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渗透蒸发传质的分类和概况,然后系统评述了渗透蒸发穿膜传质过程的常用模型如经验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包括基于溶解扩散模型的Meyer—Blumenroth半经验模型、Qi模型等)、孔流模型、虚拟相变溶解扩散模型、不可逆热力学模型、Maxwell—Stefan模型、分子模拟等.  相似文献   

2.
大试剂比条件下液膜传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确定液膜过程传质机理的新方法,其要点为:在膜相中增加载体浓度,就会提高溶质在膜相的分配比,一般也会提高液膜中传质速度.比较分配比提高的倍数和传质速度提高的倍数,可判断该过程的速控步骤:如这两个倍数相等,即速度和分配比成正比,则为膜相控制;如分配比增大而传质速度不变,则为外水相扩散控制;如速度增加倍数小于分配比增加倍数,则为混合控制.在混合扩散控制时还给出了估算不同过程扩散的相对阻力,并对我们过去研究过的体系作了验证,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果.还对ln(C0/C)~t有无直线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共混聚合物单离子导体的导电性与传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正华  徐庆中 《功能材料》1991,22(5):267-270
本文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乙基磺酸锂/聚(甲基丙烯酸齐聚氧化乙烯醋一丙烯酰胺)/二甲基多缩乙二醇共混聚合物单离子导体导电性和传质机理。用极化反转法测定了共混物的离子淌度。在25℃,该共混物单离子导体电导率和锂离子淌度分别为5.2×10~(-6)s·cm~(-1)和3.0×10~(-8)cm~2·V~(-1)·s~(-1)。由离子淌度计算得到50℃时锂离子扩散系数和迁移数分别为4.2×10~(-9)cm~2·s~(-1)和0.994。实验结果证实该共混物是一种单阳离子导体,是通过热活化跳跃机制完成阳离子传质过程的.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提取稀土的传质模型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的乳状液膜体系中,稀土离子由内水相向外水相迁移的传质模型,探讨了该液膜体系的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准确地描述了液膜体系的传质行为,扩散经发在内水相边界层和膜相的扩散阻力 主要的传质阻力。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渗透蒸发传质的分类和概况,然后系统评述了渗透蒸发穿膜传质过程的常用模型如经验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包括基于溶解扩散模型的Meyer-Blumenroth半经验模型、Qi模型等)、孔流模型、虚拟相变溶解扩散模型、不可逆热力学模型、Maxwell-Stefan模型、分子模拟等.  相似文献   

6.
渗透物分子在渗透蒸发膜中的传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渗透蒸发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即膜表面的吸附步骤和膜内的扩散步骤;详细描述了渗透蒸发膜中的吸附、扩散和传质模型.这些模型分析和预测了通过渗透蒸发膜中的致密选择分离层所进行的质量传递.分别阐述了不同模型的内容、特点和使用范围.涉及模型的使用范围时还考虑到了不同的聚合物分类,即玻璃态、半晶态和橡胶态.指出了渗透蒸发传质模型研究中膜机理的研究与膜过程和组件的设计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渗透蒸发膜及其传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述渗透蒸发(PV)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实施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PV膜开发研究的新进展,并对构成其传质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溶解与扩散的研究做了系统的综述,比较和分析了各传质模型的优劣之处,最后指出了PV过程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膜萃取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00%磷酸三丁酯(TBP)——对硝基苯酚——水为实验体系,在中空纤维膜器中研究了膜草取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TBP 萃取对硝基苯酚的膜过程基本上不存在膜阻,其速度控制步骤在于水相的传质。如果选用对溶质更易溶解的一相浸润的材料制备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的膜阻将会减至最小,从而可获得最大的膜萃取总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9.
支撑液膜提取柠檬酸的传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探讨柠檬酸提取的化学过程,论述了反萃取剂Na2CO3与溶质柠檬酸的最终化学计量比并非是化学反应比3∶2而是1∶1,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在反萃取相中不仅存在C6H5O73-,而且存在HC6H5O72-或H2C6H5O7-.提高反萃取剂的浓度对溶质提取有利.为深入研究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系统介绍了描述组分在渗透蒸发膜中的扩散行为的模型,如浓度依赖型扩散系数的经验模型、自由体积理论、双吸附模型、分子模拟等,包括模型形式、适用范围、应用实例等.  相似文献   

11.
渗析法处理氨基酸—盐酸混合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盐酸溶液在不同渗析条件下考察了聚砜型阴离子交换膜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用渗析法处理氨基酸和盐酸的混合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探讨了酸性气体在改性离子膜内的传递规律。作者首先提出了酸性气体在改性离子膜内的吸收等温线方程,然后在这一方程基础上,通过分析酸性气体在膜内的传质过程,进而从动力学角度建立了促进传质模型。在实验部分,测定了H2S在PFCA-EDA和PFCA-Na两种膜内的渗透动力学数据,并用该数据对上述传质模型作了验证。结果表明,改性离子膜对酸性气体具有明显的促进传质作用,传质数据与本文模型吻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离子交换膜控制释放药物体系,来阐述该体系的三大传质机理,以及药物、聚合物性质和外界环境对释药过程的影响.同时汇总了近几年文献所展示的一些释放体系及其释放结果,并陈述了基于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唐南平衡理论建立的两种离子交换膜释放药物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膜技术在氯碱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氯碱行业中广泛应用的离子膜电解槽的重要部件--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原理及组成,阐述了离子膜法电解较之一般惰性隔膜法电解的优点,通过各公司生产的离子交换膜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对离子交换膜的进一步改进和国产化提出了研究的方向,离子交换膜国产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建立的乳状液膜体系中,稀土离子由内水相向外水相迁移的传质模型,探讨了该液膜体系的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准确地描述了液膜体系的传质行为,扩散组分在内水相边界层和膜相的扩散阻力是主要的传质阻力  相似文献   

16.
电渗析法可以有效去除1,3-丙二醇发酵液中存在的有机酸盐,保证下游处理过程的顺序进行,为了选取适于该脱盐过程的离子膜种类,采用4种离子交换膜分别进行了发酵液电渗析实验,通过对脱盐效果的综合评价着重探讨了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有机酸盐电渗析脱除过程,阴膜的选取至关重要;当阴、阳膜导电能力较强时,脱盐效果良好,此外,进行了中性溶质在不同离子膜中的模拟扩散实验,在综合比较脱盐效果和中性溶质扩散损失的基础上,获得了针对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的较优阴、阳离子膜种类。  相似文献   

17.
全氟离子交换膜(PFIEM)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和离子膜氯碱工业的关键材料,在燃料电池、氯碱行业、钒电池等方面应用广泛,是目前无可替代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结构与性能直接关系着电池或电解槽的性能好坏。热处理作为一种传统工艺过程,简便易行,广泛用于全氟离子交换膜性能的研究。从离子膜的不同性能出发,分别阐述了热处理对质子电导率、甲醇透过率、力学性能、选择渗透性等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自制的高性能阴阳离子交换膜在电渗析器上的性能。采用了比较苛刻的介质对离子交换膜的性能进行了考验。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转15个月后,离子交换膜本身的电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并且电渗析器的操作性能与初装时相近。这充分说明我们自制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和比较理想的使用寿命,在电渗析器上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详细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