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3次采油阶段,为了保证石油采收率,需要对3次采油技术的真实性能进行评判。提出了油田企业聚合物驱油的性能评价和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聚合物驱油的评价模型,即对聚合物、碱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转化情况详细说明和计算,同时探究了影响聚合物驱油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控制到最低,最后对聚合物驱油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包含增黏性、耐温性、热稳定性、驱油效率及非均质岩心模型的分流量。根据以上指标综合判断了聚合物驱油的真实能效。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污水混凝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实施聚合物驱后,采出水对化学混凝的敏感性降低,现有药剂的加药成本大幅上升。介绍了一种针对含聚合物污水研制的新型混凝剂的合成、性能和适用条件等。通过对河南油田污水处理的试验表明,当该种混凝剂加入质量浓度为3 500 mg/L时,出水浊度达到3 FTU以下,聚合物去除率达到85%以上,加药成本与聚合铝相比降低80%以上。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分散型调驱体系,具有注入性好、成本低、配液方便、耐温耐盐性强等优点。本文针对M型聚合物微球体系,开展了膨胀性能、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及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M型聚合物微球可在7d内膨胀15~16倍,膨胀倍数不受浓度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传输运移能力及增油效果,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可达16.5%。 相似文献
5.
6.
聚合物作为调驱剂已广泛被各大油田应用,因此,对聚合物性质的探索始终是广大石油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S型聚合物,开展了性能评价以及驱油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型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其性能受浓度、矿化度的影响.本文探究了S型聚合物的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以及驱油效果,为实际油田开发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油田增油技术,驱油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聚合物驱油原理入手,分析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因素,包括聚合物性质、油藏性质和操作条件等,同时提出优化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聚合物性质、油藏条件和操作条件等。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键点,有望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部分水解支化聚烯酞胺在实际应用于高温和高盐化度的油藏中时,很多聚合物溶液的增黏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并且部分水解支化聚烯酞胺易被剪切降解,所以对部分水解支化聚烯酞胺进行修饰改性,在其中增加疏水单体和极性单体的方法来改善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来满足需求。本实验制备了一种驱油用聚合物,然后首先研究了初始温度对合成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接着研究了在聚合物当中导入极性单体以及疏水单体对聚合物在复合盐水溶液中表观黏度的影响,最后又进一步评价了聚合物的耐热性以及抗剪切性。结果表明:当疏水单体和极性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55%、5%及初始温度在11℃左右时,该驱油聚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增黏性与耐剪切性。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
本文对油田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对于化学驱油中的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能进行了相关的评价分析,基于常用的波驱贡献比分析法在现场调研中,以微观模拟驱油实验为依据,在不同湿润条件、非均质条件和不同的驱替条件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化学驱油的微观机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调整性,可为后续的化学驱油体系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相比于传统的二次采油工艺,三次采油驱油工艺是油田采油技术的又一次巨大的飞跃,三次采油技术依托于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双重作用效果,有效的提升了采油驱油的效率。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三次采油化学驱油工艺已经日趋完善,在多个大型油田的相关调查中,采用三次采油技术比传统的二次采油技术的采油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几十年来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概括了三次采油的种类,以及采油作用原理。针对化学驱采油的分类,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油采油所使用到的化学原料,并对化学驱油采油技术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近30个矿场的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九五"期间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溶性耐温抗盐单体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两性聚合物、梳形聚合物、溶液复合型、交联聚合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以上几类水溶性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了部分类型聚合物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耐温抗盐聚合物交联体系和溶液复合型在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聚合物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采油方法之一,在国内很多油田中都得到了使用。在实际采油活动中,影响聚合物浸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加入量、加入速度、浓度等等,对于油藏开发工作人员而言,应该了解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并控制工艺保障驱油效果。本文聚合物驱技术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帮助技术人员有效使用聚合物驱技术,提升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丁雪莹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11):97-98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我国油田三采中的重要技术,在油田中后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我国油田开发现状,聚合物驱油技术仍是目前收效最佳的驱油技术之一.课题研究由此出发,深入研究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技术原理以及驱油效率机理,并重点分析可能对驱油效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旨在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在利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高效、廉价、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对推动化学复合驱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常见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以及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