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祥林  梁丹  孙福街 《特种油气藏》2011,18(2):66-68,138
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低渗透油藏储层孔喉细小、流体流动困难、孔隙度低、储量丰度较低等地质特点,以及采油井自然产能低、注水井吸水能力差等开发特点,针对海上油田的开发条件,研究了海上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极限注采井距、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动用程度、注采平衡等问题,分析了海上低渗透油藏开发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矛盾,即"少井开发"与"建立有效注采"的矛盾、"高效动用"与"波及程度低"的矛盾、"高速开发"与"注采不平衡"的矛盾,指出矛盾产生的主控因素是海上油田开发井少,导致原因是海洋环境和开采高成本。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海上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突破方向,指出应从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单井工程投资分摊两方面入手,在井型井网和注采方式上探索有效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时压裂和注水井压裂时的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正方形五点注采系统注水井压裂时,裂缝方位不同开发效果不同,裂缝方位与注水井排平行时驱替效果较好;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最佳值;对注水井和采油井同时压裂时,采出程度高,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几乎是同条件注水井压裂时的两倍。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应合理的设计人工裂缝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海上油田应用爆燃压裂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和压裂后高效增产的技术难点,研发了耐高温、低火药力和低燃速火药,建立了爆燃压裂模拟模型,采用安全管柱组件并进行安全校核,形成了海上油田井口泄压方法,并采取强化软件模拟和与酸化技术联作等措施增强技术安全性、提高压裂后的增产效果,形成了海上油田爆燃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海上油田8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井峰值压力为22.4~71.3 MPa,管柱均无安全问题,平均单井增油量43.1 m3/d。研究表明,爆燃压裂技术在海上油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适用于多种井况条件,形成的海上油田爆燃压裂安全控制和高效增产配套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能够提高爆燃压裂的安全性和压裂后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技术,自投产以来日产油达300多立方米,这标志着该海上小边际油田建成并成功投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模式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简要介绍了该油田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大庆外围“三低”油田已经形成了低渗透油阳酸化、压裂(包括CO2压裂)、葡扶合采、小井眼采油、提捞采油、微生物采油、吞吐采油、小排量螺杆泵采油、不热洗化学清防蜡等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为外围油田持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压裂工艺是解决扶杨油层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关键技术之一,开发整体压裂设计每一环节好坏直接影响压裂工艺成功率和效果,从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角度出发,主要围绕井网优化和地应力平面分布规律两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测试压裂技术在江汉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压裂技术是结合测井数据,在加砂压裂之前进行的,用于计算地层闭合应力、岩石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液体在射孔处和地层的摩阻、液体效率和综合滤失系数等参数,从而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待压裂层位的地质特征,为加砂压裂提供依据。随着江汉油田滚动开发,压裂施工的难度不断增加,测试压裂技术在江汉压裂中逐渐被重视起来;FracproPT10.3、Stimplan5.31、GOHFER2000等压裂软件的引入和使用,提升了测试压裂水平。在全面介绍测试压裂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例全面介绍该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自1990年以来,该海域已有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其中包括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通过中外双方近10年的共同努力,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剖析了油田开始技术,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白豹油田长6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其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针对白豹油田长6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井网优化、超前注水和优化压裂等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通过储层综合评价,认为优选目标区是油藏实现高效开发的前提。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通过超前注水、优化压裂技术提高单井产量,可以实现白豹长6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方法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安塞、玛北、石西等油田实际情况,研究了低渗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特征和有效压力的变化对低渗多孔介质的影响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目的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依据。结果由于岩石孔隙表面存在“吸附滞留层”,使低渗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为非达西渗流;有效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有效压力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随有效压力的增大,储层渗透率逐渐减小;低渗透储层径向流的泄油半径远小于线性流的泄油半径。结论开发低渗透油藏,必须采取特殊的开发方案(如压裂改造或打水平井等),以改变原油的流动方向,变径向流为线性流。  相似文献   

11.
边际储量是渤海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制于海洋边际油田的经济性和技术性限制,动用难度大.近年来渤海针对渤海边际油田简易平台部署井位少、覆盖地下含油面积小、钻完井投资高等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渤中区域、曹妃甸区域的多个边际油田,积累了边际油田开发经验.应用大位移井、单筒双井、井口回接、单井双泵等技术方法,形成...  相似文献   

12.
受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面积有限、设备作业日费高、作业安全风险大等因素影响,诸多陆地成熟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海上油田无法得到应用,海上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发展水平也远低于陆地油田.该论文详细分析了海上水平井分段压裂需求特点,明确了海上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需求方向.广泛调研巴西、西非、北海以及国内等海上油气田水平井压裂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3.
南海西部油田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实现稳产上产的过程中面临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海上新领域(高温高压、深水)气藏开发难度大以及海上低品位储量动用困难等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以老油气田增产挖潜、新领域高效开发以及低品位储量有效动用为核心的南海西部油气田上产关键技术系列,推动了南海西部油气田稳产上产.进一...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田小型分层压裂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含油井段长,单井产量低,储层水敏性强的情况,通过采用分层段小规模多轮次水力压裂技术,对大港西斜坡油田进行整体增产改造。在室内岩心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了Viking-C改性胍胶压裂液体系及与地层相适应的Carbo-Lite中强度、低密度压裂砂,并合理设计压裂规模和裂缝参数,68.2%的施工采用了套管压裂注入方式,进行低排量、高砂比压裂施工,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改善了低效油田的开发局面。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情字井油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松南岩性油藏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储层以薄层、薄互层为主;平面上变化大——顺物源方向储层连通性好,横切物源方向连通性差;油水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岩性、物性对含油性起主控作用。针对岩性油藏的薄互层识别难度大、“三低”油层产能低、油水关系复杂、油层识别难等问题,形成了适合不同地质特点的储层识别评价技术、复杂油水层识别技术和“三低”油层增产技术系列,为深入开展岩性油藏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的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与油藏特性、开采工艺、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陆上油田通常研究的经济合理和极限井网密度分析原理,提出和推导了基于海上油气田开发投资条件下的单井控制储量分析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有水力冲击技术存在配套工具适应井况有限、性能不稳定和技术机理未进行试验验证等问题,为此,基于海上油田储层及工程特点,进行了水力冲击工具优化及井下试验。通过优化水力冲击工具尺寸、工具材质及抗压强度和改进冲击片关键部件等,形成了适合于海上油田的水力冲击工具。该工具在储层条件接近海上油田储层的长庆油田3口低产低效井进行了井下试验,共采集了6~20个脉冲波形,持续20~60 s,主要技术机理为水力脉冲作用;工具性能稳定,冲击片破裂压力精度高;该技术可显著增强注水井的增注效果,试验井注入能力大幅提升。水力冲击工具优化后,为其在海上油田大尺寸井筒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熊琪  李黎  兰正凯  张亮 《钻采工艺》2021,44(5):50-53
宽带压裂技术是非常规储层改造的新工艺,增产效果显著,但目前对海上特低渗油藏宽带压裂后开发规律缺乏研究。文章针对中国海上某特低渗油田开展了宽带压裂缝网的精细化建模,同时使用非结构化网格数值模拟技术,对宽带压裂和常规压裂施工后的开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宽带压裂开发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宽带压裂有效射孔簇比例高,驱替前缘推进更均匀,注采井间剩余油更少,整体开发效果好;与常规压裂相比,宽带压裂可显著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压后单井产能,储层基质渗透率越低,宽带压裂后单井产能提升幅度越大;当储层基质渗透率大于 1mD后,宽带压裂和常规压裂最终累产油差别不大。该研究为海上特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