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漏问题对钻井作业危害性极大,本文针对塔河地区普遍存在的井漏问题,收集了国内外堵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钻井实例和具体数据为基础,总结与分析了不同地层的漏失原因:上部砂岩地层渗透性强、钻井液渗漏严重,二叠系玄武岩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裂压力低、易发生漏失,盐膏层需提高钻井液密度防止盐膏层塑性蠕变,上部裸眼井段承压能力不足从而引起漏失;并通过现场作业情况给出了防漏堵漏技术对策:上部地层调整钻井液配方进行封堵,二叠系采用随钻堵漏并采用新的堵漏剂,根据盐膏层地层岩性情况及时调整封堵材料的加量、对上部砂岩易漏失地层进行预封堵、提高井底承压能力;最后对塔河地区防漏堵漏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承压堵漏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罗镇地区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完钻层位沙河街组地层,钻探目的是开采沙一段、沙四段油气层;罗镇地区沙河街组生物灰岩、砂砾岩体发育地层易发生漏失,漏速达40mm^3/h,严重漏失时井口不返钻井液,钻井施工困难;本文针对该区块井漏状况和发生井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地层特性,利用双膜承压处理剂、有机智能可变形堵漏剂配伍,进行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双膜承压防漏堵漏技术研究,提高一次防漏堵漏效果;现场应用表明:双膜承压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预防及堵漏处理方法,成功解决了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地层漏失状况,保证了该区块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3.
埕古19井是中石化一口重点高风险预探井,完钻井深3215m,三开钻穿太古界地层1432m,钻探目的是了解埕东凸起太古界内幕含油气情况;1920.00~2290.97m井段漏速达25.8m3/h,漏失钻井液730.65m3,钻井施工困难;本文对该井井漏状况和发生井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适应该井地层特点的无固相复合防漏堵漏钻井液工艺技术,有效控制后期钻进漏速小于0.5m3/h,中途测试采用无固相复合防漏预处理措施;现场应用表明,该井凝胶堵漏、无固相复合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预防及堵漏处理方法,解决了埕古19井太古界不同井漏的现象,测试前利用无固相复合防漏预处理措施钻井液技术,成功进行了三次中途测试,无任何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该井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
针对杭锦旗区块刘家沟组地层钻探过程中出现的地层破碎、裂缝发育、漏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对地质概况、井身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该区块施工难点是刘家沟组地层的恶性漏失问题,提出了针对该区块的防漏堵漏工艺措施。防漏工艺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井身结构设计、优化钻井液参数、优化钻井施工工艺以及随钻封堵防漏工艺等;中等漏失采取静止堵漏工艺,严重漏失采用间隙式挤堵堵漏工艺。桥堵加迪塞尔间隙式堵漏工艺在J66P13H井应用成功,保证了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为该区块区块刘家沟地层的恶性漏失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吐孜洛克气田区块位于塔里木油田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吐孜洛克背斜构造,该区块吉迪克层位二开段逆断层、三开段低压诱导性裂缝发育丰富,因开采井注酸地层被严重破坏,已钻8口井均发生不同程度漏失,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且产生了较高钻井液成本。通过对已钻井漏失情况及原因、处理过程进行分析,钻井液现场采取随钻防漏技术及桥堵、复合堵等堵漏方法和工艺,以此来减少漏失的发生与漏失量,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防漏、治漏、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和减少漏失的堵漏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其核心是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产生的正压差导致钻井液向地层中孔隙、裂缝及溶洞等的漏失。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金鼎地区具体沉积构造条件及探井井漏情况,分析金鼎地区钻井井漏原因,指出该地区漏失层地层构造特征及钻井工程因素是导致井漏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堵漏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堵漏措施,进而指导鄂尔多斯盆地金鼎地区钻井施工。  相似文献   

7.
苏气探井区块跨度大,今年包含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盐池地区。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前旗区块存在失返性漏失,防漏、堵漏时间长,后期井控风险较大,刘家沟组井漏复杂是严重影响了苏气探井提速。低密度钻井液无法平衡易塌地层的垮塌,高密度的钻井液体系与刘家沟承压能力低的矛盾特别明显,漏失严重,井漏导致钻井液密度不能达到稳定井壁要求,导致易坍塌地层垮塌加剧,进而造成卡钻事故。苏气探井刘家沟组井漏处理技术以及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是决定苏气探井快速钻井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8.
李宁  李龙  王涛  刘潇  刘裕双  周志世  郭斌 《广州化工》2020,48(11):101-103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地质情况和钻井情况复杂,导致钻井过程中井漏频繁发生,钻井液损失量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统计库车山前区块漏失情况,分析盐膏层及目的层漏失特征,揭示了库车山前地区盐膏层与目的层钻井液漏失机理,明确了盐膏层及目的层钻井液漏失成因,形成了堵漏基本原则和治漏技术思路,对今后库车山前地区的防漏堵漏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地质情况非常复杂,钻井施工时常遇到不同程度的井漏,针对不同的漏失原因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是解决井漏复杂的关键。通过对库车山前地区各类堵漏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针对库车山前盐膏层和目的层钻井液漏失成因机理,确定出各类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的重要级别,建立了堵漏材料几何、力学和化学关键性能参数系统评价方法体系,优选出适用于库车山前盐膏层和目的层治漏的架桥材料、填充材料和变形拉筋等材料,为该构造带的防漏堵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吉林油田长深区块营城组地层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细砂岩、砂砾岩较发育且储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在长深平2、长深平4等井水平段进行欠平衡钻井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漏失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深层欠平衡水平井防漏及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优选出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通过现场应用于长深平5井,储层水平段漏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快速安全钻井施工。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区比德-三塘向斜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基岩出露较差,煤层露头不明显,岩溶地貌发育,孔隙结构不稳定,储层区灰岩地层发育,煤层气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漏失,井漏不仅延误钻井工期、增加钻井成本,且严重威胁到钻井施工的安全。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块漏失原因及井漏处理难点,针对不足,改进防漏堵漏技术措施,总结堵漏过程中的经验,为贵州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闫许峰 《广州化工》2023,(10):15-17
井漏是指在石油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井下复杂问题,钻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井或下套管过程中有漏失的井,固井质量一般都难以保证,科学的堵漏评价方法和堵漏材料的选择一直是行业的技术难题。本文基于模拟地层裂缝具有“呼吸效应”的原理,开发了动态裂缝堵漏评价仪,依据此评价方法评价了纤维堵漏材料、颗粒级配堵漏材料以及化学类的凝胶堵漏材料B65SE。加入1%~3%BWOC的化学类的凝胶堵漏材料B65SE的水泥浆在南海东部多次使用,有效解决了窄压力窗口遭遇的固井漏失和裂缝性漏失等复杂井况。现场应用表明,加入了化学类的凝胶堵漏材料B65SE的水泥浆具备优良的防漏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港油田官962断块钻井过程中井漏频繁发生,沙一段生物灰岩是主要漏失层位,通过对官962断块地层岩石孔隙特点和井漏的机理研究,结合实际钻井过程中积累的堵漏经验,摸索出2种适合该断块的堵漏方案:水泥堵漏法和双模承压堵漏法。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为该断块后续的防漏堵漏作业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托普台区块二叠系堵漏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河油田托普台区块的井基本都含有二叠系地层,在钻井、固井施工过程中二叠系普遍存在漏失情况,一次堵漏成功率低、易复漏,一直是该区决钻井、固井的一项技术难题.通过对二叠系地层矿物组成、漏失特点的研究分析,总结以往该区块二叠系堵漏技术,确定合适的堵漏技术和堵漏钻井液配方,并应用于现场施工,提高了一次性堵漏成功率、节约了堵漏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二叠系堵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东部地区陆丰13-1油田A井钻井过程中,钻遇灰岩发生裂缝性漏失,漏速大,桥接材料堵漏困难。针对该井灰岩井段地层特点及漏失情况,该井采用了桥接材料堵漏、随钻堵漏并强钻穿灰岩漏失井段、挤水泥堵漏等工艺,最终堵漏成功。陆丰13-1油田A井灰岩裂缝性井漏堵漏工艺技术及现场实践,对于其他类似油气井井漏提供了很好的施工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钻井施工作业中,井漏严重影响着钻井速度、建井质量和效益,是钻井工程的头号隐患。井漏是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井漏会降低钻井速度,增加钻井成本。本文给出有关井漏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并以涪陵地区龙马溪组几口代表井为例给出有关处理措施在该地区的应用。最终得出结论,该地区对于非失返性可采用常规方法控制钻井液密度及随钻封堵进行防漏堵漏,对于失返性漏失采用复配复合桥接浆堵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裂缝性地层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井液漏失的现象,给井下安全造成巨大的挑战,同时对油气层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裂缝性漏失一般漏失量比较大,当钻井液静止时,裂缝性的地层会随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变化发生短期愈合的假象,表现形式为在小排量、含堵漏材料的钻井液可建立循环;本文结合现场有关施工过程,在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下,总结了裂缝性堵漏一般规律,确定了较理想的堵漏配方和固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井漏的产生核心原因是由于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而产生的正压差导致钻井液向地层中孔隙、裂缝及溶洞等的漏失。针对四川威远区块栖霞组岩性及施工井井漏案例研究,分析井漏成因,同时对堵漏措施进行研究,选择针对性堵漏措施,提高堵漏成功率,降低井漏风险。  相似文献   

19.
井漏不仅是钻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且是制约安全、快速钻井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井钻进至5700m在奥陶系蓬莱坝组发生漏失,通过一系列措施钻进至6640m寒武系阿瓦提格组中部漏失结束,漏失井段达940m;漏失地层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白云岩为主;75%的漏失发生在钻进过程中,最小漏速为1.8m3/h,最大漏速56m3/h,漏速多数在10~20m3/h。自发生井漏开始,该井采取了降密度、降排量、随钻堵漏、边漏边钻、静止堵漏以及桥塞堵漏等方法成功钻进至漏失结束,共采取了8次桥接堵漏和11次随钻堵漏。从这口井的堵漏经过和成果来看,本井漏失为裂缝型漏失,采用桥接堵漏技术堵漏成功与堵漏配方中架桥颗粒大小、堵漏材料浓度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克拉美丽气田前期勘探钻井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井身结构优化、防漏堵漏技术、钻井液体系优化、钻头优选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现场实施效果表明,二开技套宜下入白碱滩组20~30m;优化后的防漏堵漏配方,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有效减少了井漏;优化后的钾钙基钻井液配方,满足井壁稳定的要求;优选出的高效PDC钻头,提高了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