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计算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会给实际工程设计人员带来麻烦,也不符合工程设计人员对规范的使用习惯.本文以前期的理论计算为基础,提出了确定现役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简化方法,给出了与抗震设计规范结合使用的地震动参数调整系数.通过算例分析,对理论方法、规范方法和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可行性,便于实际工程加固设计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参数换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以及设计地震危险性特征等内容的分析比较,确定了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三本规范间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以及中国地震分区在美欧规范中的地震动参数值。  相似文献   

3.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要使现有建筑在后续使用年限内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具有相同的概率保证,即要实现与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对应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但地震作用的计算却不能很好地实现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抗震设防目标具有相同概率保证。本文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动参数的危险性曲线公式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建筑地震动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具有相同概率保证的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取值,并给出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设防地震动水准的考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设防地震动水准问题,建议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舍弃烈度,采用设防地震动区划图, 并建议采用重现期为50年、475年和1000年的地震动参数作为小、中、大三级设防地震动水准。  相似文献   

5.
李红光 《山西建筑》2014,(23):40-41
指出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出合理的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物的抗震安全非常有利,根据多年来地震安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条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建议,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地震动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厦门某超高层建筑场地为例,在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土层进行了一维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确定了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川剑阁县新城区10个工程场地地震反应钻孔资料,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工程场地在三种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峰值加速度,给出了设计地震动参数,为该地区抗震设计、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郝成义 《安徽建筑》2022,(5):53-54+127
根据国务院令744号(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及安徽省几部门联合发布的皖震发防[2021]34号文件的规定,中小学在抗震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按重点设防类提高抗震措施,而且要将地震动参数提高一档进行抗震计算。安徽省部分中小学教学楼需要进行抗震加固。通过对庞谷堆小学教学楼的抗震加固设计以及加固施工的案例分析,对中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设计的具体设计流程以及施工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对后续该类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门核电站60年基准期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三门核电站主厂房的抗震性能,确定设计基准期为60a厂址的地震动,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按工程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选取三门核电站工作区域内的历史地震记录,并根据该地区地质构造情况划分了潜在震源,分别给出了设计基本期为60a时三门地区63%、10%、2%、0.2%和0.01%超越概率水平的峰值加速度,计算出地震动参数,为该核电站建设提供了抗震设计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基准期为60a时,三门核电站厂址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较小,且厂址所在区域地址构造条件相对简单,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适合三门核电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赵海艳  张渊  王月栋  陈罡 《工业建筑》2014,(Z1):349-353
为了满足国际工程中使用美国规范的需要以及借鉴美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先进经验,通过对NEHRP系列抗震设计条文的中地震动参数的研究,给出水平设计地震作用取值的确定依据、MCE及地面运动地图确定的方法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对NEHRP2009及NEHRP2003下美国西部、中部及东部城市地震动参数的比较,指出全美不同地域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差异分布及原因,并为今后国际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按照地震危险性特征进行分区,同时考虑结构类别来规定多种地震保险费率的做法是目前国外地震保险业的主要方法,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本文提出利用烈度的极值Ⅲ型概率分布函数中形状参数k将我国划分为3个危险性不同的特征区域,将城市结构按照类型划分为4类、农村结构划分为2类,从而可以厘定多组地震保险费率.结果表明,在基本烈度和结构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危险性特征区内的地震保险费率差别非常大,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费率是不合适的,不能真正反映所在地区不同地震危险性的差别,在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厘定建筑物地震保险费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给出的地震动强度,对普通建筑结构的风险导向地震动决策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目标倒塌风险、易损性对数标准差,以及大震、中震、巨震条件倒塌概率的取值。基于抗震规范和地震动区划图中的地震动强度进行风险导向地震动决策,验证了决策参数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给出了我国单体结构和群体结构的风险导向地震动决策参数建议值,并对风险导向地震动决策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体结构,易损性对数标准差取0.3时,目标倒塌风险及大震、中震、巨震的条件倒塌概率分别为1.0%、10.0%、0.04%、54.7%,易损性对数标准差取0.4时,该值分别为1.0%、11.0%、0.2%、44.6%;对于群体结构,目标倒塌风险取1.0%时,易损性对数标准差及大震、中震、巨震的条件倒塌概率分别为0.6、10.4%、1.1%、30.2%,目标倒塌风险取0.4%时,该值分别为0.6、3.6%、0.2%、13.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易损性对数标准差不大于0.6时,随着易损性对数标准差的增大,中震的条件倒塌概率逐渐增大,巨震的条...  相似文献   

13.
压力注浆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家信  李财富  董红霞 《山西建筑》2001,27(2):41-41,89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之所以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采用压力注浆的原因,对压力注浆加固过程中,压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压力注浆液的稠度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怎样把握,单孔的注浆量与孔隙率的比例如何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在加固过程中还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例如设置帷幕以隔断地基土与外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冯琪 《山西建筑》2013,(36):46-47
分析了既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中遇到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若干问题,引出了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最后指出了该方法尚需解决的难题,以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采用211条脉冲型地震动计算得到了保证率分别为50%(平均谱)和84%(平均谱+1倍标准差谱)的近断层地震动反应谱,将得到的反应谱与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推荐的近断层区设计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抗震规范中针对近断层区给出的设计谱幅值调整方法不能保证近断层区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表现为调整后的设计谱值在某些周期段上仍小于实际的近断层地震动反应谱值。根据比较结果,提出了基于我国抗震规范设计谱形式的近断层区抗震设计谱修正方法,通过提高设计谱幅值和限制特征周期最小值来实现修正,将我国抗震规范中的设计谱幅值增大1. 5倍、特征周期下限取0. 75 s(多遇地震)和0. 80 s(罕遇地震),所提的近断层区抗震设计谱,保证率可达到84%。所提出的抗震设计谱及变形验算的设计建议简单且易于在工程中使用,研究结果可为近断层区的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村镇建筑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抗震设防标准的设定,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城市和村镇地区统一考虑,采用统一的抗震设防标准,而没有考虑村镇地区的发展落后、经济水平有限、几乎很难采用规范规定的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村镇地区的设防能力很差,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诞生,为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从性态理论出发,考虑村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使得村镇地区可以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包括村镇建筑的功能分类、村镇建筑的性态目标和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类别。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村镇地区的现实条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为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确保村镇建筑的地震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对建筑结构地震倒塌风险表征参数及其控制水准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工程设计与控制中,可采用规范GB 50011-2010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倒塌的判别标准,采用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超越概率表征建筑的地震倒塌风险,风险控制水准建议取10%;其次对基于统一地震危险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8.
白佯  孙兆英 《山西建筑》2007,33(36):73-74
基于能量的原理推导和改进Pank Ang破坏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东南沿海某城市调查的现役建筑物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此模型适用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预测,可为城市综合防灾提供参考性数据,为单体建筑物抗震加固及鉴定提供借鉴性数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使用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综合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重要性分类、抗震设防标准及目标、场地土分类、设计地震动中加速度反应谱的形式、地震作用的计算等。重点对决定桥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反应谱)的规定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各有特色,在地震作用的计算方面有相似之处。AASHTO桥梁规范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性态要求的抗震规范,Eurocode 8规范引入了强度折减系数来考虑结构的延性设计,我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特点则是多水准的抗震设计法。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例如考虑地震危险性分区)仍可借鉴其它规范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