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长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气厂(下称第五采气厂)组建于2009年3月,主要负责苏里格气田东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近年来,他们以目标牵引、精细控制、文化提升、创新发展为龙头,以全面加强、全面覆盖、全面提升三基工作为主体,以实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重点,大力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并投入开发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也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薄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单井产量低、建井数量多,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直井开发经济效益较差。为提高单井产量,改善气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在分析总结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先导性试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苏东南区为研究对象,率先开展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攻关。从水平井参数优化、整体部署、轨迹优化及精细导向等多个关键技术研究出发,运用地震、地质及气藏等多学科攻关,形成了一套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整体开发关键技术。应用该项技术系列建产1个水平井立体开发区、2个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和1个大丛式水平井井组开发区,为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开发起到示范作用,值得在致密砂岩气藏规模化推广。  相似文献   

3.
谢军 《天然气工业》2020,40(1):1-10
近年来,得益于深层大型碳酸盐岩气藏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位于该盆地中部的安岳气田是我国迄今已发现的最大的整装碳酸盐岩气藏,也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特大型气田,但该气田也存在着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气层薄且纵横向分散、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极低且气水关系复杂等重大难题,使得天然气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①创新形成特大型古老复杂碳酸盐岩气藏精细开发技术,构建"透明气藏",建立高产井培育技术,实现了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开发口口井高产、下震旦统灯影组气藏单井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高,保证了该气田长期高产稳产;②集成创新大型气田优快建设技术,实现了气井全生命周期安全受控,3年高效建成精品工程,打造绿色矿山新高地,高效建成安全清洁大气田;③集成创新特大型气田开发智能管控技术,实现了万物互联、深度感知和自动化生产,融合AR、VR、机器人、无人机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开辟了气田开发智能化管理新形态,打造智能气田;④创新形成特大型气田整体开发优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强非...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古生界气藏(简称苏南下古气藏)是苏里格气田一个典型的水侵活跃型气藏,产气贡献突出的同时,产水却严重影响了气井产能。为了实现有效分类管理该区块,开展了流动单元的研究。以流动层指数(FZI)为桥梁,成功实现了流动单元的量化,在地质单元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流动单元,将苏南下古气藏划分为三类流动单元。不同类别的流动单元,其生产特征各异,为了确定相应的控水生产对策,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考虑边水和底水两种模型,预测气井在不同配产下的产气产水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目前气井配产过高,导致产水日趋严重,为了达到控水稳产的效果必须降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流动单元的高产水气井,选取9口典型井开展了不同生产制度下的控水生产现场试验,根据试验效果制定了相应高产水气井的控水生产对策,并推广应用于苏南下古气藏,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实现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苏里格气田属于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大型气田,面积大,单井产量低,气井数量多,无人值守,适合自动化管理。文章以苏里格气田苏75区块为试点,阐述了远程控制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紧急截断技术、电子巡井技术及井口数据采集技术等"天然气井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在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该系统为油气田自动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气藏无明显气水界面,但开发过程中气井均存在不同程度产水。通过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测井曲线重叠法和交会图法,明确了地层水体类型、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马五5亚段地层水属于封存较好的古代残余海水,存在底部滞留水、气水同层和透镜状水体3种分布模式,其中水层和气水层的深侧向电阻率界限为266 Ω·m,气水层和气层的深侧向电阻率界限为710 Ω·m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低、稳产时间短,运行中设备重复使用率高。针对这一生产实际, 对部分设备如井口开工加热炉、移动注醇设施等进行橇装化设计,仅预留进出口管线,现场通过法兰盘与相邻管道、设备进行快速不动火连接,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单位产能建设成本,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使苏里格气田低成本、快速开发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统评价,因此未来天然气井网优化调整对策尚不明确。为此,充分利用区内1.8×104余口气井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进程中井网的持续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直井规则、混合、水平井整体、加密试验与欠完善等5种类型,并采用加密井增产气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井网的特征和开发效果,提出了高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 500 m×650 m、600 m×600 m井网下,天然气的采收率较高,但优化调整面临较大风险;(2) 600 m×800 m井网较优,既可达到较高的天然气采收率,又具备优化调整空间;(3)混合开发井网占比高,但储量碎片化严重,优化调整潜力有限;(4)水平井整体井网的优化调整可能性较低。结论认为,针对成熟天然气开发区需加强剩余气精细挖潜与井网精准调整技术攻关,针对未开发区应强化储层结构精准描述与可视化部署、差异化井网实施与储量极致...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天然气储量规模和年产气量目前都位居全国第一。为了进一步延长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稳产时间、提高气藏采收率,总结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地质与气藏工程认识,梳理了影响气田持续稳产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下一步的开发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有效砂体规模、储层物性、含气性等都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并且局部气水关系复杂;(2)不同区域气井产量、累计产气量、产量递减率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气藏采收率受储层品质和开发井网的影响大;(3)优质储层储量动用程度高、储量劣质化趋势明显、剩余储量碎片化现象严重,导致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稳产难度大;(4)为了实现该气田的长期稳产,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强非均质性的特征,需要进一步推广"基础井组+基础井网+差异化加密"的井网部署策略,持续推进动/静态分析相结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和混合井型部署技术,运用老井查层补孔、侧钻水平井及重复改造等手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配合地质工程一体化改造工艺技术提升储层改造的有效性,采用智能化和水平井高效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提升气田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且尽早推广"负压"开...  相似文献   

10.
崖城13-1气田是我国首个海上气田,也是南海西部海域第一个发现和对外合作开发的高产大气田。通过对该气田20年开发过程中挑战对策及开发经验进行系统的思考回顾,总结探索出了指导崖城13-1气田高效开发的技术策略:1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开发策略贯穿全程,少井高产的开发理念以及各开发阶段因时而异的开发技术政策引领高效开发;2开发阶段滚动调整、均衡开采,以准确认识气田为前提,合理挖潜气田,确保稳定供气;3多专业结合,研究技术配套,开展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和见水综合评价,并实施降压生产技术,以减缓气田产量递减、提高气田采收率。高效开发策略与技术的成功实践使崖城13-1气田保持了16年的稳定生产,高峰年产气量达到35.5亿m3,为南海西部地区万亿m3大气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对后续其他海上气田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降低开发成本、挖掘井间未动用储量的有效途径,在苏里格气田苏10、苏53区块开展老井侧钻水平井实践,逐步克服了小井眼侧钻施工"塌、漏、卡"及剩余气评价困难等工程、地质难题,形成了与致密砂岩气储集层相适应的侧钻水平井钻完井、优化部署及地质导向等配套技术。侧钻水平井充分利用老井,大幅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井间剩余储量动用,产量是相邻直井的3~5倍,其生产效果受钻遇砂岩段长度、水平段在储集层中的位置、动用有效气层厚度、含气饱和度、控制储量、压裂改造等因素影响。苏10、苏53区块至今共钻侧钻水平井12口,平均钻井周期49 d,平均水平段长度689 m,平均有效储集层钻遇率61.5%,投产后初期平均井口压力16.2 MPa,平均日产气量4.7×10~4m~3,截至2017年末平均增产1 000×104m3以上,效果显著。随着区块低产老井增多,富集区井位趋于饱和,剩余含气区品位变差,侧钻水平井开发技术可以向优化井网规划、布井方式以及开拓挖潜区域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勘探发现以后效益开发面临极大挑战,为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开发突破,确立了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开发、中方担任作业者的国际合作开发模式。10余年的合作开发实践表明,在相同的储层地质条件下国际合作区单井开发指标明显高于自主开发区,系统梳理关键开发技术并进行系统总结对提升自主开发区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与自主开发区追求规模效益与低成本控制的开发理念不同,国际合作区以经济效益、正现金流策略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经过多年集中攻关与实践检验,形成了三维地震—地质融合储层评价、网格分区棋盘丛式标准化井网部署、批量实施工厂化钻完井作业、TAPLite分层压裂储层改造、适度放压间歇生产气井管理、速度管柱主导的措施增产6项关键核心特色开发技术,通过与自主开发区技术对比,落实了5项可供借鉴的特色开发技术,并总结了3条重要启示:(1)持续深化地质研究支撑高质量部署;(2)加强顶层优化设计支撑科学有序实施;(3)强化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助推开发效果提升。国际合作区关键核心开发技术与重要经验的吸收借鉴可对致密气新区开发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体积压裂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对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天然微裂缝、岩石脆性、岩石抗张强度与三向应力和储层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体积压裂试验。结合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特点,首先确定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选井原则,在压裂技术措施上形成了以下工艺技术:研发大通径压裂管柱,满足大排量注入;采用低黏、低伤害液体体系造复杂缝网;组合粒径陶粒支撑主裂缝;段内多缝压裂进一步增加改造体积。同时建议排量在10 m3/min以上时,压裂液体系采用滑溜水和交联胶组合方式,支撑剂以40~70目和20~40目的组合粒径陶粒为主。2012年进行了10口井的现场试验,平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68.07×104 m3/d,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上述工艺技术是提高该气田天然气单井产量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通过高水平的数字化气田建设,在前端实现了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实时感知,中端实现了安全存储、实时监视、集中管控,后端实现了初步智能分析、数据共享与技术支撑。前端、中端、后端一体化协同、高效联动与数据共享,快速推动了传统业务流程重构与工作方式变革,全面构建了"单井无人值守+区域集中控制+调控中心远程支持协作"的管理新模式和"电子巡井+定期巡检+周期维护"的运行新模式,实现了数字化条件下的开发生产转型升级。开发生产数字化助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生产维护成本、应急处置成本大幅降低,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员工数字化能力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为了建设好数字化油气田,建议要解放思想,革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综合集成共享;提升全员数字化转型认识,坚持业务驱动,不断演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刊特约通讯员王颖)2011年9月,喇嘛甸油田在国内首次试验直驱螺杆泵技术取得巨大成功。该技术不仅解决了直驱螺杆泵偏磨问题,还进一步拓展了节能空间。螺杆泵是一种"新生代"机采井,具有占地面积小、地面设备简单、便于生产管理维护等优点,在油田机采方式中  相似文献   

16.
榆林气田南区高效开发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榆林气田为典型的低渗透岩性气藏的地质特征, 从气田高效开发思路出发, 强化气田开发动态分析, 主要包括气井产能核实和气井分类管理, 实现了低产井的科学开发。采用气藏工程方法简化气田动态监测工作量, 主要通过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等的理论计算, 节约了气田开发的大量测试费用。探索气田效益分类方法和判断标准, 采用多项评价指标分析气田效益形势, 为提高气田的开发效益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指导了榆林气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并投入开发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也是中国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具低压、低渗、低丰度、薄储层、强非均质性特点。气井投产后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直接导致气田开发经济效益差。为提高单井产量,改善气田开发效果,获得开发效益,在分析总结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先导性试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苏东南区为研究对象,率先开展致密砂岩砂体展布规律与开发方式技术攻关。通过前期大量观测野外露头特征,结合该区盒8段沉积特征和钻井资料识别砂体横向叠置模式,在密井网区进行砂体精细解剖,运用等高程法精细划分单砂体,采用多方法论证河道带宽度,定量化描述河道砂体,建立区块河道宽厚比的经验公式,为定量化描述河道砂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详细研究了苏东南区砂体与有效砂体空间和平面展布规律,根据纵向多层段储层分布类型,分区建立3种井型集群化布井模式和3种水平段轨迹差异化设计模式,使气田开发方式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有效储层钻遇率和储量纵向动用程度,整体提升了气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石油集团整体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开拓探索煤层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两级重大专项与公司级科技项目一体化实施,加强专项实施过程管理,严控经费执行;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架构,深度融合研发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强调政策导向鼓励创新,重视成果凝练,积极申报科技奖励,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提升科技影响力。通过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配套,完善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理论,创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七大技术系列,建成了国内一流实验室,有力支撑了我国煤层气业务的发展。公司成立10年来,科技管理能力、创新创效、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内煤层气领域业务技术主导者、标准规范制定者、业务发展领跑者。  相似文献   

19.
结合企业实例,介绍了工程公司的特点及新型科技管理模式,并针对这些特点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产生的管理瓶颈和困难,提出了创新管理方法,给出了创新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东方1-1气田经济高效开发实践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平  何巍  成涛 《天然气工业》2012,32(8):16-21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具有面积大、各气组含气面积叠合性差、储量丰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和非烃组分含量高等特点。为达到经济高效开发气田的目的,针对该气田特点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对储层非均质性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落实构造、刻画砂体,寻找出海上浅层低渗透气藏的“甜点”--相对高的孔渗体(带),利用大位移长水平井段钻井技术来提高单井的控制产能,通过两期开发及后续调整井的分步实施,实现了对该气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其产量满足了下游产业的用气需求。此外,针对长水平段井产能测试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水平井的稳定产能测试新方法,成功解决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难题,达到了少井高产、高效开发海上气田的目标,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