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概述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简称掺混树脂)是一种在配制PVC增塑糊时通过掺混来代替部分糊树脂的PVC树脂。它被广泛用于人造革、壁纸、地板、钢板涂敷、搪塑制品、化学发泡、机械发泡等制品之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与糊树脂掺混后降低增塑糊的糊粘度。掺混树脂又可直接烧结制蓄电池隔板。由于掺混树脂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硬质、软质的糊树脂制品中,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姚日生 《安徽化工》1990,(4):43-45,4
聚氯乙烯糊用掺混树脂是一种在使用时通过掺混来代替PVC增塑糊中部分糊树脂的PVC树脂。它能降低PVC增塑糊粘度并大幅度降低糊料成本。这种树脂可用悬浮法,本体聚合法进行均聚或共聚制得。B.F.Goodrich公司首先在六十年代利用改进的悬浮法开发了这种产品。此树脂要求粒子最好呈球形、外表光滑、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在10~80μm,且不存在200μm以上的颗粒、K值为57~70;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聚氯乙烯糊用掺混树脂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世界各公司掺混树脂牌号及规格和掺混树脂用量对PVC增塑糊的影响,简单介绍了对掺混树脂的要求及掺混树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掺混树脂的用量对不同型号的PVC糊树脂发泡性能、黏度、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于发泡制品,掺混树脂的最佳替代比例为30%(质量分数);②加入掺混树脂可降低PVC增塑糊的黏度,且在放置时间为24h时黏度最大;③加入掺混树脂会降低PVC增塑糊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刘勇  吉玉碧  徐国敏  杨照  赵红波  谭红 《塑料》2012,41(2):78-80,27
采用PVC糊树脂与掺混树脂复配,研究各复配比例下,掺混树脂对增塑糊初始黏度及黏度稳定性、以及糊制品蒸发残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糊初始黏度随掺混树脂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体系糊黏度稳定性也相应变差,当CPM-31/SB-100=70/30时,PVC增塑糊的黏度稳定性最差,而CPM-31/SB-100=100/0时的黏度稳定性最好;掺混树脂的加入主要影响PVC糊制品在4%乙酸和正己烷浸泡溶剂下的蒸发残渣性能指标,且当掺混树脂含量为10份后两者残渣结果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6.
本发明与生产掺混氯乙烯糊树脂的方法有关,适用于糊分散体的制备,能够得到优质产品。 成糊氯乙烯树脂要求的重要性质(称为成糊PVC)是糊分散体(即增塑糊或稀释增塑糊)是用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稀释剂、稳定剂、填充剂等掺混而制备的,应有优良的流动性有助于在一个宽的剪切力范围容易模塑,该力是在加工期承受的(例如,从糊  相似文献   

7.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旋转黏度计研究了PVC树脂种类、增塑剂种类、掺混树脂加入量对环保PVC增塑糊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C糊树脂聚合度越大,增塑糊的凝胶化时间越长;颗粒呈规则圆状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长;颗粒呈扁片状的树脂配制的增塑糊,其凝胶时间相对较短。增塑剂与PVC糊树脂相容性越差,增塑糊的凝胶时间越长。随掺混树脂添加量的增多,凝胶时间逐渐延长,当其加入量为40 份(质量份,下同)时,凝胶时间从空白时的18 min延长至28 min。  相似文献   

8.
刘岭梅 《中国氯碱》2000,(11):34-35
PVC糊用掺混树脂是一种在配制PVC增塑糊时通过掺混来代替部分糊树脂的PVC树脂,它广泛用于壁纸、地板革、人造革、浸渍制品、注塑制品、搪塑制品的机械发泡、钢板涂层等制品中,不仅能改善糊制品的质量,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增塑糊,是用高分散性PVC树脂微粒加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与增塑剂调制成的糊状物。按其实质它是微细的PVC树脂粒子在增塑剂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增塑糊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它的应用性能主要是涉及到糊的流变性以及糊贮存时期粘度的变化。决定PVC增塑糊流变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增塑彻中PVC树脂的颗粒大  相似文献   

10.
选用5种不同牌号的PVC糊树脂制备出增塑糊,研究了PVC糊树脂的颗粒特性对增塑糊陈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粒子可填充在大粒子之间,从而降低增塑剂的填充量,自由增塑剂更多,成糊后初始黏度较低;②与紧密型糊树脂相比,松散型糊树脂的增塑糊黏度稳定性更好;③分子质量越大,真实密度越大,增塑糊黏度稳定性越好;④对于紧密型糊树脂,低黏度的增塑糊在陈化过程中大粒子会发生沉降,导致糊中粒子分布不均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用悬浮PVC树脂与乳液PVC树脂、助剂及改性剂制糊和生产蘸塑制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证明悬浮PVC树脂在PVC蘸塑糊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PVC类型、填充剂粒径大小,硅油种类和用量多个因素对PVC增塑糊黏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级粒子粒径较大、表面较规则的微悬浮法糊树脂制得的增塑糊初始黏度最小,黏度稳定性较好;填充剂粒径大小与PVC增塑糊黏度成正比,粒径越大,糊初始黏度越大,粒径大小对糊的稳定性影响大致相同;100 mPa·s硅油体系下增塑糊初始黏度较低,50 mPa·s硅油体系下糊黏度稳定性较好;硅油加入0.6份时糊初始黏度较低,0.4份时糊黏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了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的PVC糊树脂,发现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时,增塑糊黏度可控制在1 600~12 000 mPa·s,为微悬浮法PVC糊树脂调整黏度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PVC糊树脂的增塑糊对PVC材料加工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直接添加PVC糊树脂不能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需要制成增塑糊;②与单独添加DOP相比,添加增塑糊能更加明显地改善PVC材料的加工性能,而且改性效果更稳定;③增塑糊会大大提高PVC材料的雾度。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水溶性过硫酸铵(APS)和油溶性偶氮二异庚腈(ABVN)引发剂进行氯乙烯(VC)微悬浮聚合,并与APS引发的VC乳液聚合以及ABVN引发的VC悬浮聚合情况进行比较,考察了引发剂类型对聚氯乙烯(PVC)乳胶粒子粒径分布和增塑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相同时,VC微悬浮聚合转化率大于悬浮聚合,而小于VC乳液聚合;APS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乳胶粒子存在数目较多的纳米级粒子,而ABVN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基本不存在纳米级粒子;引发剂和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在水相/油相/胶束中的分配和成核机理不同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ABVN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树脂成糊后呈剪切增稠特性,而APS引发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树脂成糊后呈剪切变稀特性,且糊黏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多种PVC糊体系在50℃下的粘度稳定性,讨论了糊树脂的类型对粘度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提高糊粘度稳定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分子量高粒径大的糊树脂,其增塑糊粘度稳定性较好。通过掺混不同类型的糊树脂、使用少量DOS、DIDA和添加粘度调节剂的方法或将以上方法同时使用,可以提高PVC糊在50℃下的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聚氯乙烯增塑糊,是用高分散性的PVC树脂加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和增塑剂调制成的糊状物。增塑糊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它的加工性能及最终制品的质量无疑是决定于增塑糊的性能,主要包括增塑糊流变性能,胶凝特性,塑化特性和脱气性等。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增塑糊流变性能和胶凝塑化特性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糊用PVC树脂的颗粒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吉玉碧  杨照  徐国敏  罗恒  谭红 《塑料》2013,(5):37-39,13
研究了糊树脂类型、填料类型和用量对PVC糊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弹性较好的PVC糊制品材料时,宜选用聚合度偏小的微悬浮法糊树脂;随着掺混树脂添加量的增加,PVC糊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均下降,弹性明显变差;添加碳酸钙对样品弹性无明显影响,滑石粉对样品的弹性起到恶化作用,添加碳酸钙填料制备的材料弹性比滑石粉的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用特殊悬浮法合成共聚掺混树脂的方法,并讨论了粒经、掺混树脂含量等因素对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多元混合引发剂和悬浮剂及加入适量的助分散剂、界面活性剂、调粒剂等,并通过控制搅拌速率、温度等工艺条件能有效地控制粒子的粒径、粒度分布及粒子形状,从而制得具有良好性能和粒度均匀的掺混树脂;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25~40μm),掺混树脂的平均粒径越大,对降低糊粘度的效果越好;增加掺混树脂的含量对降低初始糊粘度更为有利,在PVC糊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掺混树脂可降低塑化温度,缩短塑化时间,从而改善了PVC糊树脂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0.
吉玉碧  徐国敏  罗恒  杨照  胡智  谭红 《塑料》2012,41(5):24-25,72
研究了几种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分子量及分布对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颗粒形态糊树脂中,分子量越大,黏度越小,分子量大小与增塑糊存放稳定性无明显规律;分子量大小比聚合度更能反映与增塑糊黏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