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加捻对涤纶长丝强伸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单根涤纶长丝进行加捻,研究捻系数对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得出涤纶长丝捻系数与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涤纶长丝断裂强力与捻系数成二项式关系。断裂伸长率与捻系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涤纶长丝与涤棉短纤纱并捻复合纱线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并捻张力,并捻捻度和复捻捻向对复合纱线强伸性能和外观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并张力配置对复合纱线强力和外观影响较大,复合纱线存在临界捻度,采用同向加捻和适当捻度,复合纱线外观和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强捻涤纶长丝在DELTA喷气织机织造前准备及织造过程的工艺要点,为生产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研究了捻系数对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成纱性能的影响。在选用30 dtex涤纶长丝和棉粗纱为原料,其他纺纱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先在一个较大范围内选取3个捻系数水平,然后对所纺纱线的实际细度、捻度、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等项指标进行测试,再采用平分法纺制不同捻系数的棉/涤纶长丝第1代嵌入式复合纱,并测试了纱线的强伸性能,以不断缩小临界捻系数所在范围,最终确定棉/涤纶长丝第1代嵌入式复合纺纱具有最好强力拉伸效果时的最优临界捻系数范围。结果表明:40.6 tex的棉/涤纶长丝嵌入式复合纱的最优捻系数范围为376~399。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长丝复合纺纱过程中由长丝与短纤维须条复合产生的不同纱线内部结构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建立了6种长丝复合纺纱线结构模型,分析和预测了模型对应的成纱性能,并进行实验验证,对比分析了各复合纺纱形式所得纱线的毛羽、条干、强伸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包芯结构和长丝单侧包缠结构,长丝由两侧对须条进行包缠优化了纱线结构,表现出更佳的复合纱拉伸和成纱条干性能;同时拥有长丝双侧包缠和包芯结构的复合纱,表现出最优的成纱强力和条干;较大的长丝与须条隔距与张力更有利于长丝束缚和控制纤维外露,有效降低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8.
长丝短纤复合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纱线。将涤纶加弹网络丝与涤/棉混纺环锭纱在相同加捻张力条件下并捻,测试其强度、伸长率,得到了强度、伸长率与捻度的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9.
选用44.4 dtex和77.8 dtex两种规格的氨纶长丝在经过改造的转杯纺纱机上纺制棉氨复合纱,设计了5种成纱捻度,测试分析了设计捻度对转杯纺棉氨复合纱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捻系数条件下棉氨复合纱较纯棉转杯纱条干均匀,表面光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也较大;随着捻系数的增加,棉氨复合纱断裂强力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则呈增大趋势,但加捻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实验室温度、湿度、拉伸速度、预加张力、试佯长度等因素对纱线强伸性能测量结果的影响.强调在进行纱线强伸测试时.其测试条件参数须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才能获得正确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玉米纤维纯纺纱捻系数、玉米纤维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纺制了13种捻系数的18.2tex玉米纤维纯纺纱,不同混纺比例的18.2tex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测试了成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及初始模量等强伸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405.9附近;在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中,随着玉米纤维含量从0增至100%,成纱强力呈非线性关系逐渐下降;对于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随着玉米纤维含量的增加,成纱强力逐渐下降,当玉米纤维含量在90%左右时,强力处于最低谷,且低于玉米纤维纯纺纱。  相似文献   

12.
木棉与棉混纺转杯纱捻度及强伸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木棉与棉混纺转杯纱的捻度变化情况及强伸性能与捻度的关系,对木棉/棉50/50 36.5tex混纺转杯纱捻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强力、断裂伸长率随捻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木棉棉混纺转杯纱具有退捻现象,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变小;强力随捻系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降低,捻系数为480时强力达到最大;断裂伸长率随捻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3.
混纺比对竹浆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混纺比例竹浆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通过测试纯竹浆纱与竹浆/棉70/30、竹浆/棉55/45、竹浆/棉30/70混纺纱以及纯棉纱的断裂强度、断裂功和断裂伸长率,分析了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对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竹浆棉混纺纱的混纺比为70:3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功和断裂伸长率出现一个极低值,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选用该混纺比.  相似文献   

14.
竹原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运用混纺纱强伸性模型,分析了竹原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竹原纤维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在临界混纺比处出现变化,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超过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低于临界混纺比时,断裂伸长率保持不变。竹原纤维混纺纱在临界混纺比处强度均出现低谷。竹原纤维与棉、竹原纤维与竹粘纤维、竹原纤维与Tencel混纺纱中竹原纤维的临界混纺比分别为22%、19%、33%。  相似文献   

15.
探讨混纺比对丝维尔与莱赛尔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运用混纺纱强度预测理论预测混纺纱强力,并对不同混纺比的混纺纱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了混纺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理论模型预测的混纺纱强力变化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基本相符;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随着丝维尔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当丝维尔纤维的含量达到80%左右时,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达到最低值。认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混纺比对强伸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调温要求和混纺纱的强度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混纺比,混纺纱中丝维尔纤维的含量控制在50%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短纤涤纶纱强力,采用了不同细度的涤纶纤维混纺,改变纱线内外层纤维分布结构提高成纱强力的方法.对3种细度涤纶形成的6种混纺比方案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提高了成纱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试验表明:两种涤纶纤维细度差异较大时,纤维的内外转移分布趋势比较明显,有利于纱线获得较高的强力.两种涤纶纤维混纺时,细特涤纶比例在20%时可获得较高的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17.
制取了6种捻度的纯涤纶短纤维环锭纱,对同一捻度的单纱合股后反向加捻成不同捻度的股线,通过测试股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发现涤纶股线断裂强度随着股线捻度的增加出现三个极大值,且分布有一定规律。分析了股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与单纱捻度、捻比之间的关系,并拟合出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度、股线捻度间的关系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长丝超喂率、长丝组分比与转杯纺复合纱性能之间的关系.在两种长丝超喂率下,设计了5种成纱线密度,选用3.33 tex/15 f的涤纶长丝在经过改装的转杯纺纱机上纺制棉涤复合纱,测试分析了复合纱中长丝组分比与成纱线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长丝组分比对复合纱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纱线密度的增加,复合纱中的长丝组分比减小,复合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条干CV值逐渐减小;复合纱的主要性能与长丝超喂率关系密切;与纯棉转杯纱相比,复合纱的外观和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纱线体积质量与捻系数及线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恒定张力下测量了不同线密度的纯棉纱、纯涤纱、涤棉混纺纱在不同捻系数下的直径,并计算出纱线的体积质量与捻系数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当捻系数在300~425范围内时,其与体积质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当捻系数在300~390的常用范围内时,两者存在线性关系,为准确计算纱线直径提供了依据。认为:所建立的纱线体积质量与捻系数的回归方程,可准确计算纱线直径。  相似文献   

20.
牛奶蛋白纤维不锈钢长丝包芯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用于纺织品中的不锈钢长丝的表面形态及力学性能。介绍了不锈钢丝牛奶蛋白纤维包芯纱的纺纱装置、工艺流程及原理。并对5种不同特数、不同不锈钢丝含量包芯纱力学性能、纵向形态及毛羽指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不锈钢长丝与牛奶蛋白纤维做成包芯纱用于设计电磁屏蔽面料是可行的。既有牛奶蛋白纤维的舒适性,又具有防电磁辐射的功能。与纯牛奶蛋白纤维纱比较,其断裂强度随不锈钢丝含量增大而减小;断裂伸长在不锈钢丝含量30%以内时,降低不明显,30%以上时明显减小。成纱2 mm、3 mm毛羽数高于纯牛奶蛋白纤维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