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深水井生产套管与油管环空可泄压的事实,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基本原理,采取在生产套管外壁敷设太空反射隔热涂层的方式圈闭生产套管内部温度,减少温度扩散,减弱生产过程中的热增压效应,结合套管校核分析,优化套管选择及优选套管环空圈闭深度,最终形成完整的环空压力管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针对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地质环境对完井管柱选材、套管柱适用性设计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开展了高温高压气井完井管柱选材及基于服役寿命的套管柱适用性设计研究。在常规气井基础上,考虑了高温下材料强度降低的补偿设计,拉力余量法的套管柱设计,腐蚀缺陷套管剩余强度设计和环空带压对生产套管强度的影响,并结合目标井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气井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井井底流是分析气井生态动态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国内外很少报道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将气井油套合采简化假设成并联管路流动,基于油管生产和油套环空生产时井底流压的计算公式,推导了油套合采时油管和油套环空的产量分配公式,通过分析公式中各项的权重,得出油管和油套管环空产量分配的简化式,从而将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计算转化成油管生产或油套环控生产时井底流压的计算,计算表明,采用简化产量分配公式与精确产量分配公式所计算的井底流压,相对误差很小,说明建立的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CO2在井下以气体、液体、气液混合物等形式共存,通过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形式破坏井内套管及采气管柱,通过淋滤作用、溶蚀作用、碳化收缩作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协同作用等形式腐蚀水泥石,使井内套管及采气管柱管壁变薄、穿孔断裂,造成下部井段封堵困难。针对吉林省万金塔气田高含CO2气井封井存在的难点和风险,制定了封井工艺技术。首先使用清水循环脱气压井建立油套管之间的循环,若原管柱没有漏点,则使用原管柱正替水泥浆注灰,若管柱存在漏点,则可在循环清水中加入示踪剂,根据排量和出口出现示踪剂的时间判断漏点位置,选择正反挤水泥封井。该封井工艺技术在万金塔气田5口井中应用均获得了成功,为高含CO2气井封井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压页岩气井油管出现腐蚀穿孔,影响油管生产携液能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通常会开展检管作业,将异常油管更换为新油管,恢复气井正常生产.在检管过程中,控制好压井入井液量至关重要.通过对气井特征研究及现场压井实践摸索,分别从起管前、起下管过程中进行液量控制,既保证了施工井控安全,同时降低了压井入井液量,有助于气井检管后快速复...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主要存在油套管强度降低、油管损坏、油管冲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三高井内各种杆管柱处于复杂变形和运动状态,外载荷成为影响其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关于管柱力学、动力学、冲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但在解释油管柱的瞬态动力学、油管柱疲劳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管柱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冲蚀分析和振动分析应该是三高气井管柱损伤理论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不压井作业过程中下压力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压井管柱进行力学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油管与套管内壁的初始间隙和随机接触摩擦力,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不压井管柱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并运用梁单元和间隙元进行求解,最终得出管柱内力、应力以及接触状态结果.结果表明,下压力过大会增加油管与套管内壁接触位置的个数,还会使管柱发生屈曲,过小则影响施工安全.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出的参数进行作业,能保证作业安全,并且减少管柱磨损和屈曲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下入油管可以帮助页岩气气井井筒提高携液能力,避免井筒产生积液而影响生产。为研究完井管柱的下入时机对产量的影响,应用大数据,对已下入完井管柱的359口气井的单位压降产量、水气比等进行分析,发现气井下入油管的间隔时间与单位压降产量、水气比无明显关联,而产水量较低的井,单位压降产量相对较高。但因部分页岩气井的油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腐蚀穿孔现象,为保护油管,实现持续稳定生产,建议在气井产水积液现象出现前下入油管。  相似文献   

9.
带压穿孔技术适用于塔里木油田自喷油井、气井和注水井等含有封隔器的完井管柱修井作业,在现场施工中存在管柱内通径不足、穿孔瞬间流体激变以及器材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改进现有带压穿孔工艺,提出小井眼穿孔技术和穿孔瞬间流体控制方法,达到增大穿孔直径和维持油、套管压力平衡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封隔器解封难、生产通道阻塞和油套无法循环等井下问题,降低了井控风险。  相似文献   

10.
准确预测页岩气水平井井筒流动型态对井筒积液预测及排水采气工艺优选至关重要.分析了黄202 H页岩气井套管生产和油管生产阶段的压裂液返排特征;结合气井压力数据,优选出了适合该井的井筒压力计算模型,预测了不同产气量时不同深度的气液表观流速特征;利用垂流型图版研究了该井套管生产阶段和油管生产阶段时垂直段、倾斜段和水平段的流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6种压力计算模型中,Mukherjee-Brill压力计算模型计算的压力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2.39%;黄202 H页岩气井油管生产阶段,气井在倾斜段首先出现积液,排水采气工艺重点应在倾斜段解决气井积液问题;套管生产改为油管生产后,增大了井筒中气相流速,有利于积液排出.  相似文献   

11.
气井环空带压安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天然气井越来越多,环空带压现象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对环空带压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补救措施等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在国内外油气田持续环空压力现状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井口允许最大带压值计算模型,并给出相应安全状况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12.
深抽工艺中泵的选取是塔河油田高效开采深层油藏面临的难题。深抽泵的优选应尽可能避免深井举升载荷大、泵效低、检泵周期短、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调研泵的现场应用情况,对五种常用深抽泵的采油工作特点及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侧流减载泵可以有效降低抽油杆柱载荷;双层泵的下泵深度最大;自动补偿泵可降低漏失和预防砂卡,延长深抽泵寿命;液压反馈式深抽泵能减小抽油杆柱的下行阻力;电潜泵⁃有杆泵复合深抽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泵效。研究结果对其他油田深井或井底供液能量不足井的机采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程度的提高,“低、边、稠”油田占比增大,加密调整井实施难度加大,同时复杂的油藏易导致着陆不成功、储层钻遇率低和发生井下事故等。常规探边技术,由于自身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油气藏的开发调整需求,需要引进新的随钻探测技术提高探边深度、精度和效率。远距离随钻探边技术创新性地将斯伦贝谢的高清多边探测技术和超深多边探测技术合二为一,探测距离大幅度提升,可达76.2 m,分辨率更高,着陆导向更为精准,油藏描述更精细。该技术通过对渤海油田调整井C13H1井和P6H1井的实际资料录取、分析和综合对比,成功引导着陆,并提前约20 m清晰探到储层边界,大幅度提高了储层钻遇率和开发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庆油田高含水X区块同开发层系不同区域水、聚、三元同驱造成区块压力不平衡导致部分油井产油量较低的问题,应用统计计算、理论分析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区块储层平面高低压力区域压力相互干扰主要是由于不同驱油剂储层增压效果差异引起的,并确定了需要调整的高低压区的井号。通过在储层低压区的水井增注,高压低渗水井压裂,高压中高渗水井对应连通性好的油井提液降压调整油藏平面压力不均衡,缓解高低压井区间相互干扰。在对区块压力调整后,同驱层油井日增油量在2.5 t以上,得到了较好的开发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管道首末两端采集压力信号的噪声会影响泄漏检测的准确性和泄漏定位的误差。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的干扰,提出改进局域均值分解(LMD)方法,该方法在外界噪声特征未知的情况下,有效提取与泄漏信号相关的乘积函数(PF)。根据测试信号的PF和参考信号相关分析的峰值,获取包含主要泄漏信息的PF分量并进行信号重构,重构信号再经过小波分析进一步消噪。在此基础上,按照时域特征和波形特征提取信号特征值输入最小二乘双支持向量机(LSTSVM)中,用以区分不同工况。根据经过小波消噪后的重构信号,采用广义相关分析法获取泄漏信号到达首末两端负压波信号的时延估计,并结合泄漏信号传播速度实现泄漏点定位。通过环道现场实验,对管道各种工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不同工况及泄漏定位。  相似文献   

16.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在保证东油田气举井.井下各级气举阀不被损坏的前提下,既不用起下管柱,又可达到解除堵塞、疏通油层流道、增产增效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工艺技术的关键部分新型解堵剂QJ-99的性能评价和最高泵注压力的确定,其中QJ-99能够满足不动管柱酸化施工的要求,各项指标也优于常规酸液;最高泵注压力计算公式实用性强,能够保证酸化后井下各级气举闽正常工作。现场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中原油田气举井解堵增产提供了一项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渤海Q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地质模型建立难度大,且存在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准确率低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理论,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相结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提供的单层产液量和含水率及分层注入量等数据,判断流体运移规律,确定油藏内任意一点上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应用该方法,渤海Q油田进行注水单元流场调控,提出增注、卡层、堵水等措施,单井产量增加14倍,油田年产油量负递减。实践表明,生产测井资料与流线模拟结合可有效识别剩余油分布,为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轮南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常规同位素测井工艺受粒径、测试工艺以及井壁污染的干扰已经不能满足注水动态监测需求的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后,有选择性地引进了能谱水流测井技术。通过25井次的测试分析表明,能谱水流测试工艺能够准确地判断吸水井段各小层的吸水状况,为封堵管外窜、调整注水、措施挖潜、深部调驱等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H油田整体采用超深水平井开发,近年套损现象呈增加趋势。目前常用套损井找漏技术效果不理想。针对该现状提出了Isolation Scanner套后成像测井(IBC)找漏技术,该技术能同时测量套管内径和壁厚变化,定量评价内部腐蚀和外部腐蚀,分辨率高,在H油田H68水平井应用成功,该技术为H油田类似油水井找漏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