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护坡技术除了可以满足固土目的之外,也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边坡的作用,其中植物护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绿化环境,美化视觉等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因此,利用植被对高边坡进行防护技术是今后边坡防护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董秋绒 《陕西水利》2023,(8):134-136
为探讨水下联锁式软排护坡铺设施工技术,结合引江济淮工程输水渠道实际情况,立足此种施工技术的工法特点,分析具体的应用要点。分析结果表明,输水渠道边坡防护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既要保证护坡的稳定性,也要具有良好的美观性,水下联锁式软排护坡铺设技术是一种防护效果好、质量好,应用到输水渠道边坡防护中,可同时起到保土、放浪、抗冲刷等效果,提升水土保护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裸露边坡防护治理工程中主要采用客土喷播新技术,将植物种子与各种基质按比例掺拌后,用机械直接喷射在陡坡表面,经过精心管护,使植物稳定生长,从而达到护坡、绿化的效果.生物防护(植被恢复)是目前国内外边坡治理采用的主要措施,其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施工技术,在边坡上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植物种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防止边坡水土流失和雨水侵蚀,使边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河道治理等工程投入日益增大,各类边坡工程越来越多,边坡防护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边坡工程的发展,以河道与公路边坡为例,介绍了生态护坡的发展及应用,指出了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方法相比的技术优势,论述了国内外河道与公路生态护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河道与公路生态护坡的主要技术方法。结果表明:生态护坡技术把传统工程护坡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效结合,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高速公路自1989年建设以来,通过不断试验与实践,在边坡防护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套边坡防护技术体系.本文通过选择三项高速公路建设实践案例,总结分析边坡防护技术体系的设计理念及其发展方向,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尽量减少采用工程护坡,优先考虑采用植物护坡或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综合护坡.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西部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典型试验路段路堑边坡植被防护状况,分析了各植被防护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根据植被生长的立地条件,将植被护坡技术分为坡面直接种植植被护坡技术、改造坡面形态的植被护坡技术、植被与工程结合的综合护坡技术3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土路堑边坡植被防护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适应性和效果,系统地介绍该技术体系,对网格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的河道边坡修复方法。以宝鸡市渭滨区渭河流域为例,通过对网格、网格与河道坡体连接、其它辅助设施的设计,选择适当的植物作为河道边坡修复植物,实现对河道边坡的需要修复。试验区适用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修复率更高,达到了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的目的,易在各类边坡生态防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喷混植生作为一种护坡绿化工程技术,具备边坡植被修复与浅层防护的双重效益,是传统硬化圬工护坡所无法媲美的,近些年来在众多裸露干扰边坡的综合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喷混植生护坡绿化技术定义为采用喷播设备将植绿物种同其他若干材料的均匀混合物喷射到边坡,实现坡面植被恢复与浅层防护的机械绿化技术。介绍了国内4种典型喷混植生护坡绿化技术的内涵及其异同点。指出了当前喷混植生护坡绿化技术所存在的植被群落生态适应性差、工程实施成本高、养护管理措施欠缺等问题。从优势植物品种选育及时空配模式、施工工艺及养护管理技术、护坡绿化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喷混植生护坡绿化技术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型护坡方法——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坡是边坡防护新方法,它能通过固土养草、网草交织而形成的复合均匀植被防止土质边坡浅表层滑动和暴雨冲刷,减少边坡水土流失,同时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珠海国际机场工程开山造地而形成的风化砂土边坡的复合植被防护实践,浅谈复合植被护坡的机理、作用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以宜昌求索众创中心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项目为对象,研究了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和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施工方案的主要区别以及工程竣工后1个月和5个月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生态修复技术施工方案主要在基材基层材料配比、锚固方式以及施工方法上存在不同。生态修复效果在竣工初期没有太大差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植物根系一旦穿过基材表层以后,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今后在开挖岩质边坡生态修复中,对于边坡坡度小于50°的稳定开挖岩质边坡应优先选择防冲刷生态护坡技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坡度较大时则考虑选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型边坡防护方法——土工网复合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连新 《施工设计研究》1998,(2):31-33,47,48
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坡是边坡防护新方法,它能通过固土养草、网草交织而形成的复合均匀植被防止土质边坡浅表层滑动和暴雨冲刷,减少边坡水土流失,同时能静化空气,美化环境。本文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珠海国际机场工程开山造地而形成风化砂边坡复合植被防护实践,浅谈复合植被护坡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边坡植物防护类型、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并以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技术为重点,介绍了水电站生活区边坡绿化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人工边坡的特点及其生态治理的原理,在生态防护工程中引入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同时介绍该技术主要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河南燕山水库植被护坡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PEB生态护坡技术的施工工艺,并通过监测工程实施后植物生长、浅层防护和水土保持的效果,对该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4.
喷播植草生态护坡是一种新型边坡植物防护技术~([1]),需将绿化草籽与混合料按照一定比例拌和均匀,用压力泵将其喷于待播边坡上。与传统种草、铺草皮护坡相比,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防护效果好、适用性广。目前,其主要应用于公路边坡,在市政景观工程中使用较少。笔者主要介绍了在市政景观工程中采用喷播植草生态护坡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等圬工材料对景观工程风景整体效果的影响,且完工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值得类似工程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区梅河干流河道周边地质条件差、边坡失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六棱框格植草防护、格宾植草防护、加筋麦克垫植草防护三种创新护坡方案,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施工及呈现效果对三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定"加筋麦克垫植草防护"为最佳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袋护坡浪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学  谭水位  王晓松 《水利学报》2013,44(9):1093-1098
生态袋是柔性生态边坡工程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河湖边坡防护、矿区的恢复、铁路和公路的边坡防护、屋顶绿化等方面,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河湖健康的一种生态友好型边坡防护材料。目前人们对生态袋护坡水力特性的研究很少,制约了生态袋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本文采用量纲分析方法提出了生态袋护坡在波浪作用下,生态袋内土壤颗粒损失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生态袋护坡在波浪作用下的损失规律。研究表明,当波浪冲刷时间用无量纲时间表示时,不同波浪周期情况下,生态袋的浪蚀规律一致。生态袋的损失率随波高呈非线性变化,在波浪较大的情况下,在生态袋的植被生长起来之前,应注意生态袋护坡的防护,以避免生态袋岸坡的坍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毯防护坡面的水土保持效果,在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软弱岩石边坡、碎石边坡段设置植被毯防护区和自然撒播草籽防护对照区,分不同时段对各区植被覆盖度、根系土壤根密度、崩解时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弱石质坡面采用生态植被毯防护技术,可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撒播草籽护坡。该技术在同类边坡防护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传统护坡和新型生态护坡模式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护坡形式在贵州省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了新型生态护坡的优势,展望了贵州省水利工程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贵州省其他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孔洞型护坡砌块属于一种生态防护技术,其既有抗冲刷的功能又有一定的绿化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边坡防护技术。文章通过综合考虑不同防护形式、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等因素的室内抗冲刷模型试验对比研究得出:同等条件下,采用抗冲刷型护坡砌块防护的边坡比采用传统孔洞型护坡砌块防护的边坡具有更好的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毛细阻滞覆盖层(CB)对边坡进行防护是减小降雨诱发滑坡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毛细阻滞覆盖层不仅在边坡防渗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还能满足生态护坡的需要。针对毛细阻滞覆盖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其防渗效果的影响,包括几何构造、内部的渗流以及细/粗粒层材料的组成,指出了毛细阻滞覆盖层边坡防护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进一步讨论了提高毛细阻滞覆层防护性能的改进措施和途径。研究表明:CB技术是未来边坡防护与生态护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