离子液体在脱硫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指出找到一种绿色、廉价、脱硫率高、选择性好、再生性能优良的离子液体将是今后离子液体在车用燃油脱硫行业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