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川渝地区LNG用户市场特点,介绍了川渝地区LNG生产供应体系现状及地方政府相应的LNG政策规划,建立了LNG需求预测模型,以及LNG应急调峰、非管网居民用气、钻机发动机燃料用气、LNG汽车及船舶等用气需求模型,并提出应加快LNG基础设施建设、增强LNG供应保障能力及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等发展LNG终端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LNG����ȼ�ϼ��ڱ�����������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辉 《天然气工业》2005,25(3):153-156
液化天然气 (LNG)用作车用燃料,具有储存压力低、能量密度高、行驶里程长、排放尾气更加清洁等优点,其安全、高效、经济、环保优势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城市公交业界的青睐。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在继承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优点的同时又克服了其先天不足,已成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方向。为此,在说明2种车用LNG工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位于北京的我国第一个车用LNG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LNG充气站和LNG公交汽车的运行情况,并对我国LNGV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简要叙述了我国近年来LNG汽车快速增长、车用LNG加气网络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车用LNG资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车用LNG消费量稳步上涨的车用LNG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发展车用LNG网络面临的受电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冲击、LNG加气站建设周期长、仓储物流瓶颈制约LNG业务发展、重点地区LNG加气网络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LNG汽车加注产业方面的推广历程,介绍了国内LNG汽车加注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中海油引领LNG加注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车辆购置补贴、土地、气价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建成、在建LNG加工厂160座,但全年平均开工率仅为37%。川渝地区是全国天然气市场最为成熟的区域,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近年来,该区域投资兴建了多座LNG加工厂,但开工率不足30%,严重偏低,区域内的LNG产业链发展较为迟缓。为此,首先剖析了该区LNG加工厂开工率不足的原因:(1)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引导;(2)LNG下游市场规模有限,导致LNG市场需求量严重不足。然后分析了激活区域内LNG产业链对地方GPD、税收、就业岗位和环境效益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若川渝地区LNG日需求量达1 500×10~4 m~3,则每年可贡献GDP 512.03亿元、就业岗位15 795个、税收41.17亿元、减排各类污染物369.9×10~4 t。进而提出了激活区域LNG产业链的建议:(1)移植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全面扶持LNG汽车发展;(2)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支持LNG加注站建设,促进LNG终端网络形成;(3)利用LNG作为城市燃气调峰和应急储备;(4)建立合理的LNG终端零售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LNG在陆上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重型和中型公路货车、大型和中型城际公路客车以及市内公交车,统称LNG汽车。LNG汽车与传统的柴油车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优势,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比,技术储备和配套基础设施等相对成熟。因此,LNG汽车是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业防治大气污染、缓解节能减排压力最现实的选择。近2~3年内受气源价格上涨、政策标准不完善等方面的制约,LNG汽车发展速度较前几年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随着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加注网络逐步完善、油品质量升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环保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双重驱动下我国LNG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油气世界》2007,(2):67-68
从1999年中国政府主导推广“全国清洁汽车行动”至今,中国燃气汽车市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CNG汽车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LPG汽车背靠优质的进口车用液化石油气在广州等大城市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LNG汽车在国内外LNG项目发展的推动下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车用液化天然气从无到有,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LNG工厂建设和汽车研发推广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可以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由于利润空间的不断扩大,车用LNG市场看好,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9.
中海油LNG产业链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云 《天然气工业》2010,30(7):103-1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将液化天然气项目作为发展战略之一,相继投产了广东、福建和上海LNG项目,还在中国沿海规划了其他6个LNG项目,奠定了LNG产业链的基础。以LNG项目为龙头,中海油成功地进入了该产业链及其相关产业,包括参股资源开发、LNG海洋运输、LNG运输船建造、燃气轮机技术引进国产化、国有企业国际化运作;中海油还配套参与了建设运营管网、卫星站、加气站、LNG加注站、燃气发电、城市燃气等;配套建设并开发了小型液化天然气厂和冷能利用等项目。中海油进口LNG对调整我国沿海经济区域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ҹ�Һ����Ȼ��(LNG)��½�ش���������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液化天然气的陆地储存与运输是天然气工业链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我国当前LNG储运市场中天然气液化站、LNG运输、LNG供应站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我国LNG储运设备中的支承、绝热、安全与流程设计等关键的技术水平,最后对发展我国LNG储运设备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体积压裂滑溜水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LNG汽车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在替代燃油汽车方面大有可为,大力发展并推广LNG汽车在我国的应用,是改善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和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的最佳途径。综述了国内外LNG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对LNG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推广和应用LNG汽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车用液化天然气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是以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的新一代天然气汽车,代表着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方向。中原油田利用自身天然气资源的优势,成功地开发了一套车用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工艺,并对LNGV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燃料价格是影响清洁燃料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液化天然气汽车市场需求与燃料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于各地区制定LNG汽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利用弹性理论中的需求价格弹性模型,以CNG的实际数据为参考,分别通过静态对数线性需求模型和动态对数线性需求模型分析了四川省2005-2013年的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天然气汽车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政府价格规制的情况下,天然气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017 2,表现为缺乏弹性;②在无价格规制且考虑用户价格变动响应滞后的情况下,天然气汽车的短期需求价格弹性和长期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119和0.134,表现为缺乏弹性,这与被广泛认可的天然气市场具有缺乏短期价格弹性而富有长期价格弹性的特点有所不同;③价格规制抑制了四川省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发展;④柴油车用户的LNG价格承受能力即将达到上限。最后提出建议: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并切实实施科学合理的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联动机制,借鉴CNG汽车发展经验,加强产业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促进LNG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油气价格波动与LNG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油价下调、气价上升的形势下,LNG汽车的价格优势愈发不明显,其推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四川省"富气贫油"的能源结构为LNG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该省也成为全国LNG汽车应用推广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遇到了瓶颈。为此,构建了油、气价格变动对LNG汽车需求量影响的双对数需求函数模型;根据四川省2003—2015年的油气价格及LNG汽车保有量数据,运用Eviews软件计算了理论模型的相关参数,并对其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LNG汽车呈现刚性需求——气价每增长1%,LNG汽车需求量增长1.84%;(2)汽油和柴油是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油价每降低1%,LNG汽车的需求量则减少4.73%,这也是低油价形势下LNG汽车需求量剧烈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认为:(1)燃气价格、燃油价格、人均GDP等影响LNG汽车需求量的直接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63.99%,间接表明政策等因素会对LNG汽车的需求量产生重要的影响;(2)燃油价格的变动给LNG汽车需求量造成的影响比人均GDP、燃气价格更为显著,建议有关部门实行油气价格联动,以控制油气价格比。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天然气替代交通运输燃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能源的低碳多元化是当前中国抑制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攀升的紧迫需要。为此,通过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替代燃料的发展趋势,指出在天然气(LNG/CNG)、电、生物质和煤基燃料3大类交通运输燃料替代物中,LNG和CNG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具有单位热值最高、尾气排放最少、CO2排放量仅为同热值汽柴油排放量的3/4的优点,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且LNG和CNG的供应具有保障性(至少到2030年,中国将有进口LNG、非常规天然气和小气田就地液化的LNG、管网天然气液化的LNG、城市燃气门站或调压站液化的LNG等4种LNG供应源,足以保障到2030年有1 000×108 m3/a 的LNG和CNG供应量),价格较低且比较稳定。因此,推进天然气汽车(LNGV和CNGV)在中国的发展,加速其替代目前占中国交通运输能源93%、占原油总耗量60%的汽柴油车的进程,对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认为,政府及早制定相关规划、标准、法律法规是推进天然气替代交通运输燃料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Һ����Ȼ������LNG�������÷�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车用天然气燃料中,液化天然气(LNG)具有压力不高、能量密度大、续驶里程长的优点,是理想的车用燃料。随着各大城市天然气的液化储存和进口LNG终端站的建立,国内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已渐渐从试验阶段走向商业应用,随着LNGV的推广,LNG冷量利用已被提上了研究日程。通过火用分析方法,研究了现在的LNGV的火用损失;提出了车用LNG冷量利用的2种方式:动力利用和制冷利用,并对此进行了热力分析和技术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Ȼ��Һ����������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目前国内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来源看,LNG生产利用方面的基础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国内现有运营装置和在建工程均需引进国外公司的初步设计或软件包,然后由国内设计院完成配套工程设计。国内LNG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共有3套。在简述阶式制冷工艺、混合制冷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上述3套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工艺原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工程实践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状况,强调了加快对适合我国特点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工艺技术研究、加大对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力度和投入的必要性,还预测了LNG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LNG冷能利用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华贲  熊永强 《天然气工业》2009,29(5):107-111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能源尤其是电力成本大幅度增加,LNG冷能利用越来越显珍贵。为此,利用经济学方法对LNG冷〖HT5”,7〗火〖KG-*3〗用〖HT5”F〗的价值进行了计算分析,指出LNG冷能利用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节能减排价值和经济效益。通过对中国LNG冷能利用的潜在市场、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国内现有的LNG接收站冷能利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为充分高效地利用LNG冷能,需要将冷能利用纳入LNG接收站项目规划并与接收站协同设计,建立冷能利用项目与接收站的协同运作机制、整合LNG接收站与周边各种产业及冷能利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小型LNG气化站的冷能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俄罗斯和四川油气田利用输气压差能量的小型LNG生产装置进行液化生产LNG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小型LNG生产装置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就利用压差能量建设LNG生产装置及商品LNG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