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食品工厂设计课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食品工厂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措施,以有效提高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为食品加工、贮藏、安全的学习奠定根基。本文针对“食品原料学”课程内容广、知识点散、课时短、任务重等问题,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食品原料学”的教学当中,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并将新时代下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道德,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食品生物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内容综合性强,部分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导—答—点—练—总”为主要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心智,让学生变得更有思考、更有智慧,自主建构知识,从而显著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立体构成课程作为设计“三大构成”之一,是独立于专业设计的基础课。是培养每一位设计师的根基。“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结构,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效的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课在近几年逐步走进学生课堂,以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大家所熟悉,并成为教学新手段。《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本文根据《食品原料学》课程特点,把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与其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学”是高校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应用兼备的专业教育课程,属于核心专业课程。在“大食物观”政策指导下,针对“食品安全学”课程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6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食品安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提升食品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焙烤食品加工项目为例,运用德育、技能和创新创业教育3个维度协同育人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改进措施四个方面对高职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陈中元  宋波澜 《轻工科技》2022,(4):177-179+185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承担着食品质量卫生控制指标的检验任务。抛锚式教学亦称“基于问题的教学”或“实例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出现给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本文以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为例,介绍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案例。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食品营养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探讨该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完满教育”“书院制”为基础,以“异科导师制”为推广模式,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以科普高校学生健康营养知识为目的,对其教学展开了信息化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食品院校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全方位高层次人才,该文研究了在“碳中和”理念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首先,提出食品工业低碳发展的背景;同时,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分组研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将课堂思政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懂理论、重实践、有情怀的新时代食品学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食品毒理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深度剖析了基于OBE理念的“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制定了“食品毒理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探索了合理设计“食品毒理学”课程、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毒理学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满足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将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工艺学”本科理论教学中,是完成立德树人和培养“五育”人才任务的必要要求。从“食品工艺学”课程特点和内容出发,以“脱水加工工艺”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显著,融入思政元素的本科教学显示强大的教学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职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满意的抬头率,在《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课程中进行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总结了“一体四翼五环节”的教学模式。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对江苏某大学食品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图学"与"工程CAD制图"课程教学中发现,两门课在课时量分配、教学案例选取、考核方式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改革。探索将两门课程整合为"食品工程图学与CAD制图"一门课,同时紧密结合食品工厂设计的成功案例,强化采用CAD制图软件工具绘图训练,弱化手工绘图,既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制图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食品微生物学是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就工程认证背景下,课程基于OBE的教学设计和成效进行总结。聚焦“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进行持续改进”理念,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持续改进。实践证明,基于OBE教育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利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微生物相关的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食品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机织设备维护”课程为例,论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探讨了PDCA循环法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学过程选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2015年3月—2015年6月进行《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的77名学生,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8人)和对照组(39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以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结果为指标,分析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具有极显著差(p0.001);试验组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全部5个层次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说明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以工艺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多学科综合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目前,学生在学习《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前普遍对食品工厂缺少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工厂设计规范和生产工艺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只靠传统的课堂讲授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2-3]。  相似文献   

19.
王运利  权衡  孙向东  黎谦 《纺织教育》2012,27(3):262-264
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染色”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以改进“染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丹  尹仕美 《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32(1):103-106,108
“双高”建设背景下,针对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在皮具手工制作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厌学情绪、教学效率低等问题提出“DMOC”教学模式,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手工皮具设计与工艺》课程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对学情分析,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结合在线教学资源,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组织及效果测试,论证“DMOC”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提高“手工皮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进一步达到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