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油藏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该油田长7储层受储层物性、压裂裂缝等因素影响,注水开发驱替效果较差,大量剩余油分布于人工裂缝两侧难以动用。本文通过研究X油田试验区的开发现状,从油藏沉积、孔喉、裂缝特征入手,选取试验区进行致密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并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一定的认识。研究表明,试验井水平井实施压后补能,单井补能3000~10000m3,适当降低了压前补液比例,压裂液放喷比例37.8%下降到23.7%,单段返砂量由5m3下降至2m3左右,有效地保持了压裂缝网形态,有利于稳产,同时,合理优化闷井时间,能有效缩短排液期,闷井时间定在40-60较好,有效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为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于低渗透、埋藏深、致密油气藏,常规压裂技术不能有效地实现储层的增产改造。以新疆玛北油田为例,新疆玛北油田石油储量非常大,但是由于储层埋藏深、致密、低渗透的特点,常规压裂技术效果差、产量低。为了实现对储层的深穿透、长裂缝、高导流,提出了深穿透大中型压裂改造技术。通过对压裂工艺的优选,按照"一高三低"的原则优选压裂液,按照"三结合"的原则优选支撑剂。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参数,经现场压裂施工应用,压后产油量比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气藏开发是目前油气藏开发的难点,往往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的方法以增加产能,而许多低渗气藏的产能模型没有考虑气体滑脱及裂缝间干扰所带来的影响。运用以叠加原理及等值渗流阻力原则等方法,将低渗气藏压裂水平井完井后流体的渗流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裂缝内气体的达西线性流动,气体在基质中的径向渗流区以及水力压裂裂缝泄流引起的非达西椭圆渗流区。建立考虑气体滑脱、裂缝间干扰影响的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滑脱效应下各流入动态曲线,结果表明:随滑脱系数增加,气井产量相应增大;井底流压越低,随滑脱系数的增加气井产量变化越明显。因此低渗气藏开发中气体滑脱效应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及空间展布规律,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以及排量对复杂缝网形成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应力差(3 MPa)下,水力裂缝更容易发生转向,趋向于沿着相对薄弱的天然裂缝和层理面延伸,使得裂缝趋于复杂,有利于致密砂岩储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在水力裂缝扩展中,低黏度压裂液能充分保证滤失,在裂缝中流动摩阻小,有利于裂缝尖端的破裂,而且形成复杂缝网;压裂液泵注排量越大,破裂压力越大,裂缝越容易多处起裂,使得压裂裂缝形态趋于复杂。研究结果为致密砂岩储层现场压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致密储层压后焖井效果,需要对压裂储层选择不同的压后焖井方式。根据压后返排的物理过程以及对地层微裂缝演化损伤,建立压裂液返排模型。国内外学者之前所做的研究大多只是介于宏观裂缝的返排率研究,而本文为优化返排率计算模型,提出了在地层微裂缝中返排过程中的压裂液返排率的计算模型。通过微裂缝中返排模型,可计算出微裂缝中压裂液返排率。然后通过计算、分析某油田A、B区块在不同焖井方式下的压裂液返排率,并依据其变化规律,选择不同储层适合的不同焖井方式,为致密储层压后焖井方式的选择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先产生的裂缝会使得近井周围的应力场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压后水平井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在储层和裂缝内流体控制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内外边界条件,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产能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并分析了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对压裂水平井压力场分布和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条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不会再对水平井的产能产生明显提升;缝长的增加并不能无限度的提升水平井产能;研究的结果为增加压裂水平井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吐哈油田目前开发至埋深4000-4500m储层,储层低渗致密,地层温度105℃左右,要求压裂液体系和压裂工具有很好的耐温耐剪切和耐高压性,通过优化压裂液体系、引进耐高压高温压裂工具和优化压裂程序,设计出了一套新型的压裂方案,满足了吐哈区块低渗、高温储层深井压裂技术的需要,为吐哈区块高温深井压裂技术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是以煤为储层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CH4),以吸附态吸附在煤的微孔隙壁表面。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全球埋深浅于2000m的煤层气资源约为260×1012m3。由于能源需求迫切,对煤层气的开采十分迫切,目前,水力压裂改造措施是国内外煤层气井增产的主要手段。煤层割理和天然裂缝系统发育,应力敏感性强,因此,煤层的压裂与常规油气藏压裂相比滤失量更大,滤失机理更为复杂,形成长缝更加困难。此外,压裂液大量进入煤层中的割理和天然裂缝系统,容易造成储层造成污染、砂堵等现象。因此,降低滤失不仅有利于提高压裂液效率,减少压裂液用量,使裂缝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还可以减少压裂液在油气层的滞留,降低压裂液对油气层的损害。鉴于此,压裂液滤失对煤层气压裂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降低压裂液滤失迫在眉睫。目前,控制煤层气压裂滤失的有效措施主要有:粉砂降滤;在煤层压裂中使用泡沫压裂液;采用合理的施工排量。  相似文献   

9.
三塘湖盆地牛东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通过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初期产量达到直井3-4倍,预计单井累计产量为直井的3倍以上。通过各种水平井压裂工艺现场试验,形成了以速钻桥塞分段分簇多级压裂为主的主体工艺技术。在研究牛东火山岩储层构造、岩性、物性参数及压裂参数对压裂后产量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压后产液剖面测试、微地震监测等技术,形成了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技术、低成本低伤害压裂液技术、低成本组合支撑剂技术、压前注活性水技术及压后"关井-油水置换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火山岩油藏压裂措施效果,为油田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是低渗气藏水平井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时没有考虑不同气藏控制面积、不同气藏基质渗透率的情况,对压裂水平井裂缝间干扰作用也缺乏深入研究。为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值模拟机理模型,在考虑不同气藏控制面积、基质渗透率的情况下,主要研究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间距对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裂缝半长/裂缝间距的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模拟出的各条裂缝累积产气量及压力等值线图,对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压裂水平井生产初期,各控制面积下累积产气量相同,但随生产时间的延续,气藏控制面积越大,累积产气量越大;基质渗透率越低,采出程度越小,需要压开更多的裂缝,裂缝半长/裂缝间距越大;裂缝条数越多,裂缝间产生的相互干扰也越严重,使每条裂缝的产量减小;裂缝间距越小,压力下降越快,裂缝间干扰作用越强。这为低渗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深井埋深3300~4200m,历史累计共施工10口井14井次,总体反应施工压力高,加砂窗口小,难以完成大规模加砂量,小压测试反应深井天然裂缝发育,采用双翼缝压裂试油效果差,单井累产低;特殊储层特征影响深井改造方式与之匹配性,通过对储层裂缝形态研究,开展老井压裂降压优化,结合适用于深井高温储层的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究,形成新沟嘴组深层直井复杂缝压裂工艺技术系列,现场增油效果明显,为实现2311万吨储量升级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陶辉 《辽宁化工》2012,41(12):1307-1309,1326
苏里格气田某区块在参考前期裸眼分段压裂试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度规模化推广应用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水平井压后产量一般在104 m3/d以上,为同区块直井产量的3~5倍.该区块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一般超过800 m,初期水平井分4段压裂,之后技术人员在增加裂缝段数、加砂规模、水平段长度等方面积极探索,以期达到更佳的开发效果.已实施井的投产效果表明:裂缝段数、加砂规模、水平段长度不直接影响产量;有效储层长度和气测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压后产量;提高水平段有效储层钻遇率有利于增加压后产量.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储层具有多裂缝、低压力和低渗透的特点,在压裂过程中容易造成压裂液的滤失,形成短而宽的压裂缝,使压裂效果不理想。本人通过对国内外煤层气压裂新技术进行调研,研究煤层气储层压裂过程影响效果的因素,从而对不同的压裂技术适用性进行分析,对这于煤层气储层在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压裂液、支撑剂和压裂工艺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民屯潜山含油气丰度高,主要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大部分潜山裂缝储层需要进行压裂改造。针对大民屯凹陷储层特征,采用压裂液损害评价方法,分别从压裂液对裂缝性储层的损害和对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损害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压裂液对增产效果的不利影响,得出潜山储层压裂液伤害结果,并根据测定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为该区现场压裂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起着传递压力、形成地层裂缝、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的作用,压裂液或其添加剂由于与地层不配伍,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压裂液对产层的伤害程度决定了压裂施工效果的成败,因此最大程度的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在压裂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卫北三叠系砂岩裂缝型油藏由于天然裂缝的存在,压裂液大量滤失,增加了施工的砂堵几率和对储层的伤害。通过压裂液、压裂工艺技术研究,解决了砂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施工易砂堵和储层污染问题,形成了一套以降滤失为主,适合于砂岩裂缝型油气藏的压裂工艺技术。并经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葡萄花外围储藏丰度低、薄互层层比例大,水平段钻遇率低,常规压裂方式改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探索薄互层水平井可控穿层压裂技术,形成外围储层人工裂缝穿层标准,为葡萄花薄互层可控穿层压裂提供合理设计标准与工艺控制依据。通过周围直井压后裂缝剖面监测及水平井压后示踪剂检测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井层压裂情况,证实葡萄花水平井穿层压裂技术可有效实现薄互水平井钻遇层段与非钻遇层段的有效沟通,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裂缝性储层由于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构造应力的不同,在水力压裂中施工压力会有不同的表现。腰滩油田隐性裂缝发育,是导致压裂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裂缝性储层并不需要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沟通更多的储层区域和更多的天然裂缝是保证油井压后高产稳产的关键。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有效控制压裂液向天然裂缝的滤失,本文从支撑剂优选、压裂液优化、施工工艺优化这三个角度来研究,保证施工的成功率。通过研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储层具有致密、渗透率低等特点,只有采取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才具有开采价值。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目前页岩气开发最有效的手段,而页岩气压裂液又是压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压裂液类型及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是否能造成一条足够尺寸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即直接关系到水力压裂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井眼类型(直井或水平井)、压裂增产模拟和页岩储层岩心特征等影响因素,阐述了页岩气储层产量评估和预测方法的现状。研究了直井水力压裂理论产量,以及页岩气产量分析预测的解析法和经验法,并分析了适用于预测复杂的多裂缝水平井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