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冲  刘淼  李涵  蔡小波  何旭  黄孟阳  秦辉 《酿酒科技》2023,(5):117-122+127
白酒酿造过程实质上是相关微生物的系列代谢过程。因此,研究现代微生物技术在中国白酒酿造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基因工程、酶工程、PCR技术、高通量测序等微生物技术在酿酒原料、制曲、酿酒生产(窖池、糟醅、酿造副产物)、酿酒废弃物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建立酿酒微生物库、提升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酒发酵需要多种酿造微生物的参与,对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进行研究是提高白酒质量的必要过程。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质谱技术的发展,对酿造微生物的研究更加高效、全面。该文对平板分离、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微生物指纹图谱、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在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微生物与风味化合物的关联性分析进行综述,可以为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促进了白酒酿造微生态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白酒酿造微生态研究中,除传统的微生物分析方法外,所用的最主要的技术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于PCR的指纹图谱分析、基因测序及分析等,这其中以PCR-DGGE技术最为常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一些组学技术——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在生态学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的一些新技术也开始在白酒酿造微生态学中应用,而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将来可以利用这些技术研究白酒酿造微生态,进一步揭示白酒微生物酿造规律,进而指导白酒生产,促进生产更多优质白酒。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目前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白酒酿造体系中厌氧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概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白酒酿造中厌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富强  李绍亮 《酿酒》2012,39(4):38-42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其中微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述了现代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及浓香型原酒酿造过程中的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6.
《酿酒》2017,(2)
在传统固态法酿造白酒的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产量、口感、香味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酵母菌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功能酵母菌的来源、功能特性及其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为白酒功能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其发酵过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的进步对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微生物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勾兑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对酱香型白酒加工生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微生物技术为例,分析其在酿造微生物分离鉴定、酿造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研究以及株嗜热芽孢杆菌、4株酵母菌功能菌研究中的应用。科技的进步为白酒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中。国内有关科研人员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酱香型白酒产业运作  相似文献   

8.
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产量、品质、风味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关键工艺为依据,对酒曲、窖泥、酒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从参与酿造过程微生物的角度了解白酒发酵、生香、产酯等过程的实质,为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酿造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提出酿造微生物与白酒品评中"色、香、味、格"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酿造微生物与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相关性研究,将是今后白酒风味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分泌的多种酶类物质能够酶解酿酒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其生长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又往往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品质,所以微生物可以被称之为是白酒酿造的灵魂。该文从酵母菌、丝状真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这5个方面对牛栏山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变化规律进行详细介绍,确定了牛栏山二锅头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同时概述了不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牛栏山二锅头酒的酿造过程及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大曲酒中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与酵母菌同属真菌。真菌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有产酶、生香、产酯等作用,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白酒行业对真菌的研究不断加深。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列出了霉菌和酵母菌在大曲酒制曲和制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两者的纯化培养工艺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文主要对微生物代谢组学在微生物分类、代谢物分析鉴定、发酵工艺等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其研究过程及应用的技术手段、在白酒酿造中对分析风味物质、优化酿造工艺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研究微生物代谢组学及其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为探究白酒风味形成机制、优化酿造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等提供了新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原理,提升白酒品质。  相似文献   

12.
大曲是中国白酒酿造过程普遍采用的糖化发酵剂,不仅富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还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酶类,是形成不同香型白酒独特风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酶类以及强化大曲的探讨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白酒大曲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大曲中的酶类研究以及强化大曲的应用研究成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对微生物多样性和酶类进行系统研究为白酒酿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强化大曲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蒸馏酒之一。这种独特风味的形成,通常是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基因表达、代谢通路、酶活性及代谢产物协调作用的综合体现。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角度解析酿造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性及其对酒体风味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该文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在酿造微生物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白酒酿造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酿酒》2015,(5)
概述了酱香型白酒大曲、堆积和窖内发酵过程中霉菌的多样性。从产酶、产香、产色素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角度,分别阐述了霉菌在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功能性。这为认识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霉菌的作用及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白酒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对比了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ERIC-PCR(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技术)等5种不同分子检测技术的原理、技术路线、特征以及应用。并对该技术在白酒酿造中微生物中应用进行展望,对进一步研究微生物代谢机制与酒体风味形成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因敲除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从基因敲除技术的一般程序出发,主要介绍了工业微生物常用的基因敲除系统,重点总结了基因敲除策略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的应用,展望了代谢工程的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综述了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技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指纹图谱分类鉴定技术、磷脂脂肪酸法分类技术、Biolog微平板、元基因组技术等现代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为研究白酒酿造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分离、鉴定功能微生物菌株提供坚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白酒酿造。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综合分析现代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在绿色环保化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白酒酿造业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现实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品质、风味的影响至关重要。白酒的品质与酒中微生物的研究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风味微生物更是影响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该文综述了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现状,主要概述了白酒发酵期间的细菌、酵母菌、霉菌的类别、作用机理及其变化过程,并揭示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下的白酒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以期深入研究微生物与白酒风味形成之间的关系且为解析白酒发酵的本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酿造属于典型的多菌种固态发酵模式,因特殊的开放式酿造工艺使得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极其复杂,然而传统分离培养技术限制了对复杂微生物体系的深入研究。基因组学以其通量高、规模大等特点为解析复杂多样的生物体基因组提供了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传统白酒固态发酵微生物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最终揭示微生物与功能代谢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基因组学关键技术及其在白酒酿造基础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总结多组学联合技术在白酒酿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实现高产优质、现代化酿造白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