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滨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2):77-79
注浆技术是水害治理、加固岩层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断层破碎带的注浆技术的应用 ,并根据我国国情 ,使用普通水泥 ,利用特殊的注浆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达到了注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断层破碎带的注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滨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9(2):77-79
注浆技术是水害治理、加固岩层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断层破碎带的注浆技术的应用,并根据我国国情,使用普通水泥,利用特殊的注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达到了注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采用不同注浆加固材料、不同注浆加固圈厚度对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受力和变形影响.得出:围岩未采取注浆加固时,塑性破坏主要集中在正常围岩与断层破碎带的过渡段;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破坏除发生在正常围岩与断层破碎带过渡段外还发生在各注浆加固段间的衔接处;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后,隧道拱顶最大沉降减小了一半多.同时,随着注浆加固圈厚度或刚度的增大,隧道拱顶位移、塑性变形的大小和分布区域、初期支护内的最大主应力都会相应的减小;通过改变注浆加固范围和注浆加固参数都可以实现对隧道的变形和受力的有效控制,两者在加固隧道围岩方面具有等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断层破碎带突水最小安全厚度的筒仓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临近富水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防突岩盘最小安全厚度的确定是关键问题.为此,基于筒仓理论和极限平衡方法,分别建立隧道轴线与掌子面正交和平行时的断层破碎带突水力学模型并且推导防突岩盘所受地应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出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的力学判据,并分析断层破碎带宽度对防突岩盘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永莲隧道和祁连山隧道工程中.理论分析表明:断层破碎带宽度小于200 m时,断层破碎带宽度对防突岩盘最小安全厚度的确定影响显著.经过计算,永莲隧道的防突岩盘最小安全厚度为7.34 m,实际工程中未预留足够安全厚度而发生突水事故;祁连山隧道F6、F7断层破碎带的防突岩盘最小安全厚度分别为10.22和11.59 m,实际工程中预留了12 m顺利通过断层带,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际比较符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公路隧道工程项目,从施工场地布置、支护施工、超前小导管施工以及注浆施工等不同维度重点研究了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实践表明,选用超前小导管+水泥--水玻璃注浆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断层破碎带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公路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6.
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非均质空间条件下扩散介质随机游动模型的推导,构造了非均质空间--三维空间各向同性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并对模型中变量确定、应用方法进行了讨论,同时基于此模型对技术创新空间扩散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非均质空间各向异性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随机游动理论,对技术创新在轴向以及轴间域元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构造了扩散轴正交和非正交两种情况下非均质空间多源各向异性扩散随机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动态过程,构造了动态空间扩散随机模型。 相似文献
8.
断层(断裂)及其破碎带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最常见、最为复杂的不良地质体之一,在断层(断裂)及其破碎带中,发生的隧道洞内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也极为严重,其中不仅包括有断层(断裂)破碎带围岩的失稳坍方、涌水问题,还包括断层带上盘侧过饱水断层及、破碎岩夹黏土坍塌涌泥,以及构造岩失稳坍方和变形问题,严重地威胁隧道的施工和隧道...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溶洞时出现坍塌及初期支护变形事故, 综合分析了坍塌及变形区的规模及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 结合洞内施工条件及施工情况, 对隧道坍塌及变形区进行工字钢临时支撑及封闭注浆后, 提出“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处理方案, 并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 通过监控量测判断围岩的稳定状况及坍塌变形处理效果.量测结果表明, 坍塌变形段围岩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稳定, 说明采用“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方案处理断层破碎带岩溶隧道坍塌变形效果良好, 对类似工程事故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滤过效应对悬浊液渗透注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滤过系数为渗透扩散关键影响参数,现有研究多将该系数假定为常数,具有较大局限性。考虑渗流域内各组分质量守恒,引入线性滤过定律,采用颗粒沉积概率模型描述水泥颗粒在多孔介质内沉积吸附行为,建立了考虑渗滤效应的水泥浆液渗透注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基于一维渗透注浆试验过程信息,提出了柱形扩散理论模型参数反演确定方法。开展了三维渗透注浆柱形扩散模型试验,结合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孔隙率及浆液压力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注浆速率及浆液水灰比对滤过机制影响规律,并对理论计算模型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注浆速率越小,注浆口处孔隙率衰减量越大,同时孔隙率沿浆液扩散方向衰减越剧烈;浆液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衰减越快,滤过效应越显著。与试验值对比,所建立模型孔隙率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2%,注浆压力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4.2%,所建立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水泥浆液多孔介质柱形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土坝劈裂灌浆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处理堤坝隐患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属我国首创。为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漏水土坝的止漏、防渗工程施工,达到制止坝体漏水的目的,从理论基础、灌浆孔的布置、灌浆孔施工、灌浆材料及灌注方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劈裂灌浆的原理、布置和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再生混凝土中的水分扩散机理与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再生混凝土处在干燥环境中的水分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相应的水分扩散模型。为了确定水分扩散的有关参数 ,对再生混凝土的水分扩散实验结果采取了回归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与诸多文献报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混凝土内部孔隙湿度 R随环境相对湿度 H的增加而增加 ,随环境温度 T的增加而减少 ;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 ,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湿度 R随混凝土 W/ C的增加而增加 ;再生混凝土中的水分扩散系数 Dwd较普通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吉林援建垭口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碴形成原因,采用超前劈裂帷幕注浆治理涌水涌碴方案的原理、设计参数及在定位、钻孔、注浆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具体要求,列举了施工过程中出现塌孔、返水量较大、注浆量大且泵压不上升及漏水点补救等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总结了超前劈裂围幕注浆的施工条件、关键工艺及施工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砂砾石地层介质中进行灌浆时,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对浆液不同方向的扩散半径产生影响,对此进行室内渗透灌浆模拟试验.采用均匀设计的理念,构造了整体试验方案,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浆液扩散半径和灌浆量的线性关系,得出灌浆压力、浆液水灰比、地层渗透系数、渗流流速等因素对浆液扩散半径、灌浆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浆液扩散半径、灌浆量的显著因素是地下水渗流作用,其次是灌浆介质本身的渗透系数和浆液水灰比;渗流速度与浆液下侧扩散半径呈正相关关系,与浆液上侧扩散半径呈负相关关系,对浆液侧向扩散半径影响较小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系发育的铝土矿床及岩层在开挖采动后的突水特征及围岩支护失效破坏特点,研究岩体裂隙演化扩张到宏观变形破坏机制,利用FLAC3D的流固耦合模型动态分析地渗流场对地下开挖工程的渗入途径及损坏过程,得到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下开挖途径。并针对性制定地下水防治控制对策,系统研究开发复杂破碎围岩条件下开挖巷道支护新方案,优化设计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与喷锚网联合支护方案,并对比分析联合支护技术施工后开挖巷道围岩变形收敛量、围岩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支护效果。通过现场围岩变形和锚固系统受力状态监测工业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该联合支护方案在地下水发育的软弱破碎铝土矿床巷道掘进工程效果优良,可以为条件类似巷道支护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机理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采动覆岩离层发展的时空规律、离层带注浆减沉效果评价方法和离层带注浆减缓地表下沉在建(构)筑物下采煤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相同地质采矿条件下,离层带高度随采空区尺寸变化而变化,当采空区尺寸达到充分采动尺寸后,离层带高度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值;准确地评价注浆效果应是根据同一采区实施注浆后的实测地表下沉盆地体积与未实施注浆的实测下沉盆地体积比较而定 相似文献
18.
郭姝荃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4,(4):10-14
研究了2004~201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泊水质达标率均低于50%;整体水质以中、重度污染为主;富营养化程度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湖泊高锰酸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后官湖和北太子湖水质呈现好转趋势,官莲湖和硃山湖水质呈现下降趋势,其余7个重点湖泊水质维持平稳趋势.由于城市生活污水、湖泊水容量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虽然经过一系列湖泊治理工程的实施,湖泊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开发区湖泊在武汉市仍处于污染较重的水平,需要从完善法规条例、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建立湖泊监测预警机制着手推进湖泊保护和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注浆法处理黄土坡滑坡临江崩滑堆积体深层滑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土坡临江崩滑堆积体地质情况以及注浆工艺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采用注浆加固改良黄土坡临江崩滑堆积体深层滑带土,从而提高黄土坡临江崩滑堆积体深层整体稳定性,这对于大型深层滑坡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