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星敏感器单星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轴分度台的测试方法,采用平行光管和二轴分度台分别模拟恒星和地球坐标系,并利用自准直经纬仪建立测量正交坐标系,测得平行光管与星敏感器光轴夹角的理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即为单星测量精度。为消除星敏感器镜头畸变引起的测试误差,通过最小二乘法和多项式拟合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校正。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角精度与直接观星试验的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用星惯组合导航系统中惯性导航系统和星敏感器之间刚性和弹性两种不同的安装方式,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安装角的动态标校方法。该方法以星敏感器得到的姿态数据和惯导系统输出的姿态数据构建滤波观测量,基于惯导误差传播方程构建状态方程,通过Kalman滤波实现对惯导系统姿态误差和星敏感器安装误差的动态最优估计。基于"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的实测导航数据、船体弹性角形变数据对该动态标校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星敏感器与捷联惯导系统之间本地刚性安装时安装角动态标校误差较小,异地弹性安装时由于安装误差角的动态变化导致标校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环境温度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温度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有一定影响.运用光机结合方法,研究环境温度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计算典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热效应引起的结构参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星敏感器星点定位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视场角0°附近,环境温度变化对星点定位精度影响较小;通过材料匹配,减小系统温度焦移系数,可以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星点定位误差.热补偿设计后,在环境温度-20~60℃范围内,星敏感器最大测量误差仅为0.02″,约为原系统的1/7.  相似文献   

4.
自准直仪示值误差是通过在小角度检查仪的指示计下放置相应尺寸的量块,产生相应的标准角度.由被检自准直仪依次瞄准读数,各受检点对零位的读数差与标准角度之差,即为各受检点的示值误差。下面以分度值为1”的光电自准直仪为例.对自准直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准直仪与棱体或多齿分度台等角度计量器具配合使用对编码器分度误差进行检测时,自准直仪读数的处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提出了应用《光电轴角编码器校准规范》中分度误差计算公式时自准直仪读数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自准直仪 -正多面棱体测量系统检定测角系统角位置误差时 ,自准直仪读数增加方向、正多面棱体安装后随轴系转动时工作面序号增加方向和轴系角位置数显读数增加方向在角位置误差计算过程中如何影响自准直仪读数、正多面棱体偏差的符号取定。最后通过一个测试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微机械自跟踪双坐标光电自准直仪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设计一种电磁驱动的微机械结构,实现自准直仪双坐标光电信号的自动跟踪,采用跟踪与读数分离的方法,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经实际测试和使用表明,设计方案合理,稳定可靠,双坐标工作范围为-100″-+100″,仪器具有绝对零点,分辨力0.1″,非线性误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光电自准直仪与多种传感器的联合测量,提出了光电自准直仪虚拟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的方法。通过虚拟方法建立其空间直角坐标系,推导出参数的转换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为实现光电自准直仪与其他传感器的联合测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准直仪是利用光学自准直的原理,实现小角度测量的精密测量仪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瞄准及测量仪器。本文针对光电自准直仪的光路结构、硬件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算法三部分进行研究,,其中重点研究了四种光点位移检测算法,降低示值误差、实现宽量程、高分辨率的高精度光电自准直仪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CMOS星敏感器焦平面装配及标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高精度CMOS星敏感器的使用要求,本文对焦平面装配的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搭建了CMOS星敏感器装配及标定测试系统,利用长焦距平行光管像面移动测量方法进行了星敏感器轴上和轴外的星点成像,获取了焦平面离焦量及倾斜数据.在这些数据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对某焦距50 mm,相对孔径1/1.25,全视场20°的CMOS星敏感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