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红兵  严科 《断块油气田》2011,18(4):438-441
近岸水下扇是在陆相湖盆陡坡带发育的一种重要油气储层类型,沉积特征复杂,扇体多期叠置.在系统观察岩心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坨123断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和扇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粒度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  相似文献   

2.
饶阳凹陷马西地区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饶阳凹陷马西地区构造活动的演化阶段以及地震、测井、岩相、粒度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等亚相及若干微相。影响其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同生断裂的活动形成了陡坡地形,幕式活动构成触发机制,发育阵发性水下扇;气候因素和物源因素也影响其发育;基准面升降影响其相序特征,在本区,主要发育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相序。针对马西地区近岸水下扇发育的特点,建立了该区的发育模式。分析了其含油性,扇中水道微相储层物性最好,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3.
云南陆良盆地新近系茨营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良盆地上新统茨营组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其中,在茨二、三段盆地东部边缘断阶带发育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测井和地震响应等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钻探资料显示在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识别出辫状水道微相、辫状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扇端泥微相和扇端席状砂微相5个沉积微相,扇中辫状水道是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结合成藏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气藏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辫状水道和扇中前缘砂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酒西坳陷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西坳陷石大凹陷为一东断西超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湖盆.早白垩世早期,在右旋扭动背景下受局部拉张作用的影响,凹陷内形成了一系列NE、NNE向张扭性断裂,这些张扭性断裂控制了石大凹陷下白垩统的沉积,在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了独具特色的近岸水下扇砂岩沉积体.石大凹陷陡坡带控凹边界断层在早白垩世早期的强烈活动是导致近岸水下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近岸水下扇砂体常常下切到深湖--半深湖暗色泥岩,油源条件得天独厚,决定了近岸水下扇砂体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开展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对指导断陷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家堡滩海区近岸水下扇体研究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家堡滩海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向埕宁隆起过渡的斜坡区,沙河街组为该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沙河街组主要为湖盆边缘相沉积,近岸水下扇发育。该区沙河阶组沉积体系以海岸线为界分为:东部海域为长石及火成岩颗粒含量高的水下扇体沉积;西部陆地为碳酸盐岩颗粒含量高的水下扇体沉积。东部扇体储层物性好,西部扇体储层物性差。本文通过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预测、测井约束反演、微相分析、分频解释等手段精细刻画了扇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一岩性、岩性油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油气富集具明显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主水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陡坡带的砂砾岩扇体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聚集体,从其成因上可分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和沟道浊积岩。利用地震资料建立各种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和地震识别模式,根据外形特征和内部反射结构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断陷湖盆在中新生代处于扩张期,普遍发育近岸水下扇。水下扇一般沿大断裂下降盘展布,且多分布在湖盆陡坡的一侧。扇中砂岩因断层遮挡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南部陡坡一侧,早期根据构造圈闭模式发现的真武、富民等油田,经进一步开发落实均为扇中砂岩与构造控制的复合型油气藏。如何利用地震技术预测扇体展布范围以及扇中砂岩发育区是南部陡坡带扇体勘探的关键。综合利用了多种地震解释手段,对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邵伯工区近岸水下扇进行了预测,为勘探提供了依据,经钻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汪贵锋 《南方油气》2006,19(2):28-32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及其伴生的重力流水道体系。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近岸水下沉积发育的地质背景、沉积特点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坨123断块古近系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坨123断块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砾状砂岩为主,兼具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特征,可细分为扇中主体、扇中侧缘、扇中前缘、扇端、湖相泥和滑塌浊积砂6种微相类型。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扇中主体和扇中前缘具有不同的层内非均质特征,分别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扇中前缘储层的物性、含油性要好于扇中主体储层;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扇中前缘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扇中主体主要发育细孔细喉型孔隙结构,扇体边缘主要发育微孔型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0.
水下扇是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但对其内幕岩相进行精细刻画难度较大,导致勘探井位部署的成功率很低。为此,本文从"扇沉积模式"出发,建立一种模式指标来解决井数据缺乏的问题。以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古近系东营组某一期湖底扇为例,通过经典水下扇模式分析地震相,综合选择出既有明确地质意义、又能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地震波反射特征的砂岩和砾岩两种组分含量指标来量化分类水下扇岩相。然后采用模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映射"砂岩和砾岩含量-地震属性"间非线性关系,从而获得水下扇岩相的粗略划分,可满足勘探阶段大范围储层描述的精度要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何将 "扇沉积模式"与"地震数据"进行定量化衔接,从而为水下扇岩相的识别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岩心、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对具有丰富稠油资源的罗家地区和垦西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体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砂砾岩体分别为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沉积发育于坡度较大、湖水较深的古地貌背景,为重力流驱动,主要发育砾岩,以粗杂基支撑、混合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一段式,以发育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相序为特征。垦西地区扇三角洲沉积为受边界断层控制、发育于湖水较浅的缓坡型沉积背景,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双重水流机制,主要发育含砾砂岩,以颗粒支撑结构类型为主,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两段式和三段式为主,以发育向上变粗的反旋回相序为特征。罗家地区水下冲积扇与垦西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导致其砂砾岩体的储集性能、含油性以及开采过程中流体的活动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邮凹陷邵伯地区戴南组发育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隐蔽圈闭,扇体识别、形态刻画及砂砾岩厚度预测是此类圈闭描述重点及难点。针对难点,通过正演模拟明确了扇体内幕及外部的地震反射特征,以指导地震剖面扇体识别;应用三维可视化地震数据浏览确定了扇体空间特征,以多属性聚类分析圈定了扇体平面形态;应用波阻抗反演预测了扇体储层厚度。综合以上研究,邵伯地区落实扇体圈闭5个,为钻探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在后期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陡坡扇储集层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研究抽稀井网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和多学科信息(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进行储集层沉积相三维建模和预测的效果,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分别用东营凹陷永921地区全部井(37口)、抽稀一半井、仅5口井,对其沙河街组陡坡扇储集层进行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当波阻抗与沉积相之间有较好的概率相关关系时,应用标点过程随机建模方法,仅用少量井亦可获得较好的建模和预测效果。这对于勘探或开发早期少井条件下的储集层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图4参21  相似文献   

14.
由于开展井间地震勘探的目标井多数为不共面的水平井和斜井,原本为井间地震二维问题转变为三维问题。一般的射线正演方法不能解决复杂构造的运动学正演问题。利用三维分块技术和逐段迭代法提出适用于复杂构造三维井间地震的三维分块正演模拟方法,并编写了井间地震复杂构造三维分块正演模拟程序,实现了井间地震三维分块正演模拟算法。对井间的多种复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表明,该方法及其程序正演结果正确,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构造情况的井间地震三维运动学正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分析,确定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且主要为扇中到扇缘沉积,发育沟道、沟道间、席状砂、泥石流等沉积微相。微相平面分布具有扇形结构特征。在单井微相及微相平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水下扇沉积模式。对水下扇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及沉积地形、气候、基准面变化控制了水下扇形成。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宋玉龙  谭绍泉 《石油物探》2004,43(4):359-368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常规地震采集技术已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要,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发展了一套针对复杂地质目标的高精度采集技术。在理论上,从观测系统设计、震源激发、检波器接收、噪音压制等方面对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在实际应用方面,针对胜利油田的田家地区、罗家地区、四扣地区和渤深6地区的不同地质目标和地质任务,从采集工艺上详尽地分析了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对取得的地震资料,采用新老剖面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精度采集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井间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井间地震技术能够实现两井之间构造和储层等地质目标的高精度成像,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地震波在井间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认识井间地震的复杂波场。利用声波方程建立井间波场数值模拟计算公式,选取一对实际井的声波测井资料建立了速度模型,进行井间数值模拟,得到了合成记录,对记录波场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上、下行反射波和直达波的时距特征。不同观测系统设计参数的成像试验表明,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优化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降低井间地震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车排子地区地震砂体识别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车排子地区春光油田,运用地震砂体解释方法,从井出发,井震结合,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层位,以合成记录和地震正演模拟为指导依据,有砂体的地方进行解释,没有砂体的地方不解释,在全工区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砂体识别.通过砂体平面分布图刻画砂体边界、分析沉积体系,并结合该区成藏条件,寻找有利勘探目标.共找出有利圈闭8个,其中已知油藏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