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以变温航空润滑油为工作介质的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修正方法,利用变温航空润滑油流量标准装置对4支涡轮流量计在多个温度点下进行了校准试验,通过双指数衰减函数对校准结果进行拟合修正。结果表明,各温度点和流量点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与校准结果误差小于1%,修正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液压油介质的圆柱齿轮流量计在变压工况下仪表系数修正方法,利用变压体积管流量标准装置对齿轮流量计在多个压力点下进行了校准试验,通过解耦曲线拟合和二元曲面拟合两种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了拟合计算。经两种方法拟合计算,各工况下齿轮流量计仪表系数与校准结果误差均小于0. 4%,证明两种拟合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以变温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圆柱齿轮流量计仪表系数修正方法,利用体积管蓝油流量标准装置对圆柱齿轮流量计在多个温度点下进行了校准试验,通过二元二次函数对校准结果进行了曲面拟合计算。经拟合计算,各温度点和流量点齿轮流量计仪表系数与校准结果误差小于0.3%,证明该拟合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液压系统内齿轮流量计在工况条件下仪表系数的变化情况,利用变温变压流量标准装置对齿轮流量计在多个温度、压力、流量点下进行了校准实验。通过解耦曲线拟合和二元曲面拟合,对校准数据进行拟合计算,拟合误差小于0.5%,证明了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校准涡轮流量计的时间常数,建立液体阶跃流量试验装置,该装置利用螺杆泵输送流体形成平台流量,采用内啮合齿轮泵输送流体形成阶跃流量分量,通过控制高速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阶跃流量分量与平台流量的叠加,最终产生阶跃流量。利用皮托管对阶跃流量产生时间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阶跃流量上升时间小于9 ms。在不同阶跃工况下对涡轮流量计开展时间常数校准试验,结果表明:涡轮流量计时间常数并非固定值,且受平台流量影响较大,具有随前平台流量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受阶跃流量幅度影响较小;在小流量范围内,实际测量得到的动态流量系数与理论模型推导得到的动态流量系数偏差较大,而在大流量范围内二者较为吻合。最后对时间常数校准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最大扩展不确定度约为10 ms(k=2)。研究成果有助于评估流量计动态特性,有望提高非稳态流量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曹启威  王彬 《计量学报》2016,(Z1):170-174
研究了双柱塞计量缸的流量计校准装置,通过系统控制与计算实现计量缸计量流量与被校流量计测量流量的在线对比,以满足宽量程和高精度的校准要求.分析了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估.研究了校准计量柱塞行程和移动速度对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的影响,给出了建议的校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该校准装置可满足宽量程液体流量计校准,流量计量稳定性在0.2‰内.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涡轮流量计在脉动流量下动态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涡轮流量计内脉动流场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中获得了流量计在不同脉动幅值和频率下的瞬时输出流量,通过正弦函数拟合获得各工况输出流量的平均值、脉动幅值和初始相位,进而对涡轮流量计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分析,幅频特性随脉动频率成线性降低的趋势,而相频特性随频率增加而增大而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李春辉  李鹏 《计量学报》2015,36(6):610-612
分析非定点使用时涡轮流量计仪表系数的线性内插和曲线拟合方法,并基于10台涡轮流量计的检测结果,对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曲线拟合法可以对涡轮流量计的仪表特性进行很好的预测,且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明显小于线性内插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用一台Φ25mm的涡轮流量计用两种不同粘度的液体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说明涡轮流量计在高粘度介质使用中,仪表系数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影响到仪表准确度,进一步提出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体积管标准装置上对一种新型涡轮流量计的计量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传统涡轮流量计不同,该新型涡轮流量计的叶轮采用3叶片长螺旋形结构,且没有轴,轴承直接套在叶轮罩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叶轮结构上的改进,流量计的抗流动干扰能力明显增强,不过由于该流量计的叶轮较大,小流量时流量计仪表系数受到流体黏性阻力和轴承摩擦阻力影响要比大流量时的影响大,因此,在量程范围内依据检定规程计算得到流量计的最大示值误差为0. 2069,但重复性非常好,为0. 077%。利用分段插值方法对流量计的仪表系数进行修正后重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流量计的相对示值误差在±0. 3%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