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欢127莲花油层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开采16a,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低压、低产井多,开发效果变差。2007年对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域,确定可以利用水平井技术在区块进行二次开发,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并且根据岩心分析资料,确定区块油藏特性适合于蒸汽驱开发,将来可以利用水平井进行组合式蒸汽驱,进一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稠油生产普遍采用蒸汽吞吐方式,采收率很低.近年来,其稠油生产的主力区块大多数进入蒸汽吞吐后期,衡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周期油汽比也接近经济极限.为探索辽河油田稠油吞吐开发后有效的产量接替方式,1998年以来欢喜岭油田齐40块开展了蒸汽驱可行性研究和试验,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中深层蒸汽驱工业化生产.截止2011年,辽河油区蒸汽驱已形成了注汽、举升、高温监测、调剖等配套工艺,基本满足了稠油油藏对蒸汽驱配套工艺的要求.针对分层注汽、注汽井高温不压井作业、高温调剖技术在蒸汽驱现场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河油田蒸汽驱配套工艺技术下步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锦州油田经过近40a的勘探开发,产量全面递减,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只能引进新的开发方式寻求突破。稠油区块引进了火烧油层等开发方式,由于火烧油层独特的开发方式决定了作业井控安全也有别于常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因此在作业过程中的井控安全、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区中深层老区稠油油藏热采经历蒸汽吞吐开采后,多采用蒸汽驱方式提高采收率,但蒸汽驱油气比和原油商品率均较低。如何提高老区稠油油藏采收率已成为辽河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高3块为例,在经历了天然能量开采、蒸汽吞吐开采以及蒸汽驱试验后,进行火烧油层开发方式可行性的实践与研究,并确定该技术可以作为稠油老区油藏蒸汽驱后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5.
蒸汽驱是稠油吞吐中后期较为有效且较成熟的接替开发方式,油藏最终采收率可达到50%~60%。通过长期的开发实践研究发现,蒸汽驱开发效果与地质和工程条件有关。分析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各因素影响分析,主要依据构造、油层厚度、储层非均质性、原油粘度、油藏工程研究方法及生产动态分析,从蒸汽驱开发机理入手,确定蒸汽波及方向,进而总结出影响蒸汽驱开发的主控因素,并相继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施后缓解了蒸汽驱所存在的矛盾,改善了汽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实际生产资料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井楼油田LZ27井区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条件及转驱方案。研究表明,试验区吞吐后转蒸汽驱最佳井网为目前井距、反九点井网,合理转驱时机为吞吐5个周期后转驱。通过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方案优化设计,优选出最佳方案为试验区部分井继续吞吐5个周期后再转入汽驱,发生汽窜后对注汽井采用间歇汽驱方式。后期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上产及相似油田改善热采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胜稠油油藏剩余可采储量大,采出程度低,自然递减率高,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是稠油油藏开发的主要开发方式之一。通过前期地质研究和区块优选,四个稠油油藏区块实施的水平井蒸汽吞吐措施初期效果良好,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显著提高,表明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在是有效动用该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8.
齐109断块目前处于蒸汽吞吐后期,平均单井吞吐14.3轮,地层压力仅在1M Pa左右。在区块整体转换开发方式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动静态分析,开展油藏精细描述、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找出剩余油富集区,针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断块下步挖潜工作方向,建议优选断块中部地层压力低的井区实施小区域转蒸汽驱试验,为断块全面转驱积累经验,最终达到提高断块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欢喜岭油田齐40区块自1998年11月份开始进行蒸汽驱先导试验,2008年3月全面进入蒸汽驱工业化实施阶段。区块目前处于蒸汽驱替阶段,生产井高温汽窜已成为区块开发的突出问题。为此采取防窜措施,控制蒸汽均匀推进,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热效率,才能最终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洼60断块S3段油层于1997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目前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生产处于“三低”(低压、低产、低油汽比)、“两高”(高轮次、高存水率)阶段,断块面临大幅度递减趋势.受油藏埋深制约,常规蒸汽驱及SAGD技术难以应用在该断块深层超稠油,为探索高轮次吞吐末期深层特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优选洼60-H25井组开展水平井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试验,寻找一种蒸汽吞吐后经济有效的接替技术.经过近两年的试验,井组产液量和产油量大幅度上升,实现了油汽比、采油速度的稳步提升,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为洼60块超稠油转换开发方式开发,延长开发年限,提高采收率,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家油田郑6块沙一段为典型的潜山稠油油藏,该油藏满足稠油热采标准,适合注蒸汽吞吐开发。文章在分析该块试采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块地质特点,选择直井注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优化了蒸汽吞吐井距、避射厚度、注汽强度、吞吐转蒸汽驱时机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曙光油田普通稠油经过2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高达87.5%,常规吞吐开发效果越来越差。针对当前曙光油田普通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后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对纵向、平面、层内和潜山四类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并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状况,从转换开发方式、调整开发井网、加大高效措施、应用组合吞吐技术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蒸汽驱、火驱等开发方式转换、应用水平井技术调整开发井网、加大大修、侧钻、补孔等高效措施工作力度、应用配套组合吞吐技术,探索改善普通稠油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初步形成了普通稠油开发后期改善效果的工作思路,拓展了油藏剩余油挖潜的技术手段,对薄互层稠油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及油田的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常规稠油吞吐开发后期的接替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水驱仍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欢西油田千22莲花、锦271兴隆台吞吐开发后期开发方式优化的效果的分析,认为在吞吐开发后期实施注水开发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探索出了适合常规稠油吞吐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为同类油藏转换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鉴定的、新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下二门油田浅北区块H 2Ⅰ2、3小层为薄层稠油油藏,常规试采及出砂冷采产量低的情况,根据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油层厚度及注蒸汽吞吐试验结果等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开发方式对策研究,提出H 2Ⅰ3小层宜采用注蒸汽开发,并根据已开发油田的生产情况及数模结果,对注气参数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X油田九区齐古组浅层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非均质性强、地层能量低,导致油藏投产以来蒸汽吞吐效果一直较差。针对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蒸汽超覆及汽窜等现象,采用了CO_2辅助蒸汽吞吐采油技术。通过PVT高压物性试验,研究了CO_2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注入CO_2可以增加原油膨胀能、降低原油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调整注气剖面,因此蒸汽伴注CO_2较单纯的蒸汽吞吐效果好。对该区块进行了CO_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矿场试验,试验井组单周期累计增油量为8 792 t,措施井平均含水率降低了20%,生产天数延长90 d。试验结果说明CO_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可以提高该区块采收率,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深层特稠油油藏吞吐后期蒸汽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油藏工程法,动态分析法、物模、数模等方法,对处于蒸汽吞吐末期的洼38块沙三段油藏进行了蒸汽驱试验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该项研究确定蒸汽驱试验的合理开发层系、合理井网井距,并对试验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选。根据研究结果实施了6个井组的蒸汽驱试验,并见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研究对同类油藏转换开发方式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X区块属于高孔、高渗、弱边水的普通稠油油藏,针对区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热采开发成本高且气源紧张的状况,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对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降粘复合驱开发方式的对比研究,确定了X区块采用降粘复合驱开发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并对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实践证明,取得较好的经济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变开发方式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井楼油田某试验井区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实际生产资料分析,系统深入研究了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最佳转驱时机和转驱注采参数(注气速度、蒸汽井底干度、采注比、单井排液能力)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吞吐5个周期后,剩余油饱和度依然较高、热连通基本形成,地层压力相对较低,是蒸汽吞吐转驱的较佳时机。蒸汽驱最佳注汽速度为80t/d,单井排液能力达到40t/d,井底蒸汽干度在60%上蒸汽驱效果好,但最低不得低于40%。实验区的研究对整个井楼油田蒸汽吞吐转驱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东稠油油田油藏埋藏深(2100-2200m)、稠油粘度大,英4区块稠油脱气粘度50℃时达到149779mPa.s,该区块储量可观,三级储量已达6300万吨,常规的开发方式不能满足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开发实践,实施了英4平1水平井蒸汽吞吐试验,为该区快的有效动用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油藏,能够有效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开发直井难以开发的油藏。但是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成为该类油藏开发后期部署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对W70块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落实了剩余油分布,论述了蒸汽驱开发的可行性,开展部署,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