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端羟基乙烯基硅油(HVS)、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60)、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Z-6020)等为原料,制得LED封装用有机硅增粘剂并将其应用于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中,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对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与LED支架间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有机硅增粘剂的较佳工艺为:HVS、KH 560、Z-6020的量之比为2∶1∶0.25,催化剂钛酸正丁酯的加入量为0.05 g,在温度80~85℃下保温反应4 h;将此有机硅增粘剂按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总质量的1.5%加入到基料中配成LED封装胶,用于5730、2835、3030支架的封装测试,经过85℃、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测试1 008 h后,再于沸腾的红墨水中连续煮5 h,红墨水不渗入灯珠内杯周边及底部。  相似文献   

2.
以α,ω-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为交联剂,气相法白炭黑和乙烯基硅树脂为补强填料,自制的硅烷低聚物为增粘剂,铂配合物为催化剂,炔醇为抑制剂,制备了具有快速硫化和粘接性能的加成型有机硅密封胶,并研究了各组分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黏度为5 000 m Pa·s和50 000 m Pa·s (质量比1∶1)的端乙烯基硅油复配物作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用量为nSi-H/nVi=3,自制硅烷低聚物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比3∶1)作为增粘剂且总用量为3份,乙炔环己醇和甲基丁炔醇(质量比1∶1)作为抑制剂,制得的加成型有机硅密封胶可以在120℃×2 min内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玻璃实现快速硫化和粘接,扭矩达到3. 85 N·m,拉伸强度达5. 10MPa,剪切强度达2. 97 MPa,正硫化时间T90为76 s,操作时间为23 h。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粘接不锈钢用、耐水煮,120℃、10 min完全固化的食品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制备了一种乙烯基环氧硅氧烷低聚物增粘剂,研究了增粘剂用量、气相二氧化硅、含氢硅油的活性氢含量,含氢硅油中的硅氢与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的物质的量比[n(SiH)/n(SiVi)]对加成型硅橡胶的粘接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10 000 m Pa·s乙烯基硅油,增粘剂用量1.5%,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0.75%,n(SiH)/n(SiVi)=1.3时,制备的不锈钢粘接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乔梁  张杰  郑精武  姜力强 《橡胶工业》2014,61(11):661-665
以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钛酸四丁酯(TBT)、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酸乙酯为原料配制底涂剂,改善加成型硅橡胶/尼龙的界面粘接强度,并研究其粘接机理。结果表明:底涂剂中GPTMS/TBT/TEOS质量比为1:0.7:1时,可以在硅橡胶/尼龙界面形成均匀一致的有机无机杂化薄膜,薄膜中的Si—OH和环氧基分别与硅橡胶和尼龙中的Si—OH和胺基发生反应,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提高硫化温度可以促进化学键合;同时由于物理嵌合作用,杂化薄膜与尼龙的化学键合深入到尼龙表面层以下,使两者具有更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基硅油、乙烯基MQ硅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铂金催化剂、抑制剂、增粘剂、导电银粉、含氢硅油、甲基硅油等制得单组分加成型有机硅导电胶.探讨了乙烯基硅油、乙烯基MQ硅树脂与含氢硅油配比对硅橡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增粘剂用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抑制剂与催化剂配比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银粉用量、热老化时间、冷热冲击循环时间、紫外光...  相似文献   

6.
自粘性加成型阻燃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为基料,氧化铝为导热填料,氢氧化铝为阻燃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为偶联剂,铂配合物为催化剂,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酯、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正硅酸乙酯的反应产物作增粘剂,制备了双组分加成型阻燃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结果表明,较佳配方为:100份端乙烯基硅油、8份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0.25%)、铂的质量分数15×10-6、0.05份抑制剂、150份氧化铝、30份氢氧化铝、0.5份偶联剂、3份增粘剂,所得灌封胶无需底涂剂、在90℃的加热条件下可对PC和铝材等有良好的粘接性,热导率0.8W/m.K,阻燃等级UL94V-0,能够满足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灌封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乙烯基硅油为基胶、含氢硅油作交联剂、含环氧基和烯丙基醚的有机硅低聚物为增粘剂、乙烯基取代倍半硅氧烷作阻燃剂配制了触摸屏全贴合用加成型有机硅光学透明胶水(LOCA)。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黏度为1 000~5 000 m Pa·s的乙烯基硅油,末端和侧链部分含氢的硅油,增粘剂用量1.0%,阻燃剂用量1.5%,可制得透光率98%,HB级阻燃,锥入度(单位0.1 mm)为150~250的有机硅LOCA,其与PMMA、PC、PET和玻璃粘接后的破坏形式均为内聚破坏。  相似文献   

8.
以乙烯硅油、含氢硅油、填料、增粘剂等为原料,制得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研究了填料种类、填料改性剂、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六甲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碳酸钙作为填料时,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表现出较佳的粘接性能,其综合性能优异.该材料在室温硫化48 h后,对铝材的剪切强度为2.9 MPa,对不...  相似文献   

9.
航空工业领域需要使用耐温耐介质的密封剂对关键部位进行保护,脱醇型氟硅密封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满足应用需求。均采用聚氟硅液体橡胶作为生胶,加入填料、助剂和交联剂制备了耐高温单组分脱醇型氟硅密封剂,并研制了配套底涂。采用力学性能实验,热空气老化试验,180°剥离实验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密封剂及其配套底涂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剂的结构显著影响密封剂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温性能,采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密封胶具有最好的耐热老化性能;底涂的粘接性能受硅烷偶联剂、含氢硅油共同影响,含有含氢硅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的底涂具有最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对基材粘接性能的主要方法,如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在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链中引入功能性基团,加入含功能性基团的硅烷或硅烷低聚物、有机钛化合物、含烯烃基酚类化合物和含异氰脲酸酯基化合物等粘接促进剂,并指出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粘接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底涂剂及增粘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以聚甲基氢硅氧烷、硅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含丙烯酰氧烃氧基及烷氧基的二硅烷(或二硅氧烷)等为成膜剂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用底涂剂的配制;以及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常用的几种增粘剂(如含烷氧基、硅氢基及反应性有机基的硅烷或硅氧烷低聚物,含硅氢基和β-二酮基的硅氧烷低聚物等)的结构及典型配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测试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探讨乙烯基硅树脂填料和交联剂用量以及含氢硅油活泼氢含量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份加成型硅橡胶中加入45份乙烯基质量分数为0.08%的端乙烯基硅油、5份含氢硅油,用乙烯基硅树脂补强,可以得到拉伸强度为5.9 Mpa、硬度(shore A)51、断裂伸长率为200%的加成型硅橡胶。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含氢硅油和含氢环体为原料,与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通过硅氢加成制得两种环氧改性硅油(1和2)。通过转化率、环氧值以及红外光谱对环氧改性硅油进行结构表征。将其加入硅橡胶体系中,高速混合后,制得高触变性LED封装胶,并测试其硬度、挤出性、粘接性能和触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改性硅油后,封装胶具有显著的触变性;当环氧改性硅油1与环氧改性硅油2质量比为2∶1、加入质量分数为2.5%时,得到触变型封装胶的粘接性及触变效果较佳,与空白样相比分别提高了150%、221%。  相似文献   

14.
以乙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制备了笼型八乙烯基聚倍半硅氧烷(OVS);然后以OVS为改性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碱胶为催化剂和乙烯基封端二甲基硅油为基体,采用调聚反应法制得了OVS改性乙烯基硅油;最后将OVS改性乙烯基硅油与二甲基含氢硅油、铂催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制得加成型模具硅橡胶。研究结果表明:当n(硅氢)∶n(硅乙烯基)=1.6∶1.0、真空脱泡30 min、w(OVS)=16%(相对于硅油质量而言)、100℃调聚反应6 h、80℃硫化2 h时,所得加成型模具硅橡胶的邵A硬度为25~35、拉伸强度为3.0~4.2 MPa和断裂伸长率为310%~400%,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克服了普通硅橡胶硬度低、强度低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乙烯基含量对加成型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低黏度的多乙烯基硅油为基胶,高纯石英粉为填料,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存在下,制得加成型液体硅橡胶.通过测试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探讨了乙烯基含量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含量为1.17 mmol/g、摩尔质量为40000 g/mol的乙烯基硅油,活性氢摩尔分数为0.3%的含氢硅油,填料为40%的高纯石英粉,加入10×10-6的铂催化剂,按此配方制成的硅橡胶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16.
脱氢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察了端羟基聚有机硅氧烷、补强填料和含氢硅油的种类对脱氢型室温硫化(RTV)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种类对RTV硅橡胶的凝胶时间和表观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端羟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按10∶3的质量比并用时,RTV硅橡胶的剪切强度较高;当侧氢基硅油和端氢基硅油按1∶1~1∶3的质量比配合使用时,能明显改善硅橡胶的剪切强度;通过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调整脱氢型硅橡胶的凝胶时间,制得较致密的硫化胶;二氧化钛、氧化锌对脱氢型RTV硅橡胶均有补强作用,而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的氧化锌对脱氢型RTV硅橡胶的补强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绝缘导热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及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粘度为300和1 000 m Pa·s的端乙烯基硅油以质量比40∶60复配、选用活性氢质量分数为0.005 0的含氢硅油且硅氢基/硅乙烯基摩尔比为1.2时,有机硅灌封胶的物理性能较佳;当三氧化二铝用量为150份时,有机硅灌封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双封头和乙烯基环体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出不同摩尔质量和乙烯基含量的乙烯基硅油;以高含氢硅油、D4为原料,大孔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出活性氢质量分数不同的含氢硅油。以乙烯基硅油为基胶,含氢硅油为交联剂,白炭黑为补强填料,加入自制的耐漏电起痕添加剂,制成加成型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讨论了n(Si-H)∶n(Si-Vi)值、含氢硅油中活性氢的质量分数及耐漏电起痕添加剂的用量对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Si-H)∶n(Si-Vi)为1.5、质量分数为70%的高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为1.6%)和质量分数为30%的低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为0.8%)的混合物作交联剂、加入4份耐漏电起痕添加剂时,所制备的加成型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的邵尔A硬度为37度,拉伸强度为8.2 MPa,体积电阻率为4×1015Ω.cm,介电常数为2.7,耐漏电起痕为1A 3.5级,电气强度为22 kV/mm。  相似文献   

19.
-NCO基硅氧烷底涂剂对聚氨酯密封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稀释KSA(-NCO基硅氧烷化合物),并以此作为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PU)密封胶的玻璃基材底涂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无底涂剂试样、含传统Z-6040底涂剂试样和含KSA底涂剂试样对PU密封胶与玻璃基材之间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SA底涂剂的固含量为15%、底涂剂与密封胶的涂敷间隔时间为15 min时,含KSA底涂剂的试样比含传统Z-6040底涂剂的试样更能有效提高PU密封胶与玻璃胶接件的综合性能;前者的剥离强度为9.5 N/mm且为内聚破坏,水中浸泡7 d后其剥离强度仅下降32%,4次高低温循环后其剥离强度仍高达4.1 N/mm。  相似文献   

20.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交联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换合成工艺和配方,制得不同结构、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氢含量的含氢硅油;以它作为交联剂,研究了交联剂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高分子链中Si-H的分布密度较低的含氢硅油作交联剂,可以改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尤其可以明显提高硫化胶的撕裂强度;以氢含量相对较低的含氢硅油作交联剂,可以提高硫化硅橡胶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