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溶剂脱沥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金属、残炭及沥青质含量很高,难以直接催化加工。围绕其合理加工利用问题,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的基础上,用连续式溶剂脱沥青装置将尾油进行梯级分离,得到轻脱油、重脱油和脱油沥青。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脱沥青油收率及性质的影响,计算了杂质的脱除率,提出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结果预测连续式脱沥青油中残炭及镍含量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轻脱油收率为52.2%,总脱沥青油收率为84.7%时,连续式溶剂脱沥青对金属的脱除率达到99.5%,残炭脱除率达60.0%,轻脱油总金属含量仅为8.7μg/g,残炭为4.49%。  相似文献   

2.
油砂沥青改质所得中间馏分生产柴油和喷气燃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thabasca油砂沥青进行改质可以得到轻瓦斯油窄馏分,研究了将这些轻瓦斯油窄馏分作为柴油和喷气燃料时的性能。分析了轻瓦斯油窄馏分的馏程、十六烷值、烟点以及其他性质如芳烃含量、苯胺点、硫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加工流程、选取恰当的馏分可生产出符合当前严格环境法规和未来产品规格要求的柴油和喷气燃料。同时,回归出了预测十六烷值和烟点的新型关联式,其变量包括密度、模拟蒸馏馏程、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的单环芳烃含量及总芳烃含量;这些关联式可用来预测油砂沥青改质得到的宽馏程中间馏分的十六烷值和烟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南美原油综合评价研究了其基本性质,并对各不同窄馏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原油呈现密度大、黏度大、酸值高、凝点低、蜡含量低和碳氢比较高的特点,属于高硫环烷基原油。该原油的窄馏分性质考察表明,初馏点~140℃馏分的硫含量较高、氮含量低,环烷烃含量和芳烃含量较高,可考虑作为催化重整原料,120~240℃馏分可考虑在精制后生产喷气燃料,200~350℃的柴油馏分,可经过精制脱硫后作为-10号低凝柴油的调合组分,350~450℃馏分作为减压蜡油馏分,其收率较高,硫含量高,残炭、金属钒含量低,饱和烃和氢含量较低,可作为加氢裂化原料或加氢预精制后作催化裂化原料。总体分析该类原油轻质馏分收率低,沥青收率高,总拔出率低,并且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不宜于直接生产汽柴油,可通过调合或改性工艺生产优质的重交道路沥青。结合原油及各馏分油的性质,提出了利用南美原油生产燃料油和重交道路沥青的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6 L实沸点蒸馏装置对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宽馏分和窄馏分切割,发现随着馏分收率增加,硫、氮含量增加,芳香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馏分收率为60%时,芳香分含量最高;每10%窄馏分切割中,随着馏分变重,三环芳烃含量降低,四环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50%~60%馏程后,四环芳烃含量下降明显。满足针状焦原料要求的适宜馏分为初馏点~60%馏分。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胜沃产的快速热解全馏分煤焦油进行了性质分析,并以其为原料考察了加氢工艺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焦油中金属、硫、残炭、沥青质以及轻组分含量均较低,氮含量较高; 经单段固定床加氢处理,在反应温度400℃、氢分压12 MPa、氢油体积比1 000、液时空速1.0 h-1的反应条件下,煤焦油中大于500℃的重馏分全部转化,轻油馏分(汽油馏分、柴油馏分)收率达到70.15%,且汽油馏分可作为重整原料或作为汽油调和组分,柴油馏分中芳烃含量较高,不宜直接作为柴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伊朗和沙轻减压渣油混合油分离成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对窄馏分的组成分布和结构进行了研究,为STRONG沸腾床加氢原料的结构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窄馏分收率的增加,饱和分质量分数减小,胶质质量分数增大,芳香分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各窄馏分中基本不含沥青质,残炭值、硫和氮及金属元素含量逐渐增加,氮和金属在最后几个窄馏分和残渣中有富集现象。用改进的Brown-Ladner法计算了各个窄馏分和原料的结构参数,预测了窄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对特征化参数与窄馏分的性质进行了关联。建立了伊朗和沙轻减压渣油混合油窄馏分残炭值、芳碳率、与特征化参数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7.
溶剂存在下的渣油轻度热解-脱沥青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渣油在溶剂存在下轻度热解-脱沥青过程.以胜利减压渣油和孤岛减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热解温度及热解时间对脱沥青油(DAO)收率、残炭值及镍含量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渣油在溶剂存在下的热解溶剂脱沥青过程与单纯溶剂脱沥青过程相比;DAO收率明显提高,残炭值和镍含量显著降低;沥青的软化点降低而针入度和延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辽河稠油减渣分离成14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测定了各个窄馏分的性质和组成,用改进的Brown-Ladner法计算了各个窄馏分和原料的结构参数,预测了窄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对特征化参数与窄馏分的性质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随着窄馏分收率的增加,残炭值、S和N及金属元素含量逐渐增加,饱和分质量分数减小,胶质质量分数增大,芳香分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芳香碳率fA增大,环烷碳率fN和烷基碳率fP逐渐减小。加工性能较好的窄馏分收率为15.18 %。建立了辽河稠油减渣窄馏分残炭值、芳碳率、环烷碳率、烷基碳率与特征化参数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9.
以辽河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C5为溶剂,在压力4.0~7.0 MPa、剂油质量比4:1及温度160/180 ℃的条件下进行深度溶剂脱沥青试验,残炭降低率50%左右,90%以上的沥青质得到脱除,并富集到脱油沥青中。采用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催化裂化-沥青残渣焦化组合工艺加工辽河减压渣油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溶剂脱沥青压力的提高,脱沥青油的收率增加,压力为7.0 MPa时,总脱沥青油收率达到74.22%,沥青残渣收率明显降低;轻、重脱沥青油催化裂化的平均液化气+轻油收率分别为25.74%及12.72%,沥青残渣焦化的液化气+轻油收率均值为7.17%。采用组合工艺技术,辽河减压渣油的液化气+轻油收率较减压渣油直接焦化提高了4.06 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两套丙烷脱沥青装置生产的目的产品脱沥青油性质和收率的差异,对两套丙烷脱沥青装置的生产工艺进行对比,并对产品进行试验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800 kt/a丙烷脱沥青装置生产的脱沥青油产品的粘度小、收率高、粘度指数低的原因是其所含小于560 ℃馏分过多所致,是两套装置生产工艺有所差别而引起的。通过对两套丙烷脱沥青装置的抽提塔的结构及抽提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蒸馏装置减压深拔程度,以降低减压渣油中小于560℃馏分含量,提高抽提塔塔顶温度和降低溶剂比等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减压渣油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延迟焦化技术是应用最广的减压渣油加工技术之一。采用溶剂脱沥青工艺处理减压渣油,其液体收率较高。介绍了国内外减压渣油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延迟焦化与溶剂脱沥青相结合的工艺路线,以取得更高的液体收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Dix公式计算层速度的误差公式,并对误差因素进行了分类。在做剩余层速度平面图时,要设法消除各种误差。对系统误差用平均差层速度的办法消除;对可计算误差用趋势分析的办法消除;对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处理的每一环节都要注意加以消除。并用一实例说明了剩余层速度平面图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Upgrading of waxy Mumbai High vacuum residue was carried out at fou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viz. 430, 445, 460, and 475?°C in an autoclavable reacto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terial at the wall and at the centre of the reactor was found to be as low as 0οC and as high as 10οC depending upon rate of coke formation at different severities. Maximum coke formation (23.31?wt%) was found at 475?°C and for the reaction time of 60?min. Maximum liquid and gas yield was found to be 55.96?wt% and 16.9?wt%, respectively at 475?°C and for the reaction time of 90?min.  相似文献   

14.
针对苯加氢过程中产生的二甲苯残液进行分离,通过减压精馏实验并结合化工模拟软件PRO II 9.0建立的二甲苯残液分离模型对其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高效精馏,可以实现焦化二甲苯残液中组分的分离;在理论板为60,压力为10k Pa,回流比为15时,可以获得w99.0%的茚满,回流比为20时,可获得w99.0%的四氢化萘,单程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实验与模拟结果为实现工业化分离二甲苯残液制备茚满和四氢化萘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原油劣质化趋势及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渣油加工会越来越多地选择加氢路线。但渣油加工加氢工艺存在原油选择面窄,适应性差的缺点。以俄罗斯原油为例,从渣油性质入手,通过数据对比,说明加氢工艺比焦化工艺更有竞争力,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不能加工重金属质量分数大于120μg/g的原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论证,采取设置大常压小减压方案及增设一套小规模的焦化装置,都能很好地解决原油劣质化问题,提高全加氢型炼油厂原油选择上的适应性。特别是增设延迟焦化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加工流程对掺炼原油劣质油比例,增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灵活性,发挥渣油加氢和焦化的联合作用,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考察了2种进口渣油加氢催化剂(RM系列和ICR系列)在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330万t/a渣油加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种渣油加氢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在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相近的条件下,与ICR系列催化剂相比,RM系列催化剂的脱硫、脱残炭性能较优,脱金属性能略差,且RM前部反应器床层压差上升速率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