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12):2383-2386
结合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高矿化度的特点,对研发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CQYH-1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润湿反转能力和驱油能力。结果表明,0.1%~0.5%的CQYH-1与长庆某油田原油界面张力达到10~(-3)m N/m数量级,与该油田注入水、采出水配伍性良好。当矿化度为10~100 g/L时,0.5%的CQYH-1界面张力仍能保持10~(-3)m N/m数量级,抗盐性能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吸附能力。接触角测试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将岩心表面接触角由70.70°变为0°,改变了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驱油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9.9%~16.67%,满足长庆低渗透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油要求。该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已在长庆某油田现场得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2):2383-2386
结合长庆油田低渗透非均质高矿化度的特点,对研发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CQYH-1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润湿反转能力和驱油能力。结果表明,0.1%0.5%的CQYH-1与长庆某油田原油界面张力达到100.5%的CQYH-1与长庆某油田原油界面张力达到10(-3)m N/m数量级,与该油田注入水、采出水配伍性良好。当矿化度为10(-3)m N/m数量级,与该油田注入水、采出水配伍性良好。当矿化度为10100 g/L时,0.5%的CQYH-1界面张力仍能保持10100 g/L时,0.5%的CQYH-1界面张力仍能保持10(-3)m N/m数量级,抗盐性能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吸附能力。接触角测试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将岩心表面接触角由70.70°变为0°,改变了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驱油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9.9%(-3)m N/m数量级,抗盐性能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吸附能力。接触角测试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将岩心表面接触角由70.70°变为0°,改变了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驱油实验表明,0.5%的CQYH-1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9.9%16.67%,满足长庆低渗透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油要求。该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已在长庆某油田现场得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水驱后残余油的分布形态,分析了表面活性剂驱替各类型残余油的机理。结果表明,水驱残余油主要分布在孔隙间的交汇处,较大的孔隙中,狭小的吼道和盲端内;分布形式主要分为柱状残余油、Y状残余油、膜状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等。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润湿反转、乳化等机理驱替残余油,但针对各类型残余油,其驱替过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一种廉价高效、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其在能源、化工原料以及国防战略物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能源采收率技术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石油的开采以及油田的开发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都是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的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是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利用物理、化学、热量以及生物等先进的技术来改变岩石和流体密度,强化开采剩余石油储量的方法,以表面活性剂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具有提高采收率效果好、适用范I羽广、发展潜力火等特点,本文以如何有效的开采水驱去后剩余油为出发点,最终确定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及油水混合物界面张力的基本概念,以及重点阐述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主要原理.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由于作用在油水混合物及油藏的作用方式及结果的不同会对石油采收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分析采收率影响因素在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中的作用,有助于帮助表面活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各项影响因素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化学复合驱油技术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驱替相的粘度来提高原油采收率。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是其驱油特性的主要参数。对六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单剂界面活性、复合体系界面活性评价、复合体系增粘性评价,并利用三层非均质模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并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能力。30 min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并快速拉断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最高;30 min内界面张力达到10-2并快速拉断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较高;30 min内能刚刚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但2 h内界面张力不再变化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最低。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数量级、界面张力降低速度、油滴断开时间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次采油是油藏水驱开发之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途径,表面活性剂驱是三次采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或改变储层岩石润湿性来提高洗油效率,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注入倍数、注入时机直接影响原油最终采收率,结合实际区块岩石,通过室内表面活性剂驱替实验优选出表面活性剂以及相应的注入参数,应用于该油田区块,原油递减趋势明显变缓,增油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体系的表面活性性能和含量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中日趋重要。本文针对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一元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同油的界面特性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短;随着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加,稳定界面张力值越低。聚合物对两性表面活性剂同模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有影响,且有利于体系同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的降低;但界面张力并不是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一直单纯降低,当质量浓度为1.0g/L时界面张力最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注入压力高,常规酸化及酸压等措施有效期短,且可能造成储层二次伤害的问题,根据L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发了一种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耐温、耐盐性的降压驱油表活剂JZ-01。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JZ-01界面活性、润湿性、吸附性、抑制黏土膨胀性、阻垢性及自发渗析性能,结果表明:JZ-01降压驱油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和改变储层润湿性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抑制黏土膨胀能力和防垢能力,以及较好的降压驱油应用潜力。通过在L1区现场试验4个临界高压井组,注水井较前期压力上升变缓,对应油井达到了控水增油效果。研究证明JZ-01表活剂具有降压驱油作用,对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舒政  丁思家  韩利娟  王蓓  李碧超 《应用化工》2012,41(6):1032-1036
在83℃下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DL-S、HL-Y/NNR、GZ-16的油水界面张力、乳化能力以及改变油藏岩石润湿性的能力。利用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的这3种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1 000 mg/L时,DL-S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数量级,HL-Y/NNR表现出较为优越的乳化性能,GZ-16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在驱油实验中,具有最好乳化性能的HL-Y/NNR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最大为12.91%,其次为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DL-S,相较而言,改变润湿性的能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廖凯丽  王斌  于乐香  宋君  彭龙 《当代化工》2014,(8):1485-1487
对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相关方面的适用性评价,通过岩心模拟驱替实验研究了改善驱油效果的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与明15块注入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显著,推荐使用的浓度范围为0.05%~0.30%;地层温度条件下,可稳定65 d;65℃时经过150 min达到析水平衡且析水率仅为60%,乳化能力较好;吸附量均在2.0 mg/g左右,抗吸附能力良好。模拟驱替实验表明:使水驱采收率提高约12%,最终采收率达到42%,驱油效率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低渗透油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和后期开采含水率高的特点,对三次采油活性剂驱替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实验室所配制的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地层的吸附损小于2mg·g-1,当地层温度为45℃时,低浓度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也能保持在10-3mN/m以下,符合油田三次采油要求。当油田含水率在90%以下,活性剂的浓度为400ppm,表面活性剂注入量为0.6~0.7PV时,表面活性剂驱替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表面活性剂驱可以有效地提高洗油效率,减少毛细管阻力,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界面张力仪评价了4种表面活性剂(甜菜碱活性剂、羧酸盐活性剂、石油磺酸盐SS活性剂、DVS活性剂)界面张力稳定性幵优选出了2种(界面张力达到了10~(-3) mN/m)。基于优选的2种表面活性剂迚行了其乳化性能的评价,以达到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矿化度为2.5×10^5mg/L、氯化钙浓度为1.5×10^4mg/L的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随着盐含量的增加(60~250g/L)而降低。在高矿化度模拟地层水条件下,GA12-4-12及其与聚合物复合体系SP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值(10^-3mN/m)。进行模拟驱油实验表明,GA12-4-12与SP复合体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分别为6.25%、10.67%。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从岩石颗粒表面剥离原油的能力越强,驱油效果越好,活性剂将原油从岩石颗粒表面剥离下来的能力是反映活性剂驱油效果的重要参数,为定量描述这种能力,提出了原油剥离速率的概念,自行设计了一套测定原油剥离速率的实验装置,并对使用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界面张力和岩心驱替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定量测定原油剥离速率,可以作为评价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我国油田原油采出率,实现原油生产的稳产,使用高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势在必行,化学驱作为一种提高油田原油采出率的重要手段,近二十年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点分析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近年来的发展,为下一阶段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α-烯烃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和复配型等4种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度性质进行评价,重点对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驱油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当碱的质量分数为0.3%~0.9%、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0.3%时,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mN/m数量级,且具有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质量分数低和范围宽等特点。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较单一类型表面活性剂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好,采收率增加1.46%(体积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复配表面活性剂超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低渗透油藏开采中,采用水驱采收率低和开发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碱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为验证该表面活性剂性能,对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SHPC7体系性能最佳,能快速得到界面张力平衡状态。然后,配置不同浓度的SHPC7,并对其界面张力进行观察,从而得到其最佳的实验浓度。最后,通过模拟低渗透油藏环境,就SHPC7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性能、驱油性能等进行评价,并将其与AOS表面活性剂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环境下SHPC7的乳化性能要优于AOS表面活性剂,同时随着SHPC7的加入,其采收率可提高15%。由此说明SHPC7体系在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7):1556-1558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开发了一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ANG7-Ⅳ-7,并测定体系的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吸附量。结果表明,ANG7-Ⅳ-7表面活性剂浓度在14 g/L范围内,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m N/m的超低数量级,当ANG7-Ⅳ-7浓度为4 g/L时,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6.025×10-3m N/m;在注入浓度为4 g/L时,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量为2.035 mg/g。室内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4 g/L的ANG7-Ⅳ-7表面活性剂驱可在水驱后提高采收率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